定期存款到期後,為何有錢人都會把錢取出?

如果手頭除去生活基本費用還有一定的款項,大多數人當然都會選擇去理財“錢生錢”了,而像股票、融資等等雖然可能獲得很高的收益,但都是有一定風險的;相反銀行存款就是比較安全穩定的方式,所以很多人都會去選擇銀行存款,那關於活期定期的選擇有能力的話肯定是選定期了,畢竟利息肯定要來的高;但眾所周知定期存款再長都有一個期限,而很多人都發現這個定期存款到期後有錢人都會把錢取出,這是為何呢?所以接下來我們就要講這個問題了,看完才知這很“明智”!

定期存款到期後,為何有錢人都會把錢取出?

首先要知道這要分三種情況,第一種情況是沒辦自動轉存,這種情況的利率是按活期計算的,我們都知道活期存款的利率是比定期存款的利率低得多,一般活期存款的年利率是百分之零點三至零點三九,這是什麼樣的概念呢?舉個例子比如我們存了兩萬塊,沒有把錢取出半年,當然一般人半年後早已經把錢取出來了,但即使是這樣若以年利率百分之零點三五計算,放了半年的活期利息也只有(20000x0.35%)/2=35元,是不是非常的低?即使是放了一年,也只有20000x0.35%=70元,放這麼久才得到這麼點錢,是不是很不值得?

定期存款到期後,為何有錢人都會把錢取出?

而定存的半年利率一般是百分之一點六到百分之一點八,以百分之一點七計算,存了兩萬塊的定期存款放半年,即(20000x1.7%)/2=170元,也就是一百七十塊,年利率還會更高,一般是百分之二,即20000x2%=400元,這樣也就是四百塊了。相對於之前計算的來講半年利率整整多了170÷35≈4.86倍,一年利率整整多了400÷70≈5.71倍,五六倍左右的差距,而有錢人之所以是有錢人,肯定會在這方面精打細算,想想如果不早點把錢取出來,放了這麼久哪怕繼續是定期存款也會失去五六倍的收入,肯定是要把錢取出的。

定期存款到期後,為何有錢人都會把錢取出?

然後是第二種情況,就是自動續存,也就是說如果你沒把錢取出來的話就連本帶息繼續投入下一次的定存,很多人覺得既然如此的話不都是定存,又會有什麼樣的差別呢,為什麼這個時候有錢人還會把錢取出?這是由於這個下次定存的利率就有變化了,它是按照存的錢到期之後銀行掛牌的新的利率,不是看過去的利率了,可能有錢人是看以前存定期的利率比較高才把錢存進去的,而現在的掛牌利率很大幾率就會降低了,當然得把錢取出。

定期存款到期後,為何有錢人都會把錢取出?

第三種情況就是約定續存,這個情況和第二種是類似的,但它還會多一個轉存次數,到了轉存次數就還是按活期計算了,所以有錢人還是要把錢取出換別的銀行或更換別的理財途徑,約定轉存只是備用而已,免得直接轉活期虧損更多。

定期存款到期後,為何有錢人都會把錢取出?

所以你知道為何定期存款到期後,有些有錢人會把錢取出的原因了吧,是不是覺得有錢人的這個做法很明智?你的看法是什麼呢,下次定期存款到期後是不是會知道及時把錢取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