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共治共享的“海城答卷”

沐浴浩蕩春風,北海築夢前行。回望近年來北海市海城區檢察院在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的種種舉措,可謂是穩紮穩打、蹄疾步穩,創造出了不少共建共治共享的“海城答卷”,受到百姓的認可。

初心,減少基層社會治理矛盾

“感謝檢察官為我們討回了工資,心頭的大石終於放下來了”,一名民工緊緊握著檢察官李斯的手激動地說。

在辦理梁某發拒不支付勞動報酬案中,檢察官通過細緻審查、耐心調解,成功幫助43名民工追回拖欠工資50萬餘元,有效防範群體性事件和重大輿情風險。釋法說理、真情感化,檢察官依法促成嫌疑人取得被害人諒解,最大化修復了勞資矛盾,維護了群眾利益和經濟秩序。


共建共治共享的“海城答卷”

檢察官把追討的欠薪發還農民工


在執法辦案中融入人民情懷,以高度的政治自覺、法治自覺、檢察自覺為群眾排憂解紛,踐行初心使命,三年來共幫助66名民工追回拖欠工資累計63萬餘元。

事無大小,同頻共振,在審查起訴黃某偉詐騙案中,檢察官陳其敏積極履行好主導責任,詳細闡明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法律適用問題,認真做好法治教育和感化工作,有效減少矛盾對抗,成功幫助被害人挽回損失6000元,嫌疑人黃某偉真誠悔過、認罪認罰,檢察官依法提出從輕處罰的量刑建議。


共建共治共享的“海城答卷”

司法救助


結合脫貧攻堅、創建文明城市等中心工作,精心謀劃、紮實組織開展檢察服務。共深入扶貧掛點村1317人次,通過普法宣傳、健康義診、助學幫扶、指導生產等系列工作,努力把精準扶貧做到最優。為防止因病返貧、因案返貧,積極開展司法救助,累計發放救助金4萬元,有效化解了社會矛盾,彰顯了司法人文關懷,促進了社會和諧穩定。


共建共治共享的“海城答卷”

深入幫扶村解決農戶生產生活難題


整治,規範有序生產經營

“要用好四大檢察職能武器,對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市場問題深挖調查,堅決督促整治到位”,檢察長梁廣平在指導辦案中說道,“市場有序,經營有道,經濟社會才會發展得更好”。

積極發揮刑事檢察職能,突出打擊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犯罪,依法辦理一批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偽造公司印章、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等罪案,有力規範市場生產經營行為。在辦理郭某錄、莫某新偽造國家有價證券案中,檢察官黃紹柏出庭支持公訴,針對兩被告人偽造4800萬元有價證券意圖騙取銀行1000萬元質押貸款的犯罪事實充分舉證,一審法院依法分別判處兩被告人有期徒刑十二年和十年,分別並處罰金三十萬和二十萬,有力懲治危害市場經濟秩序的犯罪行為。


共建共治共享的“海城答卷”

出庭支持公訴涉黑案件


聚焦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目標任務,深挖根治市場涉黑涉惡難題頑症,依法提起公訴黑社會性質組織團伙符某康等23人、楊某光等42人。據檢察官羅學新介紹,在辦理符某康涉黑案中發現,該團伙長期在紅路嶺村、金癸市場等一帶實施一系列破壞生產經營行為,欺行霸市、強迫交易,壟斷蓮藕批發、鴨毛收購、獨佔活鴨市場,等等。該院通過走進市場普法宣傳,深挖涉黑涉惡犯罪線索,聯合相關部門完善市場監管機制等,有力整治市場亂象。為把黑惡勢力掃蕩乾淨,該院充分履行監督職能,依法糾正漏捕2人、糾正遺漏同案犯5人、糾正遺漏罪行4人。針對涉黑違建商鋪問題,該院通過發出檢察建議,聯合相關部門研商治理,依法拆除總面積6萬多平方米的涉黑違法建築,維護正常的生產經營秩序。


共建共治共享的“海城答卷”

檢察官黃麗在排查公益訴訟案件線索


以公益訴訟為抓手,在治理市場問題中維護公益。該院檢察官定期走進市場開展普法宣傳教育,積極調查瞭解食藥安全等公益問題,發出訴前檢察建議7份,督促相關部門依法履職,參與構建、完善更加現代化的治理格局,努力實現維護公益的司法最佳狀態。“精準監督,精準施策”,這是檢察官黃麗對辦理公益訴訟案件的要求。衝鋒在前,巾幗本色,黃麗先後開展對“美團”、“餓了麼”外賣平臺食品安全、市場買賣鮭魚等有毒有害食品、煙花爆竹市場經營安全、銷售、購買仿製人民幣樣式冥幣等問題監督檢查,通過聯防聯治、細化監督,精準提出檢察建議,切實維護好經濟秩序和群眾利益。


共建共治共享的“海城答卷”

到北海市紅坎汙水處理廠監督檢查汙水處理情況


共建共治共享的“海城答卷”

用無人機助力公益訴訟調查取證


共建共治共享的“海城答卷”

到潿洲島海岸沙灘監督檢查海洋垃圾處理情況


共建共治共享的“海城答卷”

到農產品生產基地開展服務“三農”公益訴訟專項監督


護商,維護好企業家權益

該院依託“四大檢察”“十大業務”抓手,積極創新法律監督舉措,努力構建“親”“清”新型檢商關係,擔當作為、靠前服務,全力護航民營經濟發展。2019年以來共開展涉非公經濟案件立案監督和羈押必要性審查案件12件12人,堅持少捕慎訴,對非公經濟人員作出不批准逮捕決定3人,積極挽救民營企業和非公經濟人員損失100萬餘元。以“檢察開放日”和非公經濟人士座談會為平臺聽取意見建議10次,努力構建完善法律監督新格局。充分運用12309檢察服務中心,一體化優先辦理侵害民營經濟的控告、申訴和舉報,提供優質的檢察司法服務。在疫情防控期間,保持檢察監督與服務不斷,精心制定、實施“十四項措施”有力保障復工復產,先後走進多家企業實地調查瞭解發展難題,幫助解決實際困難。


共建共治共享的“海城答卷”

檢察長給青少年法律答疑


持續深入推進反腐敗鬥爭,三年來共提起公訴職務犯罪案件41件51人,有力懲治一批稅收、徵地補償、招投標等領域的貪腐人員,依法辦理了北海市國土資源局原局長雷某某受賄、貪汙案、合浦縣交通局原局長林某某受賄系列案、銀海區政府土地房屋徵收管理辦公室原主任謝某某貪汙、行賄案等一批大案,極大淨化政務和營商環境,為營造公平競爭的經濟發展秩序作出檢察貢獻。同時以該院廉政警示教育基地為載體,累計接待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人員參觀學習逾3萬人次,築牢風險防線。

治理,堅定北海發展信心

該院黨組要求,檢察官要主動作為,敢於擔當,提高城市人文底蘊,用紮實有效的檢察舉措助力提升北海城市形象。


共建共治共享的“海城答卷”

送法上潿洲島


作為一座聞名的旅遊城市,北海的宜居指數在全國靠前,這有賴於北海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以及一系列生態立市的方針、舉措。該院堅持打擊與修復並重,積極參與環境保護與治理,著力恢復北海自然生態,讓檢察監督成效真正惠及一方百姓。2019年依法辦理馮某生、石某斌汙染環境案,兩被告人跨省向廣西合浦縣非法轉移280桶工廠廢油,嚴重汙染當地生態環境,一審分別獲刑1年6個月和2年。共辦理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領域公益訴訟案件17件,督促治理被汙染水域24.48平方公里,督促治理城市揚塵汙染42.74萬平方米,組織開展守護潿洲、守護海洋、保護名木古樹等專項監督活動,留香綠水青山。

編織編緊監督法網,助力建設無傳銷城市。該院認真貫徹北海市委“傳銷不死、決不收兵”重要指示,三年來共批准逮捕傳銷案件50件200人,提起公訴116件475人,依法辦理了金某妍等78人、魏某等28人、王某芳等24人等傳銷大案。檢察官多次提前介入、引導公安機關偵辦傳銷案件,提出監督意見。在審查黃某、黃某福等6人組織、領導傳銷活動案中,檢察官陳其敏通過認真審閱案卷材料和詳細訊問犯罪嫌疑人,發現該案有大量證據指向其他同案人涉嫌犯罪,遂及時詳細羅列補充偵查提綱,明確方向,引導公安機關補充偵查,並建議公安機關作專案處理,公安機關最終收網刑事拘留35人。

讚譽滿滿,檢察情暖飄香。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該院通過多元化的監督與服務保障工作,切實讓北海市民在檢察工作中收穫更多幸福。


文字:陳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