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饒遇害男孩父親否認兒子霸凌,那誰才是悲劇的罪魁禍首?

上饒遇害男孩父親否認兒子霸凌,那誰才是悲劇的罪魁禍首?

5月10日上午,在上饒市第五小學教室內,該班女生何某的父親王某建持刀將同班男生劉帥刺死。

上饒遇害男孩父親否認兒子霸凌,那誰才是悲劇的罪魁禍首?

悲劇突然發生,並非沒有任何徵兆。在事發前,女生父親王某建在家長群中多次反應並警告劉帥毆打自己女兒的事情。班主任曾許諾解決問題,但後來劉帥父母未曾出面參與調解(劉帥父親稱因班主任說王某建有暴力傾向,故未參加調解活動,此說法未得到證實),王某建喪失心智,遂做出以上瘋狂舉動。

上饒遇害男孩父親否認兒子霸凌,那誰才是悲劇的罪魁禍首?

這個悲劇的發生,有著多層次的原因,既有校園霸凌的原因,也有暴力傾向危險人的原因,更有學校教育管理及安全管理的問題。悲劇發生了,作為主要行為人的王某建,其手段殘忍,當然會受到法律的嚴懲。那麼,王某建所稱的自己女兒被毆打欺負的事,真的像劉帥父親說的根本不存在嗎?王某建行兇,有明確的針對對象,明顯區別於其他的精神病人、反社會畸形心態人制造的校園慘案中,無差別攻擊師生的情形,而且在之前也多次反映自己女兒被欺負的事情,正常人都會判斷霸凌的事情應該是存在的。

上饒遇害男孩父親否認兒子霸凌,那誰才是悲劇的罪魁禍首?

正因為有霸凌的事情存在,而且遇害男孩的父母對解決事情不積極不主動,導致很多網友不再關注遇害男孩的悲慘遭遇,反倒同情起兇手王某建,而且指責遇害男孩父母教育失敗了。這種傾向不應當被鼓勵,即使劉帥欺負女同學手段惡劣,但錯不致死,王某建的報復和懲罰手段已經遠遠超出了正常和理智的範圍,而且這種報復手段不僅彌補不了女兒受欺負的傷害,反倒會給女兒以後的人生道路蒙上一層陰影,是典型的損人不利己的惡劣行為。在這裡,再一次正告那些支持這種暴行的朋友們,這種暴行只是一種發洩,無法得到任何期待的結果,只會給自己和家人帶來無盡的傷痛。

悲劇發生了,譴責、惋惜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反思和防範。所謂亡羊補牢,猶未遲也,不痛定思痛、不深挖細查,那悲劇才會是永遠的悲劇。作為這場悲劇中的相關者,行兇者、遇害男孩方、學校,都不能撇開自己的責任,也根本撇不開。

首先,作為行兇者王某建,女兒被屢次欺負,所有做父母的都會無法接受。有的網友會說,自己會教育自己的女兒打回去,這些話說著容易做起來難,即使作為成年人,在社會上被惡勢力欺凌的時候你會有勇氣打回去嗎?而且有的孩子天性善良柔弱,根本不敢反抗暴力。王某建多次反映問題,但遇害男孩的父母始終置之不理,也導致了他怒氣燃爆、喪失理智。但無論如何,採取行兇這種暴力,永遠是殘忍的,王某建當然要為自己的行為付出責任,不出意外的話,王某建會被判處死刑。這樣的結果對自己的女兒造成了又一次傷害,而且女兒也永遠失去了可以呵護、關愛自己的父親,相信王某建想到這一點,會為自己的行為感到懊悔,雖然懊悔也沒有用了。

上饒遇害男孩父親否認兒子霸凌,那誰才是悲劇的罪魁禍首?

自己的孩子在學校受欺負,必須要告知老師,學校應當對霸凌現象零容忍,決不能和稀泥,讓受害者忍氣吞聲。同時,一定要教育自己的孩子,無論在學校受到什麼樣的欺負,一定要回來告訴家長,畢竟作為成年人,會有更多的解決辦法,當然除了王某建的行兇方式。家長主動和學校溝通,然後同霸凌同學家長溝通,一定會使事情得到緩解。始終記住,人與人的交往,最重要的是溝通。

其次,遇害男孩方有沒有責任,有多大責任?在這裡,先對劉帥的父母表示同情,在劉帥被搶救時,劉帥的母親(搶救醫院的醫生)在搶救室外嚎啕大哭,為人父母的都會心疼她。即使自己的孩子有錯,但錯也不至於死。那劉帥到底有沒有霸凌女生何某呢?根據新京報報道,事發班級一同學稱,劉帥和何某是同桌,曾目睹過劉帥在衛生間附近欺負何某,也有同學稱,學校存在不少霸凌現象,有“小霸王”,經常欺負人。根據前後情況一分析,大部分人都不會否認遇害男孩劉帥欺負女生的事實,但劉帥父親的矢口否認,讓網友看出了,錯在男孩,但根在父母。

近年來,網絡上紛紛熱議“熊孩子”現象,這些所謂的“熊孩子”不遵守秩序、不守規則、不尊重他人、沒禮貌、不講衛生,大肆破壞、搶佔、欺凌、哭鬧,確實讓人討厭。同時,人們也都發現了,每一個熊孩子的背後都有一對熊父母。也就是說,是父母的嬌慣、縱容甚至是指使,才“培養”出了人見人煩的“熊孩子”。孩子的素質差,其實是父母的素質和人品差。

而且,有些父母在自己孩子欺負他人的時候,熟視無睹,總認為“小孩子嘛,推一下打一下都是鬧著玩的”,即使造成麻煩也千方百計護短,這也助長了孩子繼續為非作歹的積極主動性。但是,如果自己的孩子稍微受一點委屈,這些父母就受不了了,這時候就忘記了自己的孩子是怎麼欺負別人的孩子了。在他們的眼中,自己的孩子是寶貝,別人的孩子都是石頭木棍,該扔就扔、該燒就燒。“熊孩子”現象其實反映了社會上一部分素質差、道德水平低下的父母的存在,而且這些父母不會因為文化和社會層次的提升有所改變。

再次,學校也要負很大責任。第一,學校必須時刻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和同學間的人際關係,必須把校園霸凌及時消滅在萌芽狀態。幾百上千名學生在一起,磕磕碰碰是難免的,但如果長期存在“小霸王”在學校為非作歹,絕對影響其他學生的身心健康,甚至學校最在意的教學成果考評。根據學生所說,發生悲劇的小學存在霸凌現象不是一兩起,說明學校對該問題長期忽視,應當負有一定責任。第二,學校的安保措施存在問題。行兇者可以突破學校多重安保進入教室殺人,說明學校的安保形同虛設。要知道,學生集中在一起的時候,遭受襲擊的傷亡率會更高,如果這次不是有直接目標的行兇者,而是一個喪心病狂的報復社會的人,遭殃的就不是一個學生了,會是更嚴重的慘劇。

上饒遇害男孩父親否認兒子霸凌,那誰才是悲劇的罪魁禍首?

在這起悲劇中,所有的涉事方都應當承擔責任,都應當反思。兇手已經被刑事拘留,他要面對的是法律的審判,而且很有可能會判死刑。遇害男孩父親否認兒子霸凌,並要求嚴懲兇手,兇手當然會被嚴懲,但遇害男孩父親始終不正視自己的問題,也是悲劇的後遺症。不反思、不正視問題,悲劇很有可能會再次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