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展值得风雨同舟,疫情后定见彩虹

2020年1月23日武汉封城


2020年3月11日湖北石首解封


2020年3月12日NBA暂停2019-2020赛季比赛


2020年3月19日湖北除武汉外人员陆续外出返工


2020年3月23日127届广交会确定延期,2020四月之前会展冰封

3月23日,广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发布会,发布会上,对于第127届广交会将延后举行的传言,省商务厅副厅长马桦表示,考虑目前全球疫情发展态势,特别是境外疫情输入风险较高,第127届春季广交会确定不会在4月15日如期举办。接下来,广东会综合评估疫情形势,积极向国家有关部门提出建议。


会展值得风雨同舟,疫情后定见彩虹

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


会展业总体发展态势不变

国内会展专家、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储祥银认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会展行业的影响带有阶段性、结构性特征,并非毁灭性,中国会展业发展前景仍然看好。

中国境内展短期、中期、长期影响各不相同,程度不等。不过,从长远来看,会展业发展的前提是宏观经济、产业和市场总体发展态势,中国经济稳步发展的基本面没有变化,产业结构优化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市场规模和吸引力日渐提升,为会展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厚的物质载体和经济基础,中国会展业长期稳定、健康发展可以期待。

事实上,经过近20多年的黄金发展期,会展产业无论从国家对会展活动功能的重视程度,还是办展主体数量及实力、大型会展活动的规模和影响力、展馆和配套设施的条件、从业人员素质等方面也都远超17年非典时期,因此今天的会展产业的抗风险能力也会更强。另一方面,疫情结束后,国家为恢复经济、提振信心,很大机会会新出台或大幅度调整各种产业鼓励政策,如放宽金融、减费降税、奖励补贴等,这对会展产业重振是利好。


会展业助力经济可持续发展

北辰会展研究院智库专家、浙江万里学院教授任国岩认为,综合分析服务业产业链各环节,会展和旅游产业是服务业复苏的重要环节。而与旅游产业主要传统消费产业相比,会展业对服务业的影响应该更加广泛,也包括对旅游产业的带动作用,因此,会展业将是促进服务业复苏的关键环节之一。

首先,会展业位于服务业产业链的前端,与三次产业都具有较大的关联作用。会议论坛活动、对技术创新、合作交流,以及酒店、交通等将产生较大的影响;节庆活动则能快速推动旅游、餐饮、住宿和购物等产业复苏。其次,会展业是流量经济的重要动力。对于内部消费动力而言,会展项目可以有助于消费者激情消费、集中消费和导向性消费。而对于外地客商,会展业作为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高度集聚的平台,对吸引外地人员来会展举办城市集聚、促进洽谈交易、开拓市场和拉动消费具有重要意义。此外,会展业还是资源整合的重要平台。通过举办会展项目搭建平台、发布产业信息、推进洽谈交易、引导投资消费,不仅可以在展会举办期间带来消费集聚,也有助于会展项目所在产业的国内外移动,在会展项目举办城市形成集聚效应,进而提升会展项目举办城市的影响力、竞争力和掌控力。


危机中蕴含机遇

“已延期推迟的展会不能再出现二次推迟,从目前的形势看,疫情结束以后,会展项目会出现扎堆举办的情况,将出现很多同题材会展项目,加大会展企业的竞争激烈程度。对于相同题材的展会,放在以前或许可以错开档期,但现在集中举办,不同城市的参展企业肯定会选择影响大、效果好的展会,这对行业的项目题材来说,意味着重新‘洗牌’。

此次疫情将使大家更加重视互联网,一些新题材的展会将在疫情过后受到关注,比如医疗救护、卫生用品等应急产业相关题材。

会展以前都是以线下服务为主,现在受疫情影响,大都转到线上,许多公司在疫情期间推出了智能云视频会议服务等,线上也是未来一个趋势,比如很多学术交流在线上和线下都可以进行。


会展值得风雨同舟,疫情后定见彩虹

深圳国际会展中心


会展业在服务业复苏中的作用

北辰会展研究院智库专家、浙江万里学院教授、教育部旅游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统计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长三角协调会会展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任国岩认为,会展业是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高度集聚扩散的平台。从会展业在服务业产业链中的位次,以及会展业与相关产业的关联特征看,会展业具有以下方面的特点。

1.会展业位于服务业产业链的前端。会展业因其特殊的产业链位置,对服务业具有较强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其中展览具有较强的生产服务业的特征,对内外贸易,拓展工业品、农业品市场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会议论坛活动对技术创新、合作交流,以及酒店、交通等将产生较大的影响;节庆活动则对旅游、餐饮、住宿和购物等产业具有较大的影响。因此会展业的发展,与三次产业都具有较大的关联作用。当然,我们这里说的会展项目是指规模较大、专业性较强、展客商数量较多、展客商来源结构较好的项目,而不是本地人办展、本地人参展、本地人观展的“三本项目”。

2.会展业是流量经济的重要动力。城市的消费动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城市自身的消费能力,主要标志是城市人口数量和人均可支配收入;二是外部动力,主要来自于外地客商和游客。对于内部消费动力而言,会展项目可以有助于消费者激情消费、集中消费和导向性消费。而对于外地客商,会展业作为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高度集聚的平台,对吸引外地人员来会展举办城市集聚、促进洽谈交易、开拓市场和拉动消费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展客商与会展项目举办地的距离越远,对城市旅游、购物、商务洽谈等方面的兴趣越浓厚。所以,办好高质量的会展项目,有助于城市旅游、交通、购物、商务等多方面服务产业的发展。

3.会展业是资源整合的重要平台。会展业是资源整合的平台,会展活动具有短平快等特征,在不过多占用城市资源的情况下,会展业对吸引外部资源有序集聚具有重要的价值。通过举办会展项目搭建平台、发布产业信息、推进洽谈交易、引导投资消费,不仅可以在展会举办期间带来消费集聚,也有助于会展项目所在产业的国内外移动,在会展项目举办城市形成集聚效应,进而提升会展项目举办城市的影响力、竞争力和掌控力。会展项目的相关成果,也将成为产业发展和城市注意力经济的标志。


会展企业如何转危为机

外因总是要通过内因发挥作用。政府的扶持也需要通过企业自身的努力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也需要会展企业积极配合,做好会展项目举办的相关工作。

1.提高会展项目的举办质量。能够对经济社会带来引导、驱动和拉动效应的会展项目应该是高质量的会展项目。高质量会展项目的涵义应包括层次高、规模大、专业性强、展品具有较强的信息不对称、展客商结构优、展客商供需关系强等特征,而不是那些小规模、展客商多为本地企业的消费类展会。相关研究表明,同样是购买一个标准展位,派出2—3名参展人员,来自国外、境外(港澳台)、地区(如长三角地区)外、省外、市外和市内的参展企业,对城市经济拉动作用的比值大约为6:5:4:3:2:1,因此,进一步优化提升会展项目的质量、优化展客商结构,吸引更多的外地、境外和国外的展客商参展,既是举办高质量展会的标志,也对系统提升会展项目对城市的拉动作用产生重要影响。各会展主办企业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并积极行动起来,努力打造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会展项目。

2.拓展会展项目的关联效应。会展业主办单位要在办好展会项目的同时,密切与旅游、交通、餐饮、住宿等企业的合作,为展客商提供更加丰富、更加到位的服务。良好的会展业延伸服务,可以进一步吸引更多的高质量的展客商参展参会。同样,大量的优质展客商也会对城市的经济带来较大的拉动效应。因此,会展主办单位应重视通过延伸会展产业链、激活展客商的潜在消费愿望,进一步提升会展业与服务业乃至第一、第二产业的关联度,提升会展项目与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联效应。

3.放大会展业的溢出效应。既要重视做好会展项目举办,又要发挥会展项目对城市和产业的平台作用。在办展的过程中,企业要把自身的利益与城市、产业的发展有机融合,通过信息发布、组建联盟或协会、制订标准、构建交易体系、理顺行业规则等,使会展项目成为政府服务产业的平台、产业服务企业的平台、企业对接生产和市场的平台,成为特色产业国内外合作交流的窗口,成为资源整合和产业集聚的重要极核。在此基础上,还要通过多种手段,努力打造有利于城市和产业发展的相关手段。把会展项目与城市和产业结合,才能够进一步得到政府、产业和企业的认可,进而提升展会的吸引力和品牌影响力,实现溢出效应的最大化。


会展值得风雨同舟,疫情后定见彩虹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