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門大橋“波瀾起伏”,專家依然表示沒問題,對此你怎麼看

廣東虎門大橋的劇烈抖動相信不少人都看過了吧,2020這個夢幻開年,讓很多人都經歷了活久見,若是沒有今年,很多人不會想到自己有一天會因為流感而被迫不敢走出家門,如今一座大橋又如此放飛自我,這也讓很多人顛覆了對水泥的認知。

畢竟這玩意在傳統的認知裡還是比較硬的,怎麼會和果凍一樣上下起伏呢。

下面我們來看看中國專家的回覆:

虎門大橋“波瀾起伏”,專家依然表示沒問題,對此你怎麼看

專家組判斷,虎門大橋5日發生振動系橋樑渦振現象,並認為懸索橋結構安全可靠,不會影響虎門大橋後續使用的結構安全和耐久性。專家組初步判斷,虎門大橋懸索橋本次振動的主要原因是:沿橋跨邊護欄連續設置水馬,改變了鋼箱梁的氣動外形,在特定風環境條件下,產生了橋樑渦振現象。

專家用一段專業用詞行雲流水的將大橋質量從此次問題中摘了出來,雖然很多人並不是十分懂這些專業詞,但是從專家的口吻中我們可以得知,橋是沒有問題的,主要就是護欄邊加裝了其他設施,又恰好橋的共振頻率和風一致,才出現這種巧合現象的。

因此在進行拆除水馬之後,就可以恢復正常使用了。

虎門大橋“波瀾起伏”,專家依然表示沒問題,對此你怎麼看

面對中國專家的言辭,虎門大橋表示不服,並用實際行動證明了專家並不瞭解它,於是在6日早上在監控畫面中我們可以看到虎門大橋又以肉眼可見的頻率小幅度震盪。

對這樣的結果我們只能推測可能是水馬沒有拆除乾淨?為了瞭解事情的嚴重性,小編特意在網上鍵入關鍵詞後查出這麼一條相關的報道。

(Tacoma Narrow Bridge)位於美國華盛頓州塔科馬,總投資800萬美元,1940年7月舉行了盛大的通車儀式。

4個月之後,塔科馬峽谷橋坍塌了。

1940年11月7日上午,大橋碰到了一場風速為19米/秒的風。風雖不算大,但橋卻發生了劇烈的扭曲振動,且振幅越來越大(接近9米),直到橋面傾斜到45度左右,使吊杆逐根拉斷導致橋面鋼樑折斷而塌毀,墜落到峽谷之中。

後期調查發現,塔科馬大橋主跨長853.4米,橋寬卻只有11.9米,橋面過於狹窄,只有2.4米高的鋼樑也無法使橋身產生足夠的剛度。


虎門大橋“波瀾起伏”,專家依然表示沒問題,對此你怎麼看

作為非專業人士,我們很難理解專家嘴中的“渦振” 的說法,但是這並不妨礙我們在全世界範圍內查找類似案例,上述的慘劇不止有美國,韓國等地亦有發生,而且每一次的發生都帶來了災難性的後果,這讓我們不得不謹慎。

雖然專家們的話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這一群體同樣需要得到相關部門的監督,畢竟此前疫情前期就有人說出新冠不會人傳人,但是結果如何想必大家知道吧。

在這裡,我們並不是強調追責哪個施工單位,畢竟現在所有的鍋都讓“水馬”背了,看起來它就像壓倒了虎門大橋的最後一根道菜,但是這依然不是我們需要關心的。

虎門大橋“波瀾起伏”,專家依然表示沒問題,對此你怎麼看

我們在意的是未來我們走在這條曾經“波瀾起伏”的大橋上是否會發生國外那樣的事件,畢竟這樣的大型事故對於國內來說是經不起任何打擊的。

我們應該呼籲進行重新完整的調查,不能因為眼前的某些利益,而進行搪塞過關,同時,專家需要為自我的言論負責,這是一個嚴肅的學術問題,更是一個關乎廣大生命的問題,絕不能讓這類問題發生成為某些人發表論文的素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