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古代歐洲與亞洲的相互征伐史,看看長途奔襲哪家強?

古代由於交通條件限制,東西方的交流十分困難,就拿最具代表性的絲綢之路來說,單程一趟就得四年。

歐洲商人帶好錢財,長途跋涉來到中國購買絲綢、茶葉、瓷器等,再千里迢迢的帶回歐洲去販賣,這一來一回就是八年。

路上的艱辛更是無法言喻,沙漠、無人區、補給困難、劫匪以及各種自然災害,真可謂是在用生命做生意,順帶還促進了東西方文化交流。

不過人類中自古不缺雄圖大志之人,而當這些人是國王、教皇或者皇帝時,那東西方強行達成共識的機會也就隨之而來。

今天就來盤點下歷史上規模較大的東西方征服史,長途奔襲哪家強?西方不亮東方亮。

亞歷山大大帝東征:

歐洲四大軍事統帥之首的亞歷山大大帝16歲時就展現出了其驚人的軍事才能,在迅速平定內亂,征服地中海後,為了替父報仇,於公元前334年,集結大軍發起東征。

亞歷山大大帝一路上相繼征服埃及,巴比倫,亞述等等,追隨著波斯皇帝大流士三世的逃亡路線,一路追殺到今阿富汗,烏茲別克斯坦等地。最後在攻打印度時,被孔雀王朝的創建者旃陀羅笈多擊敗,結束了這場浩浩蕩蕩的東征之旅。

十字軍東征:

十一世紀,基督教聖城耶路撒冷被穆斯林佔領,拜占庭帝國也被伊斯蘭軍隊打的毫無還手之力,被迫向羅馬教會求援。

為了轉移歐洲內部矛盾,也為了提升羅馬教會權威,教皇烏爾班二世準確抓住時機,以主之名煽動人民發起東征,一場持續近200年,空前絕後的宗教性戰爭就此展開。

十字軍東征總共發動了九次(也有將第八,第九次合併,總共八次的說法),除了第一次東征莫名其妙勝利以外,其餘幾次均已失敗告終,而且十字軍東征發展到後期,完全背離了初衷,各種亂七八糟的情況頻繁出現。

回顧整個十字軍東征,幾乎都圍繞在地中海地區,最遠也就打到今天的土耳其、巴勒斯坦等中東地區,嚴格來說只是在亞洲門口轉了幾圈。

盤點古代歐洲與亞洲的相互征伐史,看看長途奔襲哪家強?

波斯帝國西征:

公元前553年,居魯士統一波斯各大部落,建立起曾經不可一世的波斯帝國。

波斯帝國崛起後,開始向西方擴張,先後消滅了米底王國,呂底亞王國,新巴比倫王國和古埃及王國,疆域東起印度,西至地中海,是一個橫跨亞非歐的龐大帝國。

波斯帝國國王的野心隨著帝國疆域的擴張不斷膨脹,公元前499年至公元前449年,波斯帝國三次大舉入侵希臘,均以失敗告終。

這場持續了半個世紀的希波戰爭大量消耗了波斯帝國國力,接連的失敗導致帝國內部矛盾激化,開始走向衰落。

公元前330年,在亞歷山大帝發起的數次東征浪潮中,波斯帝國一潰千里,國都淪陷,領土丟失,隨著國王大流士三世被殺,波斯帝國宣告滅亡。

"上帝之鞭"阿提拉西征:

公元前91年,漢武帝時期,漢朝大軍直搗匈奴腹地,將大部分匈奴人驅逐出家園。一部分匈奴人南下向大漢帝國投誠,另一部分匈奴人則離開大漠戈壁,被迫西遷。

在東方混不下去匈奴人被迫西遷後,卻彷彿打開了通往新世界的大門,在西方如入無人之境,一路橫行。

最先倒黴的是阿蘭卿王國,迅速滅國。隨後是東哥特人,接下來是西哥特人,還有歐洲蠻族日耳曼人等等,他們面對兇猛殘暴的匈奴人毫無招架之力,只得向西南方逃竄,引發了歐洲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人口遷徙運動,間接滅亡了西羅馬帝國。

匈奴人的首領阿提拉被歐洲人稱為"上帝之鞭",意思是像用鞭子驅趕羊群一樣驅趕著他們前進。

451年,阿提拉率大軍攻入歐洲腹地,一直打到高盧,也就是今天的法國等地。

453年,阿提拉病故,匈奴人群龍無首,諸子爭王,貴族奪權,內部迅速土崩瓦解,歐洲這才逃過一劫。

盤點古代歐洲與亞洲的相互征伐史,看看長途奔襲哪家強?

阿拉伯帝國西征:

630年,先知默罕默德率大軍進駐麥加,不久後,阿拉伯半島各部落紛紛派遣代表團覲見,表示願意皈依伊斯蘭教,阿拉伯半島趨於統一。

在伊斯蘭教的強大感召下,阿拉伯人空前團結,第一次以主人的身份踏上歷史舞臺。

阿拉伯帝國以銳不可當之勢橫掃亞非歐三大洲,東方相繼佔領了阿富汗,印度西北部,勢力直達中國唐朝的西部邊境。

西征擊敗羅馬人,征服柏柏爾人,席捲整個馬格里布,佔領北非。

711年,塔裡克率軍遠征,橫渡直布羅陀海峽,長驅直入,推翻西哥特王國。

八世紀,阿拉伯帝國已經佔領今葡萄牙,西班牙等國,一直打到法蘭克王國,也就是今天的西歐地區,其疆域遠超極盛時期的羅馬帝國,可與雄踞東方的大唐帝國相媲美。

蒙古帝國西征:

十三世紀,成吉思汗鐵木真統一蒙古各大部落,建立起強大的蒙古帝國,開始向東西南北四面擴張,建立了一個幅員極其遼闊的大帝國。

1235年,成吉思汗孫子拔都率大軍西征,迅速攻克羅斯基輔,佔領俄羅斯。

隨後兵分兩路,先後殲滅波蘭王國和日耳曼聯軍,攻陷匈牙利王國首都布達佩斯,東南歐幾乎全部陷落。

蒙古大軍一路所向披靡,一直打到捷克才首嘗一敗,差一點就到西歐的德國,如果繼續攻打的話,很有可能團滅全歐洲。

可惜的是蒙古大汗蒙哥在攻打四川釣魚城時,不幸戰死,蒙古各大首領為爭奪大汗之位,都停止擴張,在已經佔領之地分別建國,也就有了後來的金帳汗國。

所以也有人說是四川人民拯救了歐洲,要不然的話歐洲人估計都在給蒙古帝國放羊牧馬了,名字我都想好了,就叫"蒙古帝國歐洲分牧場"。

奧斯曼帝國西征:

土耳其人原本居住在中亞地區,屬於突厥語民族,13世紀時,蒙古帝國向西擴張,他們被迫西遷,依附於塞爾柱突厥人的羅姆蘇丹國。

1299年,奧斯曼一世趁羅姆蘇丹國分裂之際,正式宣佈獨立,奧斯曼帝國因其創建者名字而來。

為了生存,在與拜占庭帝國及其他土耳其民族的戰鬥中,奧斯曼帝國逐漸強大起來,並於1453年消滅拜占庭帝國,以帝國之姿登上歷史舞臺。

到17世紀,奧斯曼帝國日趨鼎盛,其疆域也達到頂峰。西達直布羅陀海峽,幾乎佔領了南歐的巴爾幹半島,東至波斯灣,又是一個橫跨亞歐非的龐大帝國。

奧斯曼帝國的強大使歐洲與東亞的貿易往來受到阻撓,迫使歐洲人開啟了大航海時代,也算是因禍得福了。

直到近代,歐洲爆發工業革命,率先進入工業時代,奧斯曼帝國逐漸衰落。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作為戰敗國被歐洲列強劃分成40個國家,慢慢走向滅亡。

盤點古代歐洲與亞洲的相互征伐史,看看長途奔襲哪家強?

總結:

縱觀古代歷史,歐洲只有亞歷山大大帝那次來到了印度,其餘時間幾乎連中亞都打不到,甚至想走出歐洲大門都困難重重。

歐洲歷史上想統一一次都難,而亞洲各大帝國輪番登上歷史舞臺,各領風騷數百年,動不動就是橫跨亞非歐的大帝國,幾乎每一次都能震撼歐洲,甚至有幾次差一點就能將歐洲收入囊中。

直到今天,歐洲依舊無法團結一致,內部矛盾重重,再加上頻頻對盟友下手的美國,西方世界必將走上衰落之路。

按照歷史規律,當亞洲大國在歷經挫折,走出低谷時,必將又一次勢不可擋,以華麗身姿登臨歷史舞臺,震撼全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