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冬雨,你还是那个“世界上最性感”的人

今天,想和大家聊聊周冬雨。

周冬雨,你还是那个“世界上最性感”的人

那个率真洒脱,为人潇洒的周冬雨去哪儿了?

那个辨识度极高、灵气十足的鬼马少女,居然会选择这样一个沉默寡言、倔强之上满是现实叠加的忧郁、隐忍又内敛的陈念?

这种忧虑一直在我脑海中窃窃私语,直到坐在影院中,彻底烟消云散,我被银幕上的那个人物惊到了。

周冬雨,你还是那个“世界上最性感”的人

短发女孩儿被剃成了寸头,雀斑取代了此前淡雅的妆容,五官披上了血迹与伤痕,这种改变尽管令人惊讶,但也是意料之中,真正让我感到意外的是那些表演中十分细微的小动作,彻底洗去了周冬雨个性的一面,所有的情绪表达方式皆来自于那个走路都有些颤颤巍巍的高中女孩儿,陈念。

影片上映之后,大家似乎已经默认了这种影后级的表演就是她该有的状态,于是我们在不少文章中看到周冬雨的演技被一个“稳”字一笔带过,这种舆论中迅速形成的“默契”似曾相识。

绽放

周冬雨,你还是那个“世界上最性感”的人

把时间拨回到2010年,那年的周冬雨18岁,毫无戏剧表演经验的她本来会走上一条与演员毫无交集的人生道路。小学三年级练艺术体操,之后开始循规蹈矩的文化课,而后高中又转向了舞蹈学习。

她自己也曾畅想过不一样的人生,如果没有成为演员,现在的周冬雨可能会是一位舞蹈老师,谈起这个想法时,她还不忘补上一句“肯定特别优雅有气质”。

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迷茫是必不可少的,尚且懵懂的少女往返于学校与家的两点一线中,隐隐感觉自己不属于这样的生活。别看如今的冬雨自由追求真我,当年面对家里人的严格要求,她可没有“叛逆”的机会。

周冬雨,你还是那个“世界上最性感”的人

可能这就是命运有趣的地方吧,在未来无限多种可能性中,上天为周冬雨准备了最适合她的一种,即便那时的她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这点。

在南京的艺校考场外,她被《山楂树之恋》的选角导演发现,后被张艺谋导演钦点,万里挑一,成为了《山楂树之恋》中静秋的扮演者,“谋女郎”这个响亮的头衔瞬间令默默无闻的周冬雨成为了影视界的焦点。

现在回过头去看这部周冬雨的大银幕首秀,它在张艺谋的作品序列中算不上质量出众,不管是故事本身还是人物塑造也只能说是中规中矩,其中令人印象最深的大概就是那个懵懵懂懂的少女静秋吧。

周冬雨,你还是那个“世界上最性感”的人

无论是对待演员这个职业,还是面对突如其来的令她有些手足无措的人生,周冬雨当时的状态都是非常适合这个角色。与九年后的陈念一样,周冬雨的银幕首秀也是饰演一位高中生。

那种未经世事的清纯,那种未经打磨的自然,给这个爱情故事赋予了一种诱人的清甜,在张艺谋浪漫化的时代滤镜中,周冬雨的气质与周遭的一切融合的是那么的恰到好处,那个少女就站在那里望着你,也会让你如沐春风。

这种魅力的难得之处就在于,此前周冬雨没有一个摸爬滚打的过程,她不必去思考如何迎合,如何表现。一个“合适”说着简单,却弥足珍贵。对于演员的理解留待她之后慢慢体悟,张艺谋抓住的就是绽放瞬间的美好。

周冬雨,你还是那个“世界上最性感”的人

在国人传统的审美中,冬雨算不上个漂亮姑娘,连她自己在采访中也经常自嘲,说自己的长相也就是平平庸庸,在一阵连带的批评声中,一些人也对她的演技提出了质疑。

然而对此张艺谋却给出了坚定的评价:“冬雨的悟性很高,很多东西都出乎我的意料,如果有人说她不会演戏,我第一个不同意,要么是恶意,要么是成见”。

重新看《山楂树之恋》,你会发现从那时起周冬雨就是演哭戏的高手,这倒不是说其中的哭戏是多么的“教科书”,恰巧相反,有一种独属于周冬雨的不可复制的真诚。

当时在表演方面没有经历过系统学习的周冬雨靠的是尽可能感受人物的内心情感,这种感受是自然而然的,最终展现出的情感表现力只能说明冬雨确实有这个天赋,一种属于演员的特质被静秋这个角色所激活。

周冬雨总说自己是运气太好,上辈子一定是拯救了银河系,久而久之,当作品逐渐淡去,人物逐渐模糊,留给周冬雨的标签自然就是“运气”了。

然而要读懂她的表演,就必须得明白此时的“悟性”有多么重要,这其实是她最容易被忽略的“实力”之一。

周冬雨,你还是那个“世界上最性感”的人

自《山楂树之恋》开始,周冬雨和“清纯”几乎是划上了等号,初入娱乐圈,对于当时时刻都显得怯懦谨慎的她,连在公开场合讲话都是一种挑战,有时陌生人多了,她甚至会紧张到声音发颤,突如其来的高起点没有给她充足的时间去适应这种改变,这也加剧了大众对她的刻板印象。

一鸣惊人之后,周冬雨出现在了令人迷惑的《湘江北去》与《倾城之泪》中,2013年的《宫锁沉香》让她过了一把“古装瘾”。紧随“谋女郎”头衔而来的是观众更为苛刻的要求。

2014年周冬雨出演《同桌的妳》,此时的她无论是对待角色还是面对舆论都已然成长了不少。虽然刻板印象满天飞,但周冬雨明确的表示她不想被如此标签化,清纯只是她的其中一面,而且对于清纯,冬雨也有着更为透彻的看法,“清纯并不是白痴脑残,也不是童真,清纯就是无论经历了多少,内心仍有非常干净的一隅”。

周冬雨,你还是那个“世界上最性感”的人

即便日后画风突变,你仍然能从她的表演中看到这一点,这可能也是她长久保鲜“少女感”的秘诀吧。

释放

周冬雨,你还是那个“世界上最性感”的人

“对表演有欲望的人都是贪心的,每演一个角色,就能体会一种生活”,周冬雨经常说自己离不开新鲜感,而表演恰恰是最能迎合这种追求的职业,这种碰撞不会循规蹈矩,只会迸发出一次比一次更具灵气的火花。

她对于表演的渴望与人设无关,如果仔细回想,你会发现她身上所有的所谓的“人设”几乎都是外界自娱自乐的产物,她本人反倒是越发自然从容。没有因为名气开始变得世故,更没有保守可言。她会仅仅因为兴趣而尝试截然不同的角色,表演,令她愈发自由。

这种状态下,她距离下一个台阶只差一个契机。

于是,《心花路放》里的“周丽娟”出现了。

当时谁也想不到那个常常陷于苦情中的邻家少女摇身一变,变成了一个行为举止都很夸张的“杀马特”。顶着一脑袋高高蓬起的黄毛,画着浮夸到不忍直视的土味儿妆容。

周冬雨,你还是那个“世界上最性感”的人

面对前来试戏的冬雨,导演宁浩就给了她一顶假发,也不给台词,让她简单了解人设后自由发挥。

周冬雨之后回忆起来,自认没有表现好,但还是拿到了角色,并在宁浩的鼓励下逐渐找到了感觉。宁浩非常欣赏周冬雨的表演状态,和张艺谋一样,他看中的是周冬雨与生俱来的那种特质,不希望她太圆滑,以免影响到“演员的质感”。

周丽娟的存在对周冬雨而言仿佛就是一种叛逆,誓言要甩掉一切标签与光环,无视所有顾虑,演员周冬雨要开始属于自己的“奇妙冒险”了!

她开会按照自己的喜好去尝试越来越多不同类型的角色,从作品来看,尽管有些质量确实不令人满意,但却完全与后来大众的刻板印象背道而驰,在“杀马特”后她转眼就成了《少年班》中的一位高智商的高冷学霸,《奔爱》中又尝试了诠释那种有点打擦边球的特殊情感。当然民国谍战戏这种也可以一试。

周冬雨,你还是那个“世界上最性感”的人
周冬雨,你还是那个“世界上最性感”的人

在我看来周冬雨一直在表演中“放任”自我,当然一切以导演要求为重,但在自己可发挥的空间中,她在努力找寻可以释放自己的表演方式。尝试的勇气令人钦佩,专注于角色让她把作品得失对她的影响降到最低,每部电影都有自己的命,重要的是要对自己诠释的角色负责到底。

就在这样的尝试中,周冬雨遇到了《七月与安生》。然而“安生”这个角色是周冬雨主动争取来的,在这之前她拿到的角色其实是更符合她早期形象的“七月”。

周冬雨,你还是那个“世界上最性感”的人

有趣的是,这部令周冬雨演技被大众认可的佳作对于当事人来说并没有外人所形容的那么重要。

尽管在大众的认识中,《七月与安生》是周冬雨目前演艺生涯最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章,但她回想当时的拍摄,并没有很独特的感受,就是感觉自己与导演和摄影等人都挺合拍的,有时候倍感困倦的她“稀里糊涂”演完了一场戏,导演就在其中看到了自己想要的部分了。

电影结尾,安生在医院的那场哭戏被奉为了教科书级别的表演,这时很多人才意识到原来周冬雨的眼睛可以这么有戏,那种扑面而来的情感张力是如此真实,瘦小的身躯蕴含着惊人的爆发力。尽管导演曾国祥对演员的表演肯定有自己的要求,但此时的周冬雨已然可以精准的去拿捏角色细腻的情感,时而鬼马精灵,时而桀骜不驯,再一次,角色与演员达到了完美的融合。

周冬雨,你还是那个“世界上最性感”的人

身为监制的陈可辛认为“周冬雨有一套自己很独特的东西,我们一直鼓励她,让她想怎么改就怎么改,为了她能放开表演,我们连整个剧本都可以改”。她偏偏就是有这种敏锐的直觉,也许同一场戏的每次表演都有所不同,但她自己加入的理解与创作总会让这场戏比原本设计的更加精彩。

对于金马奖与大家的赞誉,周冬雨没有半点儿明星的包袱,她认为一切都要归功于她遇上了优秀的团队。

确实如此,只有真正做到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团队才会得到1+1>2的效果。正是因为了解并信任周冬雨对于表演的直觉,导演才知道在何时能释放出演员最佳的个人能力,周冬雨也因此彻底明白了如何在戏中自由自在地释放表演,也难怪郝蕾称赞周冬雨“已经知道在戏里生活了”。

周冬雨,你还是那个“世界上最性感”的人

在外人眼中周冬雨的表演可能只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我们会去解读,但对于周冬雨可能就不会如此繁琐。就比如她提到在拍摄《喜欢你》感情戏时的感觉,“想排练一下,又不能排练,因为一排练就会变成习惯、成为模式,到时候情绪还是出不来,或者失去真实的质感。那种感觉…我不知道怎么形容,但我知道它是对的”。

这不,一句突然冒出的“我是不是全世界最性感的人”把跟她对戏的金城武都惊到了。

周冬雨,你还是那个“世界上最性感”的人

这种很难控制的灵气又怎么会是“千篇一律”的呢?也许你会说这种不确定性有违演员的“专业性”,不够成熟。但在我看来身为一名独一无二的优秀演员,周冬雨的“相对幼稚”,才是她的“绝对成熟”,难以捉摸的灵气是练不来的。

解放

周冬雨,你还是那个“世界上最性感”的人

在《奇门遁甲》里“由着性子乱来”,虽然一开始很害怕,但最后还是因为吊威亚玩儿的不亦乐乎,向来注重以真实的情感体验推动表演的周冬雨也乐于尝试绿幕前的表演。

在《后来的我们》中饰演的方小晓,前后的年龄跨度足有十年,每一部新片,都能让她收获全新的经验,在摸索中逐渐丰富自己的表演。你会发现金马奖并没有改变什么,她说身为演员,一定要保持住好奇心。这种豁达,令她在压力面前,愈发轻盈。

然而熟悉的一幕再度上演,一些质疑的声音开始出现,“周冬雨是不是只能演好与自己性格相近的角色”,周冬雨继“清纯女生”后又变成了“鬼马少女”的专业户。

就在这种质疑声中,周冬雨展现了她有史以来的最佳演技,来诠释了一个性格跟自己完全相反的角色。在开拍的第一天,周冬雨就感受到了久违的无助感,她用之前的表演方法怎么也找不到这个角色了,并将之形容为“一场精神上的折磨”。

周冬雨,你还是那个“世界上最性感”的人

《七月与安生》中那场经典哭戏,周冬雨表演了三次,而《少年的你》中任何一场的难度对于冬雨都有够夸张,陈念听到郑易的话后崩溃的那场戏,足足从下午拍到了晚上。导演说的最多的就是“我不要周冬雨”,所有标志性的东西都要去除掉,只留下角色。

陈念这个角色从始至终都非常强调内心的情感,在片中的每一场哭戏都需要展现出复杂且不同的情感状态,与当年《山楂树之恋》中角色较为单纯的情感诠释是两个极端,但同样都使浓烈的情绪直抵观众内心。

“精神折磨”得在摸索人物内心的过程中熬着,“皮肉之苦”也没少受,顶着火炉般的气温在山城跑上跑下本来就够辛苦,更别提从楼梯上硬摔下来,被排球从各个角度猛砸这种操作了。当我们看到成片中周冬雨精彩的表现时可能不会去想这背后成倍付出的心血。

周冬雨,你还是那个“世界上最性感”的人

周冬雨讲自己在表演上是“贪心”的,在我看来,她野心也足够大,当然这个“野心”是非常积极的一种态度,27岁的她本已取得了很多同龄演员无法企及的成绩,但对于寻找新的挑战却没有丝毫的犹豫,只有真正爱着表演的人才会如此,秉持这样的态度,周冬雨永远会给自己找到新的上升空间,并完成新的飞跃。

事情巧就巧在周冬雨选择出演《少年的你》跟之前提到的质疑其实没什么关系,但陈念的出现的确是恰到好处,如今,质疑再次消失了。我之所以愿意称之为一次“解放”,是因为在陈念之后,再也没有什么标签可以轻易地贴上了,《少年的你》为周冬雨打开的可能性甚至要超过《七月与安生》,而这之间居然只隔了三年。

周冬雨,你还是那个“世界上最性感”的人

当然,从演员作品出发进行的评论不可能不涉及到标签,这种概括与提炼会让人很快对被评论的对象产生一个认识,但同时“标签”也会给人塑造出一种假象,一个活生生的人反而会因为标签化而逐渐失真,多年来网络上一些对周冬雨的误解就是由此而来。

周冬雨的蜕变历程是少女自由的绽放,水瓶座难以捉摸的跳脱思维总会冷不丁的给你抛来一个又一个的惊喜,每当外界以为一种可捕捉的规律开始在她身上呈现时,就会有不一样的作品与角色打破这种认知,而对于她来讲,很难称得上是种刻意的反击,一切都是自然而然,回顾九年的演员生涯,拒绝被定义,也许就是她的天性吧。

你还是那个“世界上最性感”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