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突破!贵阳大数据交易所2019年荣获19项软件著作权

贵阳大数据交易所自成立以来,持续推动技术创新,构建可信的数据交易平台,切实提升数据交易安全等级,优化数据交易专业服务,驱动数据要素有序高效流通,深入释放数据红利。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贵阳大数据交易所2019年荣获19项软件著作权,实现技术领域新突破,进一步提升数据交易安全等级与数据交易专业化水平,对于我国大数据交易产业健康发展形成示范效应,同时增加了大数据交易所无形资产,展示了大数据交易所阶段性发展成果。

作为全国首家大数据交易所,贵阳大数据交易所依托组建的专业人才队伍,自主研发数据交易系统,与清华、北大等20多所高校共建大数据交易联合实验室,引进沈昌祥院士工作站,基于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迭代升级,持续提升数据交易安全等级,优化数据交易服务。

19项软件著作权的取得,充分证明了贵阳大数据交易所日益增强的技术实力。截至目前,大数据交易所已成为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首批重点企业,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贵州大数据)参建单位,全国信标委“大数据交易标准试点基地”,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同时,贵阳大数据交易所还参与了三项大数据交易国家标准、三项区块链贵州省地方标准的制定,及国家大数据科研项目,深受社会广泛认可,于2019年荣获“商业模式”类别的2019数博会“领先科技成果奖”,2020年获评“贵州大数据企业50强(TOP50)”。

19项软件著作权的取得,进一步增强了贵阳大数据交易所对于数据要素的驱动力。依托创建的可信数据交易平台,大数据交易所持续深化与全国各地政企交流合作,共建开源数据交易生态,共促数据要素有序高效流通,共推数据资源化、资产化、资本化,共释数据价值。

我国2019年首次从中央层面明确数据是生产要素。化“疫”为机,中共中央、国务院2020年适时出台《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把数据与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传统生产要素并列,“引导培育大数据交易市场,依法合规开展数据交易”。

2020年以来,我国加快新基建进度,培育壮大数字经济新动能,数据交易市场越发广阔。对此,贵阳大数据交易所将继续推动技术创新,积极参与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优化,更大力度驱动数据互联互通,切实发挥数据交易乘数效应,深入释放数据红利,服务数字经济发展。

研究显示,我国2018年约产生7.6 ZB数据,2025年将增至48.6 ZB,已成为世界第一数据大国;2019年数字经济规模预计达35万亿元,位居全球第二。相比于美国2018年12.34万亿美元数字经济规模,我国至少拥有相对静态的50万亿元数字经济发展潜力亟待挖掘。

附件:


新突破!贵阳大数据交易所2019年荣获19项软件著作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