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送別藝術家劉江先生

2020年5月1日,八一電影製片廠表演藝術家劉江在京逝世,享年95歲。

劉江1925年出生於中國哈爾濱的一個貧困家庭,是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家。1946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4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部隊文工團員、分隊長、副隊長等職。1958年起任八一電影製片廠演員,擅長塑造反派人物。

紀念——送別藝術家劉江先生

他就是網絡上流行的“我胡漢三又回來了”中胡漢三的扮演者,也曾在《西遊記》中扮演閻王,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劉江先生由於家中貧困,很早便到社會謀生,坐過學徒,每天辛苦工作十幾個小時,掙到的工錢少得可憐不說,一不小心,還得捱打捱罵。後來他到郵電部門的工作。

紀念——送別藝術家劉江先生

大世紀

劉江從小喜歡文藝,對電影、戲劇的興趣尤其濃厚。十六歲時,他參加了哈爾濱北斗業餘實驗劇團。曾出演話劇

《事變的前夜》、《十萬元的一封信》、《逃亡》

1946年,東北民主聯軍解放了哈爾濱,劉江參加了松江軍區政治部文藝工作團。

《白毛女》、《軍民互助》、《牛永貴負傷》、《收割》、《錢永福回家》

1952年,劉江由野戰軍獨立第二師文藝工作隊,調到中南軍區部隊藝術劇院(即廣州部隊話劇團)。從此成為一名專職演員。

《是誰在進攻》、《無名英雄》、《雙婚記》、《曙光照耀莫斯科》

1958年,劉江由廣州軍區話劇團調到八一電影製片廠,開始了電影演員生涯。

紀念——送別藝術家劉江先生

二十多年來,他先後參加了《海鷹》、《回民支隊》、《赤峰號》、《突破烏江》、《鄂爾多斯風暴》、《苦菜花》、《地道戰》、《閃閃的紅星》、《火娃》等十餘部影片的拍攝。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具有鮮明個性的反面人物形象。成為中國影壇上以善於扮演反面人物著稱的電影演員之一。

愛生活,愛自己的老小孩

劉江什麼熱愛生活,有很多愛好。

劉江年輕時喜歡田徑和各種球類,特別是籃球,曾擔任過總政系統籃球比賽的裁判。他愛看足球,以前凡有比賽他必到場助威,後才念年事已高不宜再去現場觀戰,遇有“大戰”,就痴守電視機旁“過癮”。

紀念——送別藝術家劉江先生

劉江的書法很好,主要是用來修身養性的。閒來無事,就寫上幾筆。

養鳥是他的又一愛好,每日早晚兩次總會看到他帶著心愛的畫眉去散步。他說:“人要愛小動物、愛大自然。遛鳥,同時又遛人,這是主動與被動相結合的鍛鍊。”

劉江在家非常“賢惠”,每日早起騎上舊自行車,沿北京六里橋經菜市口過宣武門悠哉遊哉一圈,買回家人一天的“進口”貨,劉江稱其為“散步”。

紀念——送別藝術家劉江先生

劉江還喜歡聽音樂,除最愛聽的古典音樂和輕音樂外,他還聽現代音樂。他說:“音樂不僅使人心情放鬆愉悅,還能豐富知識,豐富情感。要了解現代生活,就要懂得現代音樂,有助於與時代合拍。”

電影中的大壞蛋,生活中的好老頭

生活中的劉江從不擺名星架子,無論走到哪,不管什麼人與他搭訕,他都很隨和,跟鄰家的老頭沒什麼兩樣。

但生活中總免不了矛盾,劉江的辦法是遇到彆扭的事就想開點,千萬別找氣生。

紀念——送別藝術家劉江先生

一次,在公共汽車上,幾個小夥子搶佔了好幾個座位,一位抱小孩的婦女站在他們面前,幾位老年乘客忍不住說了幾句,卻引來了他們的罵罵咧咧。眼看一場“戰事”就要爆發了,這時,滿頭白髮的劉江從後面的座位上站了起來,把座位讓給了那位婦女。

事後,有些人覺得劉江做得太消極,起碼應該借這個機會教育教育那幾個小青年。劉江卻認為,人的素質的提高,不是靠一兩句慷慨陳詞就能解決的,要有一個過程,你氣,他不氣,吵一通又有什麼用呢?

紀念——送別藝術家劉江先生

結語

一名優秀的演員,可以把一個壞人演得如此深入人心,就是因為他閃閃發光的精湛的演技。我們懷念老藝術家,不僅是喜愛他們的演技,他們帶給我們的美好記憶,還因為他們樸實又高尚的藝術品格,他們對待人生的態度。

願天堂沒有痛苦,劉江先生一路走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