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写书是为了什么?

人活着一天就要吃饭上厕所,所以人的一生注定是建立在吃喝拉撒等基础之上的。以前我认为古人和现代人不同,农业社会和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不一样,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不一样,但是现在我认为是一样的,唯一的区别就是有没有手机。(这里可能不是很严谨哈)

古代的时候没有版权一说,写书又是个力气活,很占用时间,那他们写书是为了什么?

先不着急下定论,我先剥析一下人。

生而为人,那么属性就都是一样的。

有一个外国人叫马洛斯,他整理了一套这样的东西。

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安全需求(Safety needs)、爱和归属感(Love and belonging)、尊重(Esteem)

古代人写书是为了什么?

和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在自我实现需求之后,还有自我超越需求(Self-Transcendence needs),但通常不作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必要的层次,大多数会将自我超越合并至自我实现需求当中。

放一张清晰点的图。

古代人写书是为了什么?

看到了吧,生理需求是最基本的。男同志们不用补好意思了,我们看美女是天经地义的,你要是不看了,反而是不正常人类。美国总统、三胖、聪哥等等,他么都看,虽然人家可能看的多,可是大家在这方面都是在一个层次上,生理需求。

古代人写书是为了什么?

美女

生理需求还有一个最为重要的方面就是吃饭,这个我们在开头就说过了,穿衣吃饭,天经地义。没有比吃饭更为重要的事情了。如果要在生理需求之内再分一个层次,那吃饭一定在看美女下面。

古代的人也看美女,也看美女,但是他们和我们一样,也是在吃饱了饭以后才再想别人。那么由此说明,古人写书也是在吃饱饭之后的事情。

古代没有袁隆平院士,土地里的产量都很低,一年下来刚刚能填饱肚子,还要交租子。还有古代的教育水平普遍较低,有些学识的都去当官了。当官了以后拿着俸禄,成了国家的人,要钱有钱,要社会地位有社会地位,那抽时间写本书吧。

所以我发现古代以书留名的大部分是官家人。

我总结的不是很全面,欢迎批评啊。还有一些古人写书不是为了挣钱,是为了表达自己的内心吧,或者就是一个爱好,比如那些大文豪他们又不知道以后自己的作品会那么厉害。

古代人写书是为了什么?

现在的小学生认为李白是这样的。

古代写小说也不赚钱,只是写了出来如果口碑好的话能有名气,古代文人更在乎的是他的名气声望之类的。书店是有的,但是主要传播途径还是以说书的形式,在茶馆里传播出去。这也就是我们看到的清代小说,包括四大名著都是已说书的形式写的,一开头就是吟几句诗。东扯西扯最后才开车上正题。

古人的这种写法是符合当时的情况的,那个时候的只要是去听书的,那一定是有时间的。现在所有的人都能看书了,但是时间也碎片化了,如果在1000字之内还没吸引了读者,谢谢,你的作品要扑街了。

古代人写书是为了什么?

古代人写书是为了什么?

小时候认为刘备是好人,长大了才知道刘备假仁假义,一个大男人哭个毛,曹操才是一代

最后我要扔彩蛋了。

兰陵笑笑生,一代大神,他写书是为了什么?他写书的时候就不怕家里人说道吗?

古代人写书是为了什么?

古代人写书是为了什么?

古代人写书是为了什么?

这是哪个版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