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童玩手機導致鬥雞眼:凡是讓孩子爽的東西,也一定會讓他們痛苦

男童玩手機導致鬥雞眼:凡是讓孩子爽的東西,也一定會讓他們痛苦

前段時間《少年派》大火,其中閆妮對待女兒的一幕,引發討論。

媽媽:你在課本上亂畫這些,有什麼用?考試又不考!

女兒:……

不得不說,這個片段很真實,多少父母對孩子恨鐵不成鋼,

明明希望他們多把心思放在學習上,他們卻只會偷懶、貪玩、耍賴。

而前不久有則新聞則更加令人啼笑皆非:

有位合肥的9歲男童,因為沉迷玩手機,導致變成了鬥雞眼。

手機雖好玩,但過度就會導致不可挽回的後果。

如果你也遇到類似問題,請一定要告訴孩子:

孩子,凡是讓你爽的東西,日後一定會讓你痛苦。

男童玩手機導致鬥雞眼:凡是讓孩子爽的東西,也一定會讓他們痛苦

凡是讓孩子爽的東西,日後一定會讓他痛苦。

覺得讀書很苦,很累?我們都能理解,因為大家都是這麼過來的,

一整天坐在課室裡聽課、記筆記,肯定沒有在課室外玩耍、打籃球好玩。

每天對著課本勤學苦練,一筆一劃地寫作業,當然也沒有打遊戲、玩手機那麼爽。

但假設不再有人管你,想玩就玩,想怎麼幹就怎麼幹。

你有想過自己會變成什麼模樣嗎?

只圖一時痛快的人,是沒有前途的。

學東西總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今天學得有些效果了,明天就立刻鬆懈,甚至不想學了。

那些堅持不了的孩子,長大後都很後悔。

就拿演員王迅來說,看到小提琴家呂思清演奏,自己也躍躍欲試,

卻忽然想起自己在很小的時候就放棄了練琴。

那些讓你開心的事情,讓你痛快的東西,都是一時的,不可能讓你爽一輩子。

男童玩手機導致鬥雞眼:凡是讓孩子爽的東西,也一定會讓他們痛苦

男童玩手機導致鬥雞眼:凡是讓孩子爽的東西,也一定會讓他們痛苦

凡是讓孩子痛苦的的東西,一定會使孩子更加強大。

總以為童年就該快快樂樂,青春就該年少輕狂。

其實,這才是一條不歸路。

拿董卿來說,她自小接受“魔鬼教育”長大,

父親對她的嚴格要求,甚至到了“不可以照鏡子”這一地步。

在父親的管教下,董卿不僅要承擔家務,更要學習與體育兩手抓,

這邊才當著全校師生的面晨跑,那邊就得抄古文、背古詩。

為了鍛鍊董卿,父親還讓她勤工儉學,安排她去賓館當清潔工。

一次,董卿累得嚎啕大哭,甩手不幹,爸爸卻只是沉默,

等到女兒稍微冷靜了,才鼓勵她說:再堅持一下吧。

如今,董卿已經是才學兼優、人人稱道的主持人,才明白了父親的良苦用心。

父母逼孩子一把,孩子才能往前奔跑。

父母讓孩子痛苦一陣子,孩子才能受用一輩子,享受人生前期努力奮鬥的福利。

孩子,你覺得早起很痛苦,覺得努力很煎熬,覺得學習很苦、很累。

但正是在這些痛苦的時刻,你其實是在走上坡路,一步步靠近成功。

男童玩手機導致鬥雞眼:凡是讓孩子爽的東西,也一定會讓他們痛苦

男童玩手機導致鬥雞眼:凡是讓孩子爽的東西,也一定會讓他們痛苦

父母對孩子越心軟,生活對孩子越無情。

所謂的“天才”,不是贏在起跑線上,

而是每“天”在別人看不到的地方下苦工,最終“才”能成為備受認可的人。

成長成才的路上,沒有哪一條路是輕鬆的,沒有哪個孩子可以含著糖快樂長大。

因為,成長從來就不是一件輕鬆快樂的事情。

教育的最大作用,就是把孩子打造成為優秀的人,

更現實地說,是將人塑造成為社會需要的角色。

只有讓孩子適應社會,具備社會所需要的能力,孩子才能生存,不會被淘汰。

這個社會就是這樣,父母對孩子越心軟,生活對孩子越無情。

如果現在願意學就學,不喜歡就放棄,

那麼結果就是沒有一樣學得精,最後什麼都不會。

畢竟有句古話是: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男童玩手機導致鬥雞眼:凡是讓孩子爽的東西,也一定會讓他們痛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