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前言 • MCCA▕ 知識改變命運——鬱濤作品展

展覽前言 • MCCA▕ 知識改變命運——鬱濤作品展


前言

“ 知識改變命運 ” 這個主題取自鬱濤工作室一條標語 ,這裡早年間是一所高校教室,牆上這句醒目的舊年標語與鬱濤的“書”母題創作,形成了一種有趣的時空關聯,從而將“知識改變命運”這個早年遺存悄然轉換成一個有意義向度的主題話語。

現成品“書”是鬱濤作品的重要構成,但是與勞申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和賈斯帕•瓊斯(Jasper Johns)等把物(書)搬到繪畫上去的現成品藝術不同,鬱濤將有年輪的“詞典”、“音樂劇史”、“作業本”等這些現成品只作為起點,他要摧毀它:將書頁用水養化、日曬雨淋,週而復始產生形變,消解書本的內容所指,還原材質性。這個摧毀的過程,也是再生的過程。它將人力和自然的痕跡完整保留下來,重構了一個新的視覺意義結構。事實上,這還是將“書”對象化或者物化的過程,就是鬱濤自己所說2015年開始的“畫書”階段。

作品中“畫框”的出現是一種視覺暗示或符號指向,它將繪畫的要素完整聚齊:“畫框”是基底,“書頁、紙屑和水”是材料,“書”是物象,儼然有圖式、風格的再現繪畫錯覺。但這不是畫的書,而是被賦予了再生意義的“詞典”、“音樂劇史”、“作業本”現成品。因此,“畫框”這種方形基底彷彿成為祭壇,“書”成為貢品。這種精神儀式般的圖式,既會提示人們考量這本詞典的前世今生,還會引導人們找尋記憶中閱讀的體驗,甚至提示人們思考巖畫、簡牘、活字印刷、電子書之間的時空關聯。於是,“畫框”之後,還有亞克力盒和舊年課桌的重構營造;“水養化”之後,還有灰塵、植物、鐵鏽、礦物顏料的綜合生成。這不僅僅是材料的拓展,也是鬱濤創作方向的開枝散葉。它將超越“畫書”的材料屬性、物性推進到具有精神屬性的“書的肖像”階段,開啟下一個創作階段。

從古典繪畫的圖像化再現,到杜尚(Marcel Duchamp)開啟現成品的物化進程,再到勞申伯格等將現成品歸還繪畫,這條可以從西方藝術史中抽練出來的邏輯,正成為“知識”。正如鬱濤從水墨中找到“水養成”,從宗教藝術中找到“回”形精神暗示的元語言性一樣。“知識改變命運”,鬱濤要的是圈掉“知識”而破題,只找他想要的繪畫、畫與物品之間的間性關係和他生命經驗中重新被發覺的某類體驗,從而邁向新的“知識生產”。我以為,此處就是這個展覽對於鬱濤的意義所在。

——————李輝武




展 覽 作 品

展覽前言 • MCCA▕ 知識改變命運——鬱濤作品展

《盲書》 / 56cmx46cm / 木質畫框、PVC板、書冊、書頁、礦物質顏料/2017-2019

展覽前言 • MCCA▕ 知識改變命運——鬱濤作品展

《三本作業本》 / 244cm×69cm / 木質框、鋁塑板、書冊、礦物質顏料/2015

展覽前言 • MCCA▕ 知識改變命運——鬱濤作品展

《六本書的肖像》 / 200cm×240cm / 木質畫框、PVC板、書冊、書頁、礦物質顏料/2016-2017

展覽前言 • MCCA▕ 知識改變命運——鬱濤作品展

《西方音樂劇史》 / 56cm×78cm / 木質框、鋁塑板、書冊、礦物質顏料、灰塵/2019

展覽前言 • MCCA▕ 知識改變命運——鬱濤作品展

《羅磊的書》 / 209cm×95cm×3 / 木質框、鋁塑板、書冊、礦物質顏料/2014

展覽前言 • MCCA▕ 知識改變命運——鬱濤作品展

《青春》 / 80cmx80cm / 木質畫框、PVC板、書冊、書頁、礦物質顏料/2017-2019

展 覽 信 息

知識改變命運——鬱濤作品展

開幕時間

2019年12月06日(週五)19:00

展覽時間

2019/12/06—2020/01/05

開放時間

12:00—21:00(週二至週五)

10:00—21:00(週六、週日)

(逢週一閉館)

展覽地點:月湖時當代藝術中心

地址:湖南省長沙市開福區濱河路188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