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鄉村陷落於鄉紳消亡 ——農村精神家園崩塌的憂患

“農村凋敝”、“故鄉淪陷”是時下中國農村令人焦慮的現實。春節期間不少返鄉的有識之士,又一次痛心疾首地集中曝光了家鄉田園牧歌、淳樸寧靜的鄉村漸行漸遠,取而代之的是田園荒蕪、家園頹敗、生態破壞、道德滑坡、鄉風淪喪的凋敝現狀,頗讓憂國憂民的“糞青”們憂心忡忡。

表面的原因是中國史無前例的大規模城市化浪潮,瓦解了穩定的農村社會結構,抽空了廣大農村的勞動力;鄉村中的青壯年,既是社會財富的創造者,也是富有活力的農村社會中堅力量,這樣一支龐大的生力軍,背井離鄉,拋妻舍子,奔著財富目標,為城市化建設轉戰大江南北,將“空巢老人”“留守兒童”以及土地耕種等沉重負擔留給了鄉村;大量的農村人口快速地向城市遷徙,而政府的諸多政策尚未配套,造成了城鄉的“雙重混亂”。但在這些表象背後,其實有著深刻的經濟、社會、文化變故的深層原因。

簡言之,中國農村在脫貧致富目標的引領下,富裕的夢想裹挾著人們一路狂奔,“丟盔卸甲”,維繫了數千年農耕文明的精神家園,如敝屣一般被丟掉了,原本的穩定被顛覆了。

中國鄉村陷落於鄉紳消亡 ——農村精神家園崩塌的憂患


傳統的中國鄉村,在當代人眼裡,大多是與貧困、落後、飢餓聯繫在一起的地方。然而無論是在古代文人的筆下,還是在鄉村耆舊的心中,鄉村更多的是充滿溫情和詩意的祥和。我們只要從一些古村落至今倖存的老宅走過,看看那殘留的“耕讀傳家”“地接芳鄰”“稼穡為寶”“職思其居”“居易俟命”“君子攸寧”之類的門楣題字,從這些連今天的大學生都不能完全理解的古典語彙中,我們感受到了村落中曾經飄蕩著的儒雅風韻和那背後深藏著的意蘊。這裡沒有豪言華語,而充溢著內在的道德修束和高遠的價值取向。回頭看看現在“新農村”隨處可見的用現代化手段製作出的“福星高照”“鵬程萬里”“家興財源旺”“家和萬事興”之類的精美匾額,雖說是傳統的延續,卻沒有了一丁點傳統的風雅,傳達出的只是急迫的“慾望”。如果從讀書人的數量來說,當代中國農村絕對是古代農村的幾倍乃至幾十倍,然而為什麼沒有了從前的典雅,而且也失去了傳統農民的道德堅守與精神追求?由此我們自然想到了傳統中國農村的鄉紳。

所謂“鄉紳”,就是鄉間的紳士,即士大夫居鄉者。這主要由兩部分人組成,一部分是有官職而退居在鄉者,此即所謂的“紳”或“大夫”;另一部分是未曾出仕的讀書人,此即所謂的“士”。由鄉間士大夫組成的“鄉紳”群體,他們有著高於普通民眾的文化知識和精神素養,有著為官的閱歷和廣闊的視野,他們深諳世事,對下層民眾生活有深刻地瞭解。他們既可以將下情上達於官府甚至朝廷,也可以將官方的意旨貫徹於民間。因而“身為一鄉之望,而為百姓所宜矜式,所賴保護者”。他們在鄉間承擔著傳承文化、教化民眾的責任,同時參與地方教育和地方管理,引領著一方社會的發展。他們可以說是鄉村的靈魂,代表著一方的風氣和文化。故張集馨《道鹹宦海見聞錄》說:“紳士居鄉者,必當維持風化,其耆老望重者,亦當感勸閭閻,果能家喻戶曉,禮讓風行,自然百事吉祥,年豐人壽矣。”

“鄉紳”的核心是“紳”,即退居官員,他們在這個群體中起著主導作用。鄉紳群體形成的基礎是“農業文明”。自周代始,即把村落稱作“裡”。“裡”字從田從土,即反映了“恃田而食,恃土而居”的農業型經濟生活特徵。從事農業的人群,不像遊牧民族或商業人群那樣四處行走,而是世世代代守護在土地上,他們像莊稼一樣,把根深紮在了鄉土裡,對鄉土充滿了感情。雖說“大丈夫志在四方”,不免要宦遊他鄉,但“告老還鄉”“葉落歸根”則成了農業文明滋養的人群顛撲不破的信念。這種傳統在周代就已出現。

在鄉紳之外,鄉間還有另一層次,即那些富裕的地主、在城鎮經商的富商,雖然富甲一方,但其根在鄉土。他們社會地位雖不是貴為“士紳”,但他們附庸風雅,惟恐落下“為富不仁”名聲,以當地士紳為榜樣,捐資助學,修造祠堂,建造廟宇,賑災施捨,廣修陰德,極大地推動了鄉村“精神文明”建設,維繫了農村社會的穩定,使中國農耕文明薪火相傳。

至於土豪劣紳,為富不仁必定是少數的,不然在“士紳”主導的農村秩序中,不會有長久的生存空間。“寧娶大家奴,不娶小家女”是普通農民對士紳地位與影響的推崇。在最不堪回首的那些年月,農村那些在被管制的“地富反壞右”無論自身抑或子女,言談舉止,家教禮數,待人接物,總是透漏出某些修養,傳遞出久遠的厚重,讓人感到依稀的教化。

中國鄉村陷落於鄉紳消亡 ——農村精神家園崩塌的憂患


鄉紳群體的消失,使鄉村失去了傳統文化的傳承人,失去了文化領袖和靈魂,沒有了指導和提升文化教育的導師,鄉村的凝聚力也隨之消失。加之城鄉教育資源配製的巨大反差,加劇了農村人口向城市流動的速度與規模,使農村開始變成文化荒漠。村落中的暴發戶和農民中的精明能幹者,或在大城市購買豪宅,安置子女戶籍入城,享受京滬人口升學的優惠政策;或靠經商或其它謀生手段,定居城市,雖無城市人的合法身份,而為了子女接受良好教育,也艱難地過起了城市生活。還有一批農民工,望子成龍的切切之心迫使自己蝸居城市,為孩子離鄉上學賺取費用。於是大批“空心村”出現了。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第一要素的人都沒了,何談文化?

華夏是農業古國,中國文化是以農業文明為基礎的。農業文明的根在鄉村。植根於鄉土的中國文化之樹,“葉”不歸根,根上的“水土”又大量流失,這棵大樹面臨的不僅僅是凋敗,而是枯死!這便是農村凋敝的根本原因。然而更令人擔憂的是鄉村失去“靈魂”之後,八億農民開始離開土地,變為流民,遊蕩入城。城鄉人口的單向流動,違背了“天道循環”的自然法則,其結果會如何呢?田園荒蕪,家園頹敗成為必然。中國農村到了可以不需要精神家園嗎?

鄉間主導作用的正面教化在快速消失,而不受抑制的人性中醜惡一面卻在生長蔓延,加上改革開放門戶洞開,西方的、城市的文化糟粕和精神泥沙如水銀瀉地,迅速浸淫農村,農村的德行規矩必然出現斷崖式的崩塌。

“解甲歸田”“葉落歸根”的傳統價值觀被徹底拋棄,長期的城市生活,使他們失了“根”的記憶;工業文明追求效益與利益的觀念,沖刷了傳統學人曾有的文化使命與社會擔當精神;安坐電視機前關注“養生堂”欄目,變成了他們的新常態。而殊不知他們的選擇,比之自己曾經批判過的“封建士大夫”,顯得是多麼卑微!於此,我們不得不禮敬中國傳統的鄉紳,磬折於他們“歸根”的壯舉與高尚精神!

中國鄉村陷落於鄉紳消亡 ——農村精神家園崩塌的憂患


“葉落歸根”,歸根則成肥料,不歸根則成垃圾。古代士紳不願意作不歸之葉,被人作為垃圾掃掉,而是要化為肥料,讓生養自己的大樹長得更茂盛。他們明白,自己儘管到垂暮之年,不能再有大作為,但只要身影出現在鄉土上,那曾經有過的榮耀就會發出光芒,激勵一代新人茁壯成長!他們的價值已不在廟堂,而在鄉土!

如今,鄉紳的身影連同田園牧歌的鄉村永遠逝去了,嗚呼哀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