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村陷落于乡绅消亡 ——农村精神家园崩塌的忧患

“农村凋敝”、“故乡沦陷”是时下中国农村令人焦虑的现实。春节期间不少返乡的有识之士,又一次痛心疾首地集中曝光了家乡田园牧歌、淳朴宁静的乡村渐行渐远,取而代之的是田园荒芜、家园颓败、生态破坏、道德滑坡、乡风沦丧的凋敝现状,颇让忧国忧民的“粪青”们忧心忡忡。

表面的原因是中国史无前例的大规模城市化浪潮,瓦解了稳定的农村社会结构,抽空了广大农村的劳动力;乡村中的青壮年,既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也是富有活力的农村社会中坚力量,这样一支庞大的生力军,背井离乡,抛妻舍子,奔着财富目标,为城市化建设转战大江南北,将“空巢老人”“留守儿童”以及土地耕种等沉重负担留给了乡村;大量的农村人口快速地向城市迁徙,而政府的诸多政策尚未配套,造成了城乡的“双重混乱”。但在这些表象背后,其实有着深刻的经济、社会、文化变故的深层原因。

简言之,中国农村在脱贫致富目标的引领下,富裕的梦想裹挟着人们一路狂奔,“丢盔卸甲”,维系了数千年农耕文明的精神家园,如敝屣一般被丢掉了,原本的稳定被颠覆了。

中国乡村陷落于乡绅消亡 ——农村精神家园崩塌的忧患


传统的中国乡村,在当代人眼里,大多是与贫困、落后、饥饿联系在一起的地方。然而无论是在古代文人的笔下,还是在乡村耆旧的心中,乡村更多的是充满温情和诗意的祥和。我们只要从一些古村落至今幸存的老宅走过,看看那残留的“耕读传家”“地接芳邻”“稼穑为宝”“职思其居”“居易俟命”“君子攸宁”之类的门楣题字,从这些连今天的大学生都不能完全理解的古典语汇中,我们感受到了村落中曾经飘荡着的儒雅风韵和那背后深藏着的意蕴。这里没有豪言华语,而充溢着内在的道德修束和高远的价值取向。回头看看现在“新农村”随处可见的用现代化手段制作出的“福星高照”“鹏程万里”“家兴财源旺”“家和万事兴”之类的精美匾额,虽说是传统的延续,却没有了一丁点传统的风雅,传达出的只是急迫的“欲望”。如果从读书人的数量来说,当代中国农村绝对是古代农村的几倍乃至几十倍,然而为什么没有了从前的典雅,而且也失去了传统农民的道德坚守与精神追求?由此我们自然想到了传统中国农村的乡绅。

所谓“乡绅”,就是乡间的绅士,即士大夫居乡者。这主要由两部分人组成,一部分是有官职而退居在乡者,此即所谓的“绅”或“大夫”;另一部分是未曾出仕的读书人,此即所谓的“士”。由乡间士大夫组成的“乡绅”群体,他们有着高于普通民众的文化知识和精神素养,有着为官的阅历和广阔的视野,他们深谙世事,对下层民众生活有深刻地了解。他们既可以将下情上达于官府甚至朝廷,也可以将官方的意旨贯彻于民间。因而“身为一乡之望,而为百姓所宜矜式,所赖保护者”。他们在乡间承担着传承文化、教化民众的责任,同时参与地方教育和地方管理,引领着一方社会的发展。他们可以说是乡村的灵魂,代表着一方的风气和文化。故张集馨《道咸宦海见闻录》说:“绅士居乡者,必当维持风化,其耆老望重者,亦当感劝闾阎,果能家喻户晓,礼让风行,自然百事吉祥,年丰人寿矣。”

“乡绅”的核心是“绅”,即退居官员,他们在这个群体中起着主导作用。乡绅群体形成的基础是“农业文明”。自周代始,即把村落称作“里”。“里”字从田从土,即反映了“恃田而食,恃土而居”的农业型经济生活特征。从事农业的人群,不像游牧民族或商业人群那样四处行走,而是世世代代守护在土地上,他们像庄稼一样,把根深扎在了乡土里,对乡土充满了感情。虽说“大丈夫志在四方”,不免要宦游他乡,但“告老还乡”“叶落归根”则成了农业文明滋养的人群颠扑不破的信念。这种传统在周代就已出现。

在乡绅之外,乡间还有另一层次,即那些富裕的地主、在城镇经商的富商,虽然富甲一方,但其根在乡土。他们社会地位虽不是贵为“士绅”,但他们附庸风雅,惟恐落下“为富不仁”名声,以当地士绅为榜样,捐资助学,修造祠堂,建造庙宇,赈灾施舍,广修阴德,极大地推动了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维系了农村社会的稳定,使中国农耕文明薪火相传。

至于土豪劣绅,为富不仁必定是少数的,不然在“士绅”主导的农村秩序中,不会有长久的生存空间。“宁娶大家奴,不娶小家女”是普通农民对士绅地位与影响的推崇。在最不堪回首的那些年月,农村那些在被管制的“地富反坏右”无论自身抑或子女,言谈举止,家教礼数,待人接物,总是透漏出某些修养,传递出久远的厚重,让人感到依稀的教化。

中国乡村陷落于乡绅消亡 ——农村精神家园崩塌的忧患


乡绅群体的消失,使乡村失去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人,失去了文化领袖和灵魂,没有了指导和提升文化教育的导师,乡村的凝聚力也随之消失。加之城乡教育资源配制的巨大反差,加剧了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速度与规模,使农村开始变成文化荒漠。村落中的暴发户和农民中的精明能干者,或在大城市购买豪宅,安置子女户籍入城,享受京沪人口升学的优惠政策;或靠经商或其它谋生手段,定居城市,虽无城市人的合法身份,而为了子女接受良好教育,也艰难地过起了城市生活。还有一批农民工,望子成龙的切切之心迫使自己蜗居城市,为孩子离乡上学赚取费用。于是大批“空心村”出现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第一要素的人都没了,何谈文化?

华夏是农业古国,中国文化是以农业文明为基础的。农业文明的根在乡村。植根于乡土的中国文化之树,“叶”不归根,根上的“水土”又大量流失,这棵大树面临的不仅仅是凋败,而是枯死!这便是农村凋敝的根本原因。然而更令人担忧的是乡村失去“灵魂”之后,八亿农民开始离开土地,变为流民,游荡入城。城乡人口的单向流动,违背了“天道循环”的自然法则,其结果会如何呢?田园荒芜,家园颓败成为必然。中国农村到了可以不需要精神家园吗?

乡间主导作用的正面教化在快速消失,而不受抑制的人性中丑恶一面却在生长蔓延,加上改革开放门户洞开,西方的、城市的文化糟粕和精神泥沙如水银泻地,迅速浸淫农村,农村的德行规矩必然出现断崖式的崩塌。

“解甲归田”“叶落归根”的传统价值观被彻底抛弃,长期的城市生活,使他们失了“根”的记忆;工业文明追求效益与利益的观念,冲刷了传统学人曾有的文化使命与社会担当精神;安坐电视机前关注“养生堂”栏目,变成了他们的新常态。而殊不知他们的选择,比之自己曾经批判过的“封建士大夫”,显得是多么卑微!于此,我们不得不礼敬中国传统的乡绅,磬折于他们“归根”的壮举与高尚精神!

中国乡村陷落于乡绅消亡 ——农村精神家园崩塌的忧患


“叶落归根”,归根则成肥料,不归根则成垃圾。古代士绅不愿意作不归之叶,被人作为垃圾扫掉,而是要化为肥料,让生养自己的大树长得更茂盛。他们明白,自己尽管到垂暮之年,不能再有大作为,但只要身影出现在乡土上,那曾经有过的荣耀就会发出光芒,激励一代新人茁壮成长!他们的价值已不在庙堂,而在乡土!

如今,乡绅的身影连同田园牧歌的乡村永远逝去了,呜呼哀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