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瓷器白如玉 薄如紙 聲如磬 1300多年燒製工藝幾近失傳

在河北有一種瓷器,是北宋六大窯系之一,它就是定窯。定瓷本是民窯,在北宋中後期開始燒造宮廷用瓷。創燒於唐,盛於北宋,元朝時被毀於戰亂,定瓷燒製工藝也幾近失傳,留給後人的除了分佈在保定曲陽定瓷遺址上的13個“土包”和散落滿地的潔白瓷片,再無其他。

這種瓷器白如玉 薄如紙 聲如磬  1300多年燒製工藝幾近失傳

《唇》

就是散落的瓷片和荒涼的定窯舊址,在30餘載的歲月裡,陳文增同藺佔獻、和煥等人歷經艱辛,克服種種困難,沉迷於定瓷研究,最終讓淡出人們視野八百餘年的定瓷重現異彩,實現了定瓷的“涅槃重生”。

這種瓷器白如玉 薄如紙 聲如磬  1300多年燒製工藝幾近失傳

《荷衣》

定瓷之美在於其胎質堅密細膩,線條明快流暢,釉色白潤空靈,造型端莊典雅,“白如玉,薄如紙,聲如磬”九個字,不僅道出了定瓷的品質,更詮釋了其“君子品格”。定瓷藝術在外型上簡潔端莊,色澤中純潔素美,韻味裡空靈淡泊,通過這些藝術符號,向觀者展演我國傳統文化的審美境界和藝術哲思。

這種瓷器白如玉 薄如紙 聲如磬  1300多年燒製工藝幾近失傳

《定窯刻花瓶·石榴花開》

定瓷不像景德鎮陶瓷一般華美多姿,也沒有鈞瓷的繽紛絢麗。純白如玉質無暇,溫潤靈動,不追求華麗,以單純的氣韻取勝。定瓷釉色牙白,光澤溫潤,刻花自然流露,以簡潔、端莊、秀麗、灑脫之美取勝,以空靈、素樸、淡泊和含蓄示人,讓觀者從中感悟傳統的人文哲理和審美境界,從而體現出華夏民族“謙謙君子”的高貴品格。

這種瓷器白如玉 薄如紙 聲如磬  1300多年燒製工藝幾近失傳

《菱口刻花洗》

定瓷再次現世,離不開陳文增、藺佔獻、和煥三位大師的辛勤付出,他們傳授技藝的同時,更側重培養弟子的學養,使每一位弟子的作品呈現出特有氣質。陳文增瀟灑奔逸的刻花,藺佔獻自然天成的窯變、和煥酣暢淋漓的剔花,龐永輝節奏明快的跳刀,韓慶芳嚴謹細膩的印花。每一位定瓷藝術大師都身懷絕技,為定瓷的發揚創新平添了更多可能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