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天曼引種鐵皮石斛----在綠水青山中尋金覓銀

寶天曼引種鐵皮石斛----在綠水青山中尋金覓銀


為踐行“綠色發展”理念,保護擴繁和開發利用珍稀瀕危植物,內鄉寶天曼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在葛條爬保護站再一次嘗試開展鐵皮石斛種植項目,探索在綠水青山中尋金覓銀。

該項目投資10餘萬元,建成了佔地180平方米的高質量鋼構遮陽溫棚,從河南農科院石斛種植基地引進了鐵皮石斛6000株,種植15個苗床。石斛是氣生根系、一種喜陰涼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要求根部通透性好,陽光不能直射等生物學特性,寶管局這次種植採用苗床、天然上水石栽種、陶瓷花盆覆蓋碎河卵石加松皮木屑等方法,溫棚內水池上水石88個和花盆120盆,以分株繁殖為主,選擇3年生色澤嫩綠、萌發多、根系發達、無病蟲害的植株作種株,剪去過長的鬚根,將株叢切開,分成小叢,每叢有5~7根帶葉莖株,進行栽種。

石斛,是蘭科石斛屬植物,我國有70多種,產於秦嶺以南各省區,尤以西南與臺灣最多,目前屬霍山鐵皮石斛最為出名,因其莖色澤金黃,形狀如釵故稱金釵。千古一仙草,石斛有奇效,《本草綱目》、《神農百草經》中均有詳細記載;生嚼之,肉黏味甘,味特耐久,泡茶一月之內其味不減,具有滋陰潤肺、養胃生津,補五臟虛勞,抗疲勞,抗菌防癌,延緩衰老的功效。金釵因功效奇特,市場奇缺,素有“千金草,軟黃金”之稱,具有神藥之譽,為中國古代九大仙草(人參、雪蓮、首烏、靈芝、冬蟲夏草等)之首。

目前種苗管理科學,長勢良好,一年即可成熟採摘。若種植嘗試成功,寶天曼管理局將向其他3個保護站推廣,不僅能使石斛資源在寶天曼保護區得到更好的保護繁育,又能使廣大職工學習和掌握石斛的種植技術,同時可以為保護區周邊社區夏館、七里坪兩個鄉鎮11個行政村6000餘居民,發展石斛種植搞活林下經濟起到示範帶動作用,為社區村民脫貧攻堅、致富發展提升經濟,謀到一個既能保護生態又可持續發展的創新產業致富路。(於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