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衣之下》的袁今夏來自六扇門,那它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組織?

最近在熱播的《錦衣之下》可以說引起了大家的廣泛討論,槽點與驚喜齊飛,槽點在於由於經費限制,劇中出現了許多五毛錢的特效,但是同樣也有驚喜,那就是各位演員的專業態度和演技都在線,可以說瑕不掩瑜,獲得了廣大觀眾的一致好評。該劇的時間背景是明朝嘉靖年間,以查案和黨爭為主線敘述了兩位主人公的命運糾葛。

《錦衣之下》的袁今夏來自六扇門,那它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組織?

男主陸繹就職於北鎮撫司,是一名錦衣衛,而女主袁今夏就職於六扇門,是一個女捕快。說到這裡其實很多人就有一個疑問了,錦衣衛是皇帝的爪牙,是明朝時期皇帝維護皇權的重要機構這一點大家基本都清楚,但這個“六扇門”怎麼聽著這麼耳熟呢?和溫瑞安的《四大名捕》當中的六扇門是同一個地方嗎?

《錦衣之下》的袁今夏來自六扇門,那它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組織?

這裡就不得不說一下這個問題了,其實六扇門這個稱呼並不是用來單獨指代一個機構,在歷史上的確也存在六扇門的說法,但是絕不是像小說和電視劇中所說的是一個單獨的刑事機構或者說是特務機構,而是對於整個朝廷司法機構的一種統一稱呼。而古代大統一的朝代,負責刑獄和監察的部門一般都有三個,三個相互獨立卻又有機統一。

《錦衣之下》的袁今夏來自六扇門,那它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組織?

就拿唐朝來說吧,唐朝的三大司法機構有大理寺、刑部、和御史臺。從相應的職責來看的話,大理寺主管國都的案件,行使中央司法審判權,審理中央百官與京師徒刑以上案件,並且對刑部案件的判決具有複核權;刑部則同時負責地方和國都的案件;御史臺則是皇帝專門用來監察百官的機構,有權監督大理寺和刑部的審判工作,是皇帝的耳目。

宋朝時期,北宋趙匡胤結束了五代十國的亂局,他基本上繼承了唐朝的政治制度,因為宋承唐制,所以三法司基本沒有變化。

《錦衣之下》的袁今夏來自六扇門,那它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組織?

到了明朝的時候起了變化,三大司法機構變成了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改變了唐宋時期大理寺、刑部、御史臺的體系。而從職責上來說的話,刑部更加註重對地方的控制,而都察院內容縮小為會審及審理官吏犯罪案件,而不再著重於負責地方各級法律執行情況的監察。可以說,這樣的調整的目也是和明朝當時的政治制度有關係,有利於提高皇權。

《錦衣之下》的袁今夏來自六扇門,那它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組織?

所以,其實六扇門並不特指一個獨立的部門,而是對於三法司的一個統稱,三法司主管天下刑獄和監察。由此看來,《錦衣之下》當中的袁今夏,很有可能就是在大理寺、刑部或者都察院當中的某個部門任職,由於劇中她被稱為捕快,所以她在刑部任職的可能性最大。


《錦衣之下》的袁今夏來自六扇門,那它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組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