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之下》的袁今夏来自六扇门,那它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

最近在热播的《锦衣之下》可以说引起了大家的广泛讨论,槽点与惊喜齐飞,槽点在于由于经费限制,剧中出现了许多五毛钱的特效,但是同样也有惊喜,那就是各位演员的专业态度和演技都在线,可以说瑕不掩瑜,获得了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该剧的时间背景是明朝嘉靖年间,以查案和党争为主线叙述了两位主人公的命运纠葛。

《锦衣之下》的袁今夏来自六扇门,那它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

男主陆绎就职于北镇抚司,是一名锦衣卫,而女主袁今夏就职于六扇门,是一个女捕快。说到这里其实很多人就有一个疑问了,锦衣卫是皇帝的爪牙,是明朝时期皇帝维护皇权的重要机构这一点大家基本都清楚,但这个“六扇门”怎么听着这么耳熟呢?和温瑞安的《四大名捕》当中的六扇门是同一个地方吗?

《锦衣之下》的袁今夏来自六扇门,那它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

这里就不得不说一下这个问题了,其实六扇门这个称呼并不是用来单独指代一个机构,在历史上的确也存在六扇门的说法,但是绝不是像小说和电视剧中所说的是一个单独的刑事机构或者说是特务机构,而是对于整个朝廷司法机构的一种统一称呼。而古代大统一的朝代,负责刑狱和监察的部门一般都有三个,三个相互独立却又有机统一。

《锦衣之下》的袁今夏来自六扇门,那它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

就拿唐朝来说吧,唐朝的三大司法机构有大理寺、刑部、和御史台。从相应的职责来看的话,大理寺主管国都的案件,行使中央司法审判权,审理中央百官与京师徒刑以上案件,并且对刑部案件的判决具有复核权;刑部则同时负责地方和国都的案件;御史台则是皇帝专门用来监察百官的机构,有权监督大理寺和刑部的审判工作,是皇帝的耳目。

宋朝时期,北宋赵匡胤结束了五代十国的乱局,他基本上继承了唐朝的政治制度,因为宋承唐制,所以三法司基本没有变化。

《锦衣之下》的袁今夏来自六扇门,那它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

到了明朝的时候起了变化,三大司法机构变成了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改变了唐宋时期大理寺、刑部、御史台的体系。而从职责上来说的话,刑部更加注重对地方的控制,而都察院内容缩小为会审及审理官吏犯罪案件,而不再着重于负责地方各级法律执行情况的监察。可以说,这样的调整的目也是和明朝当时的政治制度有关系,有利于提高皇权。

《锦衣之下》的袁今夏来自六扇门,那它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

所以,其实六扇门并不特指一个独立的部门,而是对于三法司的一个统称,三法司主管天下刑狱和监察。由此看来,《锦衣之下》当中的袁今夏,很有可能就是在大理寺、刑部或者都察院当中的某个部门任职,由于剧中她被称为捕快,所以她在刑部任职的可能性最大。


《锦衣之下》的袁今夏来自六扇门,那它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