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壽宮:古老南昌的"清明上河圖"

萬壽宮:古老南昌的

每個城市都有屬於自己的記憶,每個城市的記憶,總要附著在某個地方。青石板路、木製樓房、雕欄花窗……南昌萬壽宮,是一個有著濃郁歷史記憶的地方,這裡是古往今來多少南昌人的情結所在,也是最能展示南昌商貿文化、移民文化和市井文化的特色街區之一。

鐵柱萬壽宮、翠花街、醋巷……彷彿一幅“清明上河圖”,向世人不斷描述著歷史文化名城南昌的過去。而這些,都是我們彌足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也是南昌的城市魅力所在。

利瑪竇把萬壽宮風情傳到歐洲

萬壽宮:古老南昌的

南昌古城曾有“七門九洲十八坡”的說法,七門是指老南昌的七個城門。其中,廣潤門位於今天的船山路棋盤街、直衝巷交叉處。根據《南昌方誌》記載,廣潤門又稱廣貨門,說的是進出此門的貨物種類有很多。這裡錢、鹽、糧、“五洋”商店毗連雲集,百貨、布紗、顏料批發商號大多集中在離城門不遠的棉花市、帶子巷、塘塍上一帶,古老的鐵柱萬壽宮亦在其附近,因其熱鬧繁盛,素有“推進湧出廣貨門”“千船萬帆廣潤門”之稱。

南昌的歷史文化底蘊非常深厚,擁有豐富的歷史文化遺存和古街古巷,以南昌萬壽宮一帶的街區最為典型。如翠花街、羅帛市、胡琴街、棉花市、帶子巷、米市街、油巷、醋巷、籮巷、柴巷、煤炭坡、炭巷等,不一而足。 可以說,南昌萬壽宮街區是“老南昌”風貌保護最為完整的街區。 南昌市民俗博物館館長、江西省中國民俗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梅聯華告訴記者,從宋代開始,南昌商業經濟逐漸繁榮,帶動了這片商貿經濟的發展。在清代《萬壽宮通志》一書中,有一張清代同治年間重修萬壽宮的全景圖。從佈局圖上可以看到萬壽宮的整個佈局非常合理,讓人參觀的時候,能夠順著一條遊覽路線一覽無餘。

自《馬可·波羅遊記》風行歐洲後,整個西方開始了尋找中國的征程。1595年4月的一天,南昌萬壽宮內一陣騷動。擁擠的人群中,一個高鼻樑、藍眼睛、黃頭髮的大個男子,在人群中顯得手足無措,這位“天外來客”便是後來享譽世界的利瑪竇。這是歷史投射於南昌的一道短促卻悠長的光亮異彩,亦是南昌報以歷史的一串驚喜。

利瑪竇遠涉重洋,遍遊中國的許多城市,其中包括南昌。南昌的美麗繁榮人文薈萃令他流連忘返,讓他在南昌的棉花市等地居住了3年。其時,南昌以米市著稱全國,與國內幾乎所有省區均有固定的糧食供銷關係。經南昌輸入全國的江西糧米,幾可左右時局。而以南昌為活動中心的江西“江右商幫”,更是影響全國。利瑪竇的一系列札記、書信,亦道出了晚明南昌城市的壯闊風貌。在他與親友的書信中曾寫道:“(南昌)較廣州更漂亮、更高尚,……房舍美觀,街道廣寬又直。”“(南昌)在人口與房屋方面數字也龐大,尤其文人、貴族與秀麗方面也首屈一指,這是我早嚮往參觀的城市。”“它的面積以我的看法,較翡冷翠(即意大利佛羅倫薩)大兩倍。” “南昌既寬敞又整潔的街道,牌坊雕得十分精緻,比比皆是……”

倘若說,是正在萌芽的商品經濟與多元思想並生的社會格局,讓利瑪竇得以登陸中國。那麼,正是商品經濟與文人社會均領先全國的南昌,才能以海納百川的大胸襟,接納利瑪竇,並影響著全國,也藉此讓南昌萬壽宮的名氣在利瑪竇的描寫下傳到了歐洲。

曾是南昌商圈最繁華之地

萬壽宮:古老南昌的

街區商業是萬壽宮街區漫長歲月中濃墨重彩的一筆。過去,南昌商界曾流行一句很有名的話,“他省他縣建會館、南昌只認萬壽宮”,由此可見,萬壽宮在南昌的獨特地位和深遠影響。新中國成立後,萬壽宮街區依然是南昌商圈最繁華的地方。這片街區包括翠花街、合同巷、萬壽宮巷、棋盤街、翹步街、籮巷、醋巷、直衝街等十幾條街巷。“上世紀初,萬壽宮一帶成為南昌最早的旺鋪街區,瓷器、夏布、絲綢、香料、海產品在這裡進出,是當時南昌最大的商業交易市場。就拿翠花街來說,當時被稱作‘貿易街’,整個半邊街面全是金銀首飾店,算來也有二十幾家。萬壽宮街區內留存的拱門牌坊上‘金城’二字表示金銀首飾、黃金珠寶買賣都在這個地方進行,是當時南昌最大的商業交易市場。”梅聯華表示,這翠花街和城隍廟一樣,多少年來,所經營的各種日用小商品,和人們生活勞動息息相關,它把南昌人民的歡樂、喜悅和嗜好,全融合在一起。而合同巷,北接中山路、南通翠花街,從街道名稱人們就不難讀出它與舊時南昌商業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繫。為專營竹器製品而得名的籮巷、專門製售老醋而得名的醋巷,專門買賣漁具土布的棋盤街,專門買賣小菜和土特產的直衝巷,這些帶有舊時南昌深深商業痕跡的老街老巷,都在老南昌人心中留有難忘的記憶。在梅聯華看來,萬壽宮街區這片商圈,變化的是建築,不變的卻是南昌人的生活煙火氣。 經過數百年的沉澱,這個古老的街區已成為老南昌精神氣質的一種象徵。

青灰色的磚瓦,斑駁的外壁,向外呈“八”字的凹式大門,光滑的青石條門檻,勾角鏤花的木刻外簷……繁榮的商業聚集,使得萬壽宮街區成為當年南昌乃至全省富戶雲集的居住地。

萬壽宮街區沿街建築大多建於上世紀初期,為中西合璧式風格,建築多為二至三層,受當時西方建築理念的影響,臨街兩邊都建有向外突出的木製平臺,俗稱騎樓,騎樓陽臺的窗頂多為卷拱結構,卷拱外沿及窗柱頂端都有木雕,線條流暢、工藝精美。 梅聯華介紹:“過去街區中的房子都是騎樓,下面是店面,上面是住家。騎樓既是道路向兩側的擴展,又是鋪面向外部的延伸,人們行走在騎樓下,既可遮風擋雨,又可躲避烈日;騎樓的方形柱子粗重厚大,頗有古羅馬建築的風格。”

萬壽宮文化融入南昌城市精神

萬壽宮:古老南昌的

南昌萬壽宮作為“遍中國十八省”上千所會館“萬壽宮”的總部,“祖庭”地位愈顯突出。 在貴州石阡萬壽宮就有一副對聯:“從南撫臨瑞吉以來遊翠五府人才於茲為盛,合生旦淨末醜而作戲少一個角色便不足觀 ”,上聯中的南、撫、臨、瑞、吉指的就是江西的五個府:南昌、撫州、臨川、瑞州、吉安。萬壽宮作為江西移民文化的一大象徵,由江西商人供鄉親往來中轉、歇息、聚集的場所,發展到世界各地逐漸形成了“江西會館”的性質,它是江西商人的會館,更是江西移民史真實的寫證。

萬壽宮作為贛商的標誌性建築,其建築本身顯示了贛商昔日的輝煌,更蘊含了豐富的文化內涵,它是當地的標誌性建築,所處地段、碼頭都在重要的地理位置上。全國許多座萬壽宮,儘管在建築規模、建築風格上不盡相同,但都包含了非常多的江西文化元素,如湖南湘潭萬壽宮牌樓上就有“景德鎮壽”字的青花瓷,同時又與當地的建築特色融為一體,相得益彰,形成了獨特的建築風格。可以說,遍佈各地宏偉壯觀的萬壽宮已成為最引人矚目的江右商幫及贛人的人文地標式的建築。 南昌萬壽宮是江西的文化名片,是南昌的城市符號,是江西打造文化強省的重要載體之一。

2007年,“萬壽宮文化”入選為江西省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事實上,在南昌綿延千年的萬壽宮文化,不僅僅是一份文化遺產,更是一種城市精神。歷史賦予南昌的諸多無形與有形的文化遺產共同構成了“萬壽宮文化”的重要內容。梅聯華認為,圍繞萬壽宮所衍發的移民、商貿、旅遊、古建、信仰、情緣(鄉緣、親緣、地緣)等等博大精深的人文精神, 傳承保護“萬壽宮文化”,具有重要的歷史和現實意義。

在他看來,萬壽宮文化其實包含了“忠孝兩全”的精神文化、“兼容幷蓄”的建築文化、“勇闖天涯”的移民文化和“相幫相助”的商幫文化。生性聰穎、治病救人、為官清廉的許遜受到百姓的愛戴。許遜倡導的“誠信”、“濟民”精神,統領江右商幫,成為當時全國贛人商業網絡的精神內核。遍佈全國的萬壽宮,成為容納海內外贛人共同信仰和鄉情的精神家園。可以說,萬壽宮文化既是屬於南昌,又是屬於江西,同時也是海內外江西移民的精神家園。因此,萬壽宮文化與“誠信圖強、大氣開放”的南昌城市精神有著一脈相承的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