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澆築的8大缺陷及處理方法(二)

混凝土澆築指的是將混凝土澆築入模直至塑化的過程,而在這個過程中卻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下面就是聯匯建材針對混凝土澆築過程中經常出現的一些典型缺陷問題提出的相應解決措施。


五 混凝土出現縫隙、夾層

通病現象:

混凝土內成層存在水平或垂直的鬆散混凝土。

產生原因:

◆ 施工縫或變形縫未經接縫處理,未清除表面水泥薄膜和鬆動石子,未除去軟弱混凝土層並充分溼潤就灌築混凝土;

◆ 施工縫處鋸屑、泥土、磚塊等雜物未清除或未清除乾淨;

◆ 混凝土澆灌高度過大,未設串筒、溜槽、造成混凝土離析;

◆ 底層交接處未灌接縫砂漿層,接縫處混凝土未很好振搗 。

混凝土澆築的8大缺陷及處理方法(二)

防治措施:

◆ 認真按要求處理施工縫及變形縫表面;

◆ 接縫處鋸屑、泥土磚塊等雜物清理乾淨並洗淨;

◆ 混凝土澆灌高度大於2m設串筒或溜槽;

◆ 接縫處澆灌前先澆50 ~100mm厚原配合比無石子砂漿,或100~150mm厚減半石子混凝土,以利結合良好,並加強接縫處混凝土的振搗密實。

處理方法:

◆ 縫隙夾層不深時,可將鬆散混凝土鑿去,洗刷乾淨後,用1:2或1:2.5水泥砂漿強力填嵌密實;

◆ 縫隙夾層較深時,清除鬆散部分和內部夾雜物,用壓力水沖洗乾淨後支模,強力灌細石混凝土或將表面封閉後進行壓漿處理。


六 混凝土強度不夠,均質性差

通病現象:

同批混凝土試塊的抗壓強度平均值低於設計要求強度等級。

產生原因:

◆ 水泥過期或受潮,活性降低,砂、石集料級配不好,空隙大,含泥量大,雜物多。外加劑使用不當,摻量不準確 ;

◆ 混凝土配合比不當,計量不準。施工中隨意加水,使水灰比增大;

◆ 混凝土加料順序顛倒,攪拌時間不夠,拌和不勻;

◆ 冬期施工,拆模過早或早期受凍;

◆ 混凝土試塊製作未振搗密實,養護管理不善,或養護條件不符合要求,在同條件養護時,早期脫水或受外力砸壞。

混凝土澆築的8大缺陷及處理方法(二)

防治措施:

◆ 水泥有出廠合格證,新鮮無結塊,過期水泥經試驗合格才用;

◆ 砂、石子粒徑、級配、含泥量等符合要求;

◆ 嚴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保證計量準確;

◆ 混凝土按順序拌制,保證攪拌時間和拌勻;

◆ 防止混凝土早期受凍,冬期施工用普通水泥配製混凝土強度達到30%以上,礦渣水泥配製的混凝土強度達到40%以上。按施工規定要求認真製作混凝土試塊,並加強對試塊的管理和養護。

處理方法:

當混凝土強度偏低,可用非破損方法(如回彈儀法、超聲波法)來測定結構混凝土實際強度,如仍不能滿足要求,可按實際強度校核結構的安全度,研究處理方案,採取相加固或補強措施。


七 混凝土缺稜掉角

通病現象:

梁、板、柱、牆及洞口直角處,混凝土局部掉落,不規整,稜角有缺陷。

產生原因:

◆ 木模板在澆築混凝土前未溼潤或溼潤不夠,澆築後混凝土養護不好,稜角處混凝土的水分被模板大量吸收,致使混凝土水化不好,強度降低,拆模時稜角被粘掉;

◆ 常溫施工時,過早拆除側面非承重模板;

◆ 拆模時受外力作用或重物撞擊,或保護不好,稜角被碰掉,造成缺稜掉角。

混凝土澆築的8大缺陷及處理方法(二)

防治措施:

◆ 木模板在澆築混凝土前充分溼潤,混凝土澆築後認真澆水養護;

◆ 拆除側面非承重模板時,混凝土具有1. 2MPa以上強度;

◆ 拆模時注意保護稜角,避免用力過猛過急;

◆ 吊運模板,防止撞擊稜角;

◆ 運輸時,將成品陽角用草袋等材料保護好,以免碰損。

處理方法:

◆ 缺稜掉角較小時,用鋼絲刷刷淨,清水沖刷充分溼潤後,用1:2的水泥砂漿抹補齊正;

◆ 對較大缺角,將不實的混凝土和突出的骨料顆粒鑿除,用水沖刷乾淨溼透,然後支模用高一等級的微膨脹細石混凝土補好,並認真養護。


八 混凝土脹膜、爆膜

通病現象:

混凝土澆築振搗過程中模板鼓出、偏移、爆裂甚至坍塌。

產生原因:

◆ 模板側向支撐剛度不夠,模板太薄強度不足,夾擋支撐不牢固;

◆ 採用大流動泵送混凝土時,一次性澆築過高、過快;

混凝土澆築的8大缺陷及處理方法(二)

防治措施:

模板計算時除按公式計算以外,要根據具體情況加以調整,因為模板計算不確定因素很多,如混凝土坍落度、溫度、澆灌速度、振搗方法等,計算時要全面考慮;

螺栓方面,螺栓破斷多發生在螺帽脫落。如一個螺栓的螺帽脫落失效,導致周邊的螺栓受力加大以致破斷,依次影響更多的螺栓,從而發生整體爆模,這樣的情況可採用雙螺母,或建議生產帶銷子的螺栓防止螺帽脫落;

◆ 由於混凝土側壓力是呈倒三角形分佈,拉桿要按照下密上疏的原則來設置,以緩解模板拉桿數量不足的問題;

◆ 模板支撐的穩固方面,重點檢查受力杆件和縱向支撐的穩固性;

◆ 澆搗混凝土時,要求均勻對稱下料

嚴格控制澆灌高度,特別是門窗洞口模板兩側,既要保證混凝土振搗密實,又要防止過分振搗引起模板變形;

◆ 採用木模板、膠合板模板施工時,驗收合格後要及時澆築,防止曝曬雨淋發生變形。重複使用的木模板必須嚴格檢查修復;

◆ 嚴格要求操作人員控制混凝土振搗的插入深度,不得過深。已振搗的部位不得再次插入振動捧振搗,避免爆模現象產生。

處理方法:

◆ 將偏差處打鑿乾淨,用清水沖洗,並充分溼潤,用與原配合比相同配比的水泥砂漿修補齊正。打鑿時不得隨意切斷鋼筋,如必須切斷,必須報告工程部、技術部、質保部,等有關部門研究後再根據方案進行切斷處理,並認真養護。

◆ 如混凝土澆築過程中遇到脹模、爆模等現象,須立即停止該部位的澆築,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立即搶修加固或根據方案設計要求重新支模。並重新驗收合格之後方可繼續澆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