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大忙人的高效阅读课》:不一样的思路,带来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高手总会慢慢总结出自己的阅读方法,彭小六通过阅读,总结出属于他的了“洋葱阅读法”;赵周的《这样读书就够了》里,分享了便签阅读法;成甲的新书《好好思考》里分享的查字典法、关键词法和思想地图法。每一种阅读方法,有所不同,但都有阅读经典之作《如何阅读一本书》的影子在。李源的《给大忙人的高效阅读课》中总结出的“五位一体法”,在阅读方法上,给人打开了新的思路,有种眼前一亮的感觉。

《给大忙人的高效阅读课》:不一样的思路,带来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李源,《罗辑思维》最早的知识策划人,虽然被称为“读书怪才”和“大佬背后的知识大秘”,但他自己更喜欢“读书人李源”。《给大忙人的高效阅读课》中,李源分享了自己的阅读方法,通过五位一体法了解作者的信息,快速读懂一本书。

李源在《给大忙人的高效阅读课》中,将五位一体法分成两部分:

  1. 作者
  2. 知识点延伸

这是一张李源画出的五位一体法

《给大忙人的高效阅读课》:不一样的思路,带来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作者

关于作者部分,李源在《给大忙人的高效阅读课》里分成三部分内容:

  1. 背景或师承关系
  2. 队友和弟子
  3. 对手

像我以前看书,了解作者,顶多就是看书角中“作者简介”,真的开始查找作者信息之后,对于作者的了解,是件挺有意思的事。比如我最近在看孙瑞雪老师的书,百度上查到的资料是教育家,孙瑞雪老师经过20年的实践,总结出自己的思想与理论体系。在她的著作中,多次提到蒙台梭利,那么蒙台梭利就是她的师承关系。

队友,就是拥有同样育儿理念的人,蒙台梭利,爱和自由,比如心理学家李雪,她的作品中贯彻的主题是爱和自由。比如巴学园的李跃儿,也是蒙台梭利的实践者。

《给大忙人的高效阅读课》:不一样的思路,带来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而对手,可以理解为那些在育儿路上,所有坚守教条主义的家长和机构。

背景、队友和弟子以及对手,这三种信息一联系,对于作者的信息了解,就有了一种立体的感觉。

知识点

了解完作者之后,《给大忙人的高效阅读课》中,对于知识点主要有两点:

  1. 作者的核心论点
  2. 作者著作间的逻辑

每位作者,写书总有自己要说的观点,如果写了很多本书,那么每本书基本都会有联系。

核心论点

李源在《给大忙人的高效阅读课》中,总结出提炼核心论点有三种方法:可以从作者的写作目的、思考作者要解决的问题和找文眼入手。

1.写作目的

进入一个知识领域,李源认为只要读三个人的著作就可以了,分别是开创者、分歧者和综合者。 开创者很好理解,就是开宗立派的人;分歧者则是与开创者拥有不同理念的人,综合者汇总前面两者的思想框架。

开创者和分歧者的写作目的,是为了证明自己为什么是对的,李源在《给大忙人的高效阅读课》中分享了一套思维模型——严父与慈母。简单来说,严父思维注重个人奋斗,而慈母思维考虑的则是集体的利益。那么,分歧者一定会从对立面论证。综合者,则是去看“装不进去的证据”就好。

2.解决的问题

开创者,很好理解,主要解决所在领域没解决的问题;分歧者则是站在开创者的对立面,解决无法融合的问题;综合者提出新的说法,汇总开创者和分歧者思想,并且补充一些新的思路。

  • 开创者→领域未解决问题
  • 分歧者→无法融合的问题
  • 综合者→新说法

3.文眼

找文眼,李源总结出的三个小技巧:

  • 一是看作者在序或结论里提出的观点,再用自己的话总结出来;
  • 二是找作者在书中反复提到的故事,同样用自己的话总结;
  • 三看别人是怎么评论这本书的,思考别人提炼、总结的方式。

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分别看开创者、分歧者和综合者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找到整本书的文眼,做好这三件事,就可以了解作者的核心论点。

著作间的逻辑

如果一位作者写了很多本书,那么他的著作之间,是存在一定的逻辑的。而著作间的逻辑,说到底,也是查询作者的信息,这里需要去了解,作者写过著作的一些书评和采访。另外就是查清作者写作的时间脉络,从最后一本书开始读。

之前我看书的时候,喜欢一位作者,虽然会去找他所有的作品来看,但我看的方式,要么是最早一本,要么随机。最近看孙瑞雪老师的书,发现从最新的一本著作开始看,确实有一种“总览全局”的感觉。对于孙瑞雪老师的一系列书,理解起来更整体。

比如《起点》是孙瑞雪老师编著的最新一本,里面总结了孙瑞雪教育机构所有的教育理念和体系,看完这本,再去看《完整的成长》、《爱和自由》、《捕捉儿童敏感期》,思路清晰很多。

《给大忙人的高效阅读课》:不一样的思路,带来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这是我按照五位一体法,回顾查找孙瑞雪老师的信息,画出的图。

《给大忙人的高效阅读课》:不一样的思路,带来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五位一体的阅读方法,是以作者为中心,扩散开去的一种阅读方法。看起来寻找作者的信息,需要花费一些时间,但先了解作者的思想体系,再去读相应的著作,思路开放很多。

不过话说回来,别人总结的方法再多,也许并不适合自己,又或者你能创造出最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阅读令人快乐,而对的方法,能让快乐加倍。

对于阅读,李源始终保持着很好的心态,这种心态值得分享与学习:

对过去读过的书,得有一份尊重的态度,我们提炼其中的精华,让它成为自己的一部分;对还没有读过的书,得有一份开放的心态,始终怀有一颗好奇之心;对于当下正在读的书,得有一份专注的精神,心无旁骛投入其中。

祝所有爱阅读的人,能享受其中,并带来一些改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