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也不會迴歸的故土-海參崴-中國人永遠的痛

海參崴自唐、遼、金起,就是中國先民居住地,元時稱為永明城,清時該地被劃為吉林將軍的領地。1856年清政府和俄羅斯簽訂了不平等的《璦琿條約》,規定包括海參崴的烏蘇里江以東地區為清俄共管。4年後的第二次鴉片戰爭後,俄國又與清政府簽訂了不平等的《中俄北京條約》,規定中俄東段邊界以黑龍江、烏蘇里江為界,黑龍江以北、烏蘇里江以東劃歸俄國。

永遠也不會迴歸的故土-海參崴-中國人永遠的痛


東北三省是一片美麗富饒的土地。作為"共和國長子"的東北,為新中國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其成就不僅僅為東北人民的驕傲,更是全國人民的驕傲。然而,在東北這頂東北亞的"王冠"上,卻有著一個另中國人民遺憾良久的"汙點",這就是中國船隻的出海權問題……

如果腐敗的晚清政府不簽訂《愛琿條約》、《北京條約》,包括海參崴在內的4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及黑龍江以北的60多萬平方公里的大好河山也不至於落入沙俄之手,從此中國失去了東北唯一的出海口,徹底變為了內陸省,可是歷史卻沒有假如……

1862年沙俄正式將海參崴改為"符拉迪沃斯託克",意思是"征服東方",這個侮辱性的稱呼是老毛子給的

然而中國人依然叫海參崴,這個名字來自古老的肅慎(滿洲)原住民的語言,意思是"海邊漁村"或"海邊的曬網場",清朝時期闖關東的河北、山東人把這裡叫做"崴子"以為當地盛產海參,固稱"海參崴"。

這個親切的名字是我們的祖先留下的,怎能忘記。目前海參崴有大約70萬人口,其中2萬多中國人在此經商、耕種土地,它是俄羅斯遠東第一大城市,也是西伯利亞大鐵路的終點,太平洋艦隊所在地,日本海的出海口,遠東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地理位置相當重要……

永遠也不會迴歸的故土-海參崴-中國人永遠的痛

  曾經的大清國版圖,是如此的幅員遼闊,現在只有感嘆的份了

永遠也不會迴歸的故土-海參崴-中國人永遠的痛

1919年和1920年列寧曾兩次發表對華宣言,宣佈廢除沙俄與中國簽訂的一切不平等條約,歸還所有中國失地。但這只是俄國的緩兵之計,中國最終未能收回任何領土。

1991年蘇聯解體的時候是百年來俄國最虛弱的時候,那麼,當時中國為什麼沒能收回海參崴呢?

一,海參崴太重要。

俄國的亞洲領土雖然面積很大,但是多數地區並不適合人類居住。海參崴是俄國遠東地區最大的城市,西伯利亞大鐵路的終點,是天然良港、軍事重鎮和俄國太平洋地區的門戶。

毫不誇張的說,海參崴是俄國遠東的精華所在和最重要的城市。一旦失去海參崴,俄國遼闊的西伯利亞和遠東領土的價值將大打折扣,近乎無用。所以海參崴就是俄國的命根子,俄國在任何情況下都絕不會容忍失去海參崴。

二,人口因素。

歷史上海參崴曾長期是中國城市,本來有很多中國居民,即使在割讓給俄國幾十年後,海參崴依然有很多中國人。但是在20世紀30年代,“九一八”事變和“七七事變”爆發後,蘇聯就逐步有目的的把海參崴的中國人趕走或者屠殺。

二戰後的海參崴已經基本沒有中國人,全是從俄國各地遷徙而來的白人,不利於中國人收回故土。

三,軍事實力。

蘇聯解體時雖然是俄國最虛弱的時候,但當時的中國更弱,尤其是在軍事方面。俄羅斯作為蘇聯的繼承者,經濟依然比中國發達,工業發展水平也遠超過中國。

軍事方面,俄羅斯擁有世界最大的核武器庫,陸海軍都比中國先進至少一代。

在這種情況下,中國能趁蘇聯解體撈點經濟和科技好處就很不錯了,根本無法收回領土。

永遠也不會迴歸的故土-海參崴-中國人永遠的痛


四,國際社會方面。

二戰後,各國之間的領土基本已經穩固,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主題,任何國家再想武力奪取他國領土都會遭到國際社會的集體反對,代價很大。

蘇聯解體時,中國的國際處境也很微妙,所以中國不可能破壞和平的發展環境,去謀求收回領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