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臺微型計算機

中國第一臺微型計算機最早的臺式電腦長城203高級臺式電子計算機1974年產,當時沒有顯示器是由數碼管顯示打印機,記錄文字錄音機記錄聲音,做工巧妙複雜當時成產量小保存下來的極少機器保存完整已堪稱絕品.

中國第一臺微型計算機


中國第一臺微型計算機


中國第一臺微型計算機


中國第一臺微型計算機


長城203”臺式電子計算機能進行加、減、乘、除、開方等運算外,還能進行函數運算,有效數字是十位。加減運算時間小於0.46毫秒,乘除時間小於9.6毫秒。

中國第一臺微型計算機


所用電源是220伏,操作方便,易於維護。不僅能手工操作而且能通過編制程序來解決按站順編組列車等較複雜的問題,中國是世界上最早參與計算機研製的國家之一。

中國第一臺微型計算機


1974年6月7日,中科院數學所在“長城102機”的基礎上,研製成功長城203型臺式計算機,該機字長48位,每秒可做10000次浮點加減法。

中國第一臺微型計算機


中國第一臺微型計算機


內存為4x4096bit(位)的磁芯隨機存貯器RAM(相當於4K),其中有234個數據寄存器,能使用機器語言,採用鍵盤輸入,打字機輸出。

中國第一臺微型計算機


長城203機每臺售價高達4.5萬元人民幣,在南通計算機廠等單位投產後,銷往各科研院校。改革開放後,由於計劃經濟體制遭到嚴重摧毀,我國曆經30年時間建起的電子工業體系,在無法得到國家技術投資的情況下,全面土崩瓦解,僅靠少量軍工訂單苟延殘喘。

中國第一臺微型計算機


我國電腦研製工作在經歷了電子管——晶體管——小規模集成電路階段後嘎然而止,技術能力迅速被歐美國家甩開。1980年代後,進口洋電腦通過走私等途徑衝擊國內市場,佔據了壟斷地位。國內電子企業,最終淪落為外資企業的廉價代工廠,一直到今天都沒能爬起來。

中國第一臺微型計算機


2011年中國集成電路進口額,高達1702億美元,在中國進口商品中居第一位,貿易逆差高達1476億美元。第一臺微型計算機──“長城203”高級臺式電子計算機,近年計算機技術發展迅速,更新換代速度令人膛目。

中國第一臺微型計算機


中國第一臺微型計算機


中國第一臺微型計算機


中國第一臺微型計算機


中國第一臺微型計算機


中國第一臺微型計算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