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沉默,雞肋如斯為哪般?

文丨亦辛

作者簡介:80尾電影愛好者,非資深影迷,影評人。心靈畫手中的另類,有毒的二次元老司機。


就在隔壁家吒兒持續發力的時候,我們看到同期上映的港片大多是資質平平,始終沒能衝破瓶頸。


保持沉默,雞肋如斯為哪般?



但我本著期待港片成功破局的心態,還是想要試著來一次院線淘寶,於是一番思索之下,我相中了保持沉默。

這同樣是一部排片稀少的電影,如果再晚一兩天,可能就擦肩而過了。


說真的,我是衝卡司選擇的這部影片,靈氣周迅搭檔吳鎮宇、祖峰兩大實力派,這麼一套卡司看著就帶感,若運用得當故事富有深度,鐵定王炸。

保持沉默,雞肋如斯為哪般?

但事實證明,還是我想的有點多,當我坐在空蕩蕩的影廳中為自己的衝動買單之後,我選擇帶著沉默走出影院。

保持沉默,雞肋如斯為哪般?

深度缺失與法理背景的差異

影片講述歌星萬文芳在香港演出遭人刺殺,嫌犯是名年輕男子。

律師端木蘭(周迅飾)接手這個案子,在查案的過程中,發現擔任該案檢察官的正是自己的昔日戀人吳正為(吳鎮宇飾)。

同時,端木蘭在深入調查中發現這起案件疑點重重,於是她來到男孩家中尋求真相,由此,她開始陷入一系列兇手製造的麻煩中。

保持沉默,雞肋如斯為哪般?

如果要給這部影片的癥結做下總結的話,我想首當其衝應該是深度不足。

儘管本片所選擇的是律師和庭審交鋒,很巧妙的避開了套路成熟,卻暫時無法找到出路的刑偵視角。

律政題材犀利、冷酷的風格,搭配依靠假想以及回憶、插敘所打造的類羅生門效果。

原本還挺搶眼,但由於案件本身並不燒腦,從而在影片進度過半的時候隨著庭審的告一段落而草草收尾,這樣一來觀感上先輸一招,觀眾往往更需要一個扣人心絃的燒腦劇本。

保持沉默,雞肋如斯為哪般?

緊隨其後的問題,則是由於內港兩地陪審團制度不同所導致的缺乏同理心以及代入感,這一現實層面的問題實際上又給內地觀眾和影片增加了一條代溝。

外加故事的框架以及敘事的選擇,使得影片必須全力側重香港陪審團制度的還原,而不是像《十二公民》那樣相對討巧的虛化陪審團背景,還能從觀點上實實在在接一把地氣。

一番對比之下,本片的庭審戲看著頗有些形而上了(這也可能是我不懂香港法理理念吧)。

保持沉默,雞肋如斯為哪般?

如此一來結合小體量作品的篇幅來看,並非唯一重點的庭審戲除了吸睛不足之外,還有一點內傷的感覺。

保持沉默,雞肋如斯為哪般?

多元格局中的自我迷失和設定的紊亂

簡單刨了刨法理層面的問題後,再來看看本片的情感層面吧,說實話,我覺得周可導演的話劇執導功力是不錯的。

保持沉默,雞肋如斯為哪般?

庭審過程充滿話劇的觀感,戲劇性的預示感很強。

但這恰好是給案件設定的內傷上撒了把鹽,預示性過強導致原本針鋒相對的庭審好戲。

但這不僅沒能將兩位律師的人設做出進一步昇華,還讓案件審理落了一個非常平庸的收尾,和了一把差強人意的稀泥。

再說整個劇本給我的感受吧,它包容的元素著實不少,是我喜歡的多元雜糅類型。

法理、親情、愛情、倫理甚至人文,都包含其中,任意挑選1-2個作為主題詮釋好了,就能來個王炸,豈不美哉?

保持沉默,雞肋如斯為哪般?

但是太可惜了,從轉折生硬到元素的開發脫力等毛病基本犯全了。

我想這可能是導演野心大於把控能力(也可能是我對戲劇性有什麼誤會吧)。

具體來說就是導演誠然把案件、情感、倫理等元素做了串聯。

但做的都只是表面闡述,並沒有由表及裡深度剖析,加上結尾處的轉折生硬,演員的發揮稍欠說服力,結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故事的處理過碎和電影語言的表達不足,這背後包含的恐怕是從舞臺到光影間的距離和創作初衷的迷失。

我個人認為與其在混亂的概念中糾纏不清,還不如取捨一番,順著案件的核心去糅合相應的主要元素,分清主次也就不至於含混不清了。

保持沉默,雞肋如斯為哪般?

結語

設定上的太多弊病註定導致該片的疲軟,但不難看出其創作初衷的善意——原生家庭的缺失。

想想還是對周可導演的良苦用心挺感動的,希望周導能夠早日走出從舞臺到電影的困境吧。

保持沉默,雞肋如斯為哪般?

此番敗局已然註定,擱置了3年的片子,本已缺乏熱度,還要在上映週期內對抗吒兒和速激的共同擠壓,那恐怕是真的慘烈了。

想到這裡我還是保持沉默,帶著對香港電影的遐想期待破局之日的來臨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