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學致鬱,一種名為“期待”的毒藥滿滿蠶食著孩子們的心……

“我就是不想參加考試!”

——在我遇到過的孩子中,這是我聽到最多的話。

厭學致鬱,一種名為“期待”的毒藥滿滿蠶食著孩子們的心……

一位焦急無助的媽媽請我幫忙想辦法勸勸她的孩子。

從這位媽媽的口中得知:孩子經常出現晚上睡眠不好、頭疼、身體不舒服等症狀,總想請假不去上學。在家裡不愛說笑了,脾氣變得暴躁,經常心事重重的,甚至有點精神恍惚,帶她到醫院檢查,結果一切正常。

後來在朋友建議下帶她去看心理醫生,被診斷為抑鬱症,並進行了治療。這次轉校的目的就是想換個環境,希望她的病情能好轉。可現在這樣子,我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

厭學致鬱,一種名為“期待”的毒藥滿滿蠶食著孩子們的心……

瞭解到孩子的不幸遭遇後,我陷入了沉默和深思,心裡感到異常的沉重。

孩子教育中的每一個細節,都可能在不知不覺中傷害孩子的心靈,甚至影響孩子的一生。

青少年或大學生患上抑鬱症,與學習壓力及家庭環境有很大關係。

1. 期待過重,超出孩子的能力上限。

這可能是最常見的一種情況,家人對孩子的期待遠遠超過了孩子當下的能力範圍。 而這些期待中,多少又有一部分是父母或家庭的前輩們自己未能完成,而又心有不甘的:“一隻大鳥自己飛不遠,就在窩裡孵一隻小鳥,讓小鳥替ta去飛。”

厭學致鬱,一種名為“期待”的毒藥滿滿蠶食著孩子們的心……

這樣的孩子容易出現極端的表現,要麼心中一個執念:“我不能讓家人失望,我要努力”,默默努力,壓榨自己,甚至成為“耗竭綜合徵”(Burning-out Syndrome)患者;要麼可能是極度的反抗,父母越希望ta做什麼,ta越不順從,甚至不惜用抑鬱和拒學來保護自己。

2. 不同家人給孩子的期待相互衝突,孩子糾結。

有的家庭是另一種情況:爸爸給孩子一個期待,媽媽給孩子一個要求,結果兩者的期待彼此衝突。孩子夾在中間,不知道該聽誰的,左右為難。誰的殷切期待都不能不聽,但又都不能全聽。

厭學致鬱,一種名為“期待”的毒藥滿滿蠶食著孩子們的心……

3. 孩子沒有收到任何期待,迷茫。

看到這裡,可能有的父母會問“那是不是不給孩子任何期待或壓力就行了呢?”答案是:肯定不是。

有不少這樣的家庭:父母對孩子沒什麼具體的期待,也對孩子日常言行提不出什麼指導意見。孩子看似自由自在,但內心卻充滿了對未來的迷茫。

厭學致鬱,一種名為“期待”的毒藥滿滿蠶食著孩子們的心……

一些孩子甚至會覺得自己不被家人需要,自己不屬於這個家庭,像個外人。這種心情其實很容易理解,期待一方面意味著壓力,但同時也意味著給你期待的這個人和你的羈絆。

個體從小和家人的這種連接少了,長期當“空氣”,會慢慢變得“習慣”一個人,有的可能就成了當下大城市裡常見的“空巢青年”。他們每天的生活都是單位和住處兩點一線,看上去無慾無求,不需要和別人的連接,但許多可能是平日沒有體驗過被家人關注和需要的感覺。慢慢地,他們不敢對人際關係有所期待,也不知道如何與他人建立親密關係。

4. 家庭的期待和孩子自身發展意願矛盾

有的家庭裡,孩子的夢想和家人的期待大相徑庭。有的孩子會堅持己見,有的孩子則會為了父母的需要選擇妥協。但不管何種情況,孩子心裡的那份糾結都難以言說。

厭學致鬱,一種名為“期待”的毒藥滿滿蠶食著孩子們的心……

5. 孩子收到父母的期待,但沒有機會去實現它。

有的家庭,孩子從小被父母寄予厚望,但由於各種原因,卻沒有機會去將其付諸實踐,整個家庭內心的壓抑和煩悶可想而知。有一位抑鬱的女孩找過我,女孩的父母是老來得女,加上女孩從小體弱多病,父母一直把她當嬰兒般照顧。而女孩從小成績極其優秀,父母對她寄予厚望。

厭學致鬱,一種名為“期待”的毒藥滿滿蠶食著孩子們的心……

家長應主動與孩子溝通,給予他們真正意義上的關心和愛護,營造一個相對寬鬆、快樂的生活成長環境,培養他們面對成長、經受挫折的能力,不要給他們太多的思想壓力,當發現孩子出現焦慮的症狀時,應及時調節。

對於孩子的心理成長,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應該要多注意他們日常行為,積極開導,不要給他們施加太大的壓力,只有這樣,你的孩子才能有一個健康的心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