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诗人,为何喜欢“以汉喻唐”?-淡眉1969的回答-悟空问答

大汉都护使


汉朝和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两个朝代。在中国历史上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汉武帝时期,为巩固大一统,采取了很多措施。政治上颁布推恩令,削弱了诸侯国的势力;经济上,实行盐铁专卖;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思想作为封建统治的唯一正统思想;军事上,北击匈奴,以此解除了少数民族带来的威胁。

汉朝由此政通人和,国力强盛!

由此诞生了汉族汉服汉语!这是我们民族的骄傲!

唐朝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鼎盛时期,唐朝诗人喜欢以汉喻唐,以汉朝故事代李唐天下!

白居易《长恨歌》云:汉皇重色思倾国,把唐玄宗称为汉皇。我想这里不仅因为汉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时期,而且有忌讳的意思在里面。他不能直接写当时的皇帝,而用古代的皇帝来代指。

至于李白的“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也是借古讽今吧!以赵飞燕指杨玉环!

这些都是诗歌的一种写作手法。但同时也是诗人对汉朝的一种景仰!是中国人民最伟大最朴素的民族感情!


淡眉1969


唐朝时,诗歌繁盛。涌现出了许多名垂青史的著名诗人和千古传诵的佳句。在诗歌创作中,有一种思想是“借古喻今”。“借古喻今”中又多“以汉喻唐”。

杜甫的诗作《兵车行》中,写到:“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以汉武帝刘彻的开边,借指唐玄宗李隆基发动边境战争,给百姓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唐诗中“以汉喻唐”的原因是:唐朝之前,只有汉朝是一个统一强大的王朝,也只有汉朝能与唐朝的强盛繁荣相配,能够相提并论,以为参照。


林城布衣10001


文人写文章喜欢借古讽今,泼妇骂大街擅长指桑骂槐。无非是古今之间,桑槐之间,有可以相互类比的元素。

唐朝诗人喜欢以汉喻唐,也是一样的道理:汉朝和唐朝,实在有太多相似之处,可以让唐朝的诗人可以借汉朝之酒杯,浇灌本朝之块垒。

总体来讲,唐朝诗人引用汉朝故事,一般是用在下面三个方面。

第一,彰显大国风范,提升民族自豪感。

大汉与盛唐,都是中原帝国国力最强盛的朝代,后人每念及此,没有人不会心向往之。哪怕是文弱书生,想到大汉帝国征战四方,开疆扩土勒石西域的历史,也会小心脏激动的扑通扑通。

正所谓“汉家旗帜满阴山,不谴胡儿匹马还。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在唐朝的边塞诗里面,汉代英雄的名字,汉代边关的名字,频频出现在诗歌里面,构成了唐朝边塞诗浓浓的汉家滋味。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小学时候就学过的这首唐诗,至今念起,心头依旧有 洪波涌起。

第二,以汉武帝的穷兵黩武,影射当今唐朝帝王的兵火无休。

汉朝在汉武帝时期达到了国家强大的巅峰,也是在汉武帝时期用光了西汉积攒半个多实际的元气。

不客气的讲,汉武大帝,既是汉朝的伟人,也是汉朝的罪人。汉武之后,西汉国力就走向了下坡。

穷兵黩武,连年征战。除了满足皇帝的征服欲,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是没有任何好处的。相反,战争就意味着骨肉分离,家破人亡,生离死别。

这里,铁锤不妨贴出几首这样的唐诗,看看诗人们是如何压抑着心中的愤怒,饱含着对苍生的热泪,控诉汉朝战争对人民的伤害。

先看陈陶的《陇西行》: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

好一个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当年铁锤只是十几岁少年,读到这一句,都不仅热泪盈眶。远在家乡的亲人还在盼望战士回家,谁知道心爱的人已经成为异乡的一堆白骨。

世界上还有比这更让人心碎的结局吗?

真的有!

那就是张藉的《征妇怨》:

九月匈奴杀边将,汉军全没辽水上。

万里无人收白骨,家家城下招魂葬。

妇人依倚子与夫,同居贫贱心亦舒。

夫死战场子在腹,妾身虽存如昼烛。

即便是威武的大汉军队,也有吃败仗的时候。这个时候遭受的就是无情的屠杀。这一次杀了什么人呢?夫死战场子在腹,妾身虽存如昼烛。丈夫战死在沙场,妻子已经怀孕有了孩子。这样的人间悲剧,在汉朝上演,一样会在唐朝上演。

唐朝的诗人,用汉朝的战争悲剧,控诉唐朝皇帝没有能力平息边疆的战火,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这样的诗歌,读来让人心碎。

第三点,直接拿汉朝皇帝比喻唐朝的帝王。他们一样的的荒唐。

“汉皇重色思倾国”,唐朝皇帝又能好到哪里去?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汉武帝长年用兵让民间十室九空,安史之乱,又何尝不是把大唐帝国践踏的千疮百孔!

再看看李益的 《统汉峰下》:

统汉峰西降户营,黄河战骨拥长城。

只今已勒燕然石,北地无人空月明。

这首诗真的是辛辣的讽刺。大汉窦将军打败了匈奴铁骑,在燕然山上勒石纪念自己的丰功伟绩。

但是现在又留下了什么呢?

只今已勒燕然石,北地无人空月明。北方天空上孤零零的月亮,照着空无一人的沙场。死了那么多生命,究竟给社会、给朝廷换来了什么呢?

还有李商隐的《贾生》: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汉朝皇帝半夜招来贾谊,就为了问那些荒唐无稽的事情,却不重用贾谊的经天纬地之才。那么唐朝的皇帝,又有几个会任人唯贤,让那些有抱负的读书人可以施展胸中的才学,为唐朝百姓服务呢。

总结一下:唐朝诗人喜欢拿汉朝的故事比喻唐朝的现实,是因为唐朝和汉朝有很多相似之处。既有广阔的疆域,强盛的国力;也有穷兵黩武,生灵涂炭的悲剧。言为心声,诗以言志。唐朝的诗人们无非是要借古喻今,表达他们对当时现实的态度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