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方方日記:我有時會和媽媽鬧脾氣,但永遠不允許外人傷害她


我有一個媽媽,也有很多的兄弟姐妹。

之前,我們家並不富裕。別人家都住洋房,我們家只有間破院子;別人家都開汽車,我們家只有輛自行車;別人都穿得好時髦,我的衣服還打著補丁;別人看著都是那麼得"溫文爾雅",我們家的兄弟姐妹還時常打架。

有時,我也會懷疑和不解,自己為何生在了這樣一個家庭?與我們隔海相望的"大哥",在外面掙了錢,好是風光。

所以,我有時會和媽媽鬧脾氣:"我也想過人家那樣的生活!"可是媽媽只是笑了笑,繼續幹她的活。

媽媽這樣的反應讓我和兄弟姐妹們更疑惑了,我們甚至猜想,媽媽可能不愛我們,只想著自己的活。雖然她總說:"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你們",可我們始終沒見著她為我們做了什麼。

可是,我們的日子卻一天天發生著變化,我們的家也一天天富裕起來。終於有一天,我也住進了洋房,買了汽車,背上心愛的包包去學習高級的知識。

我逐漸理解了,媽媽是對的。可她又說:"你看,還有些兄弟姐妹並沒過上好日子,我還要繼續幹活呢。待你們都衣食無憂了,我就等著享你們的福啦。"

評方方日記:我有時會和媽媽鬧脾氣,但永遠不允許外人傷害她


有一天,有些兄弟姐妹病了,是一種傳染病。沒過多久,鄰居家的孩子也病了,病得更厲害。

鄰居家長不顧自己孩子的病情,找上門來,說是因為媽媽隱瞞病情,才讓自己孩子得了病。他們還威脅說,要媽媽賠錢,否則要用手段傷害媽媽。

之前媽媽就說過,鄰里和睦很重要。面對鄰居的質疑,媽媽很謙和,但沒有屈服。她說,現在應該先把孩子的病治好,如果有什麼需要幫助的,我們家也可以出出力。可是鄰居還是不依不饒。

在傳染病發初期,媽媽的確有些反應遲鈍,可是她很快控制了局勢,對每一個患病的孩子,不分男女老少,她都全力搶救,悉心照料。到今天,兄弟姐妹的病基本都好了。縱觀全局,我們家取得了抗病的大勝利。

評方方日記:我有時會和媽媽鬧脾氣,但永遠不允許外人傷害她


就在這時,我們家的一位作家姐姐,把一篇日記交給了鄰居。這篇日記記錄了我們家的孩子得病的過程。也正是這篇日記,讓鄰居更加猖狂地讓媽媽賠錢。

可是,兄弟姐妹們都翻看了日記,發現了一些問題:

首先,總體來說這本日記的情感色彩是灰暗的,大多描繪了兄弟姐妹們的恐懼,著重強調了病發初期媽媽的反應遲鈍,而對後來媽媽的悉心照料,以及來自四面八方兄弟姐妹的奮勇支援隻字不提。從情感色彩上,有失偏頗。

其次,記日記本身只是為了今後能夠回顧自己的情感經歷,大多情況是一個人或少數人看,所以可以寫所有你想寫的東西;但是,假如日記要被公開,甚至出版,那日記的作者就應該為日記的內容負責。可是,這本日記很多都是用"道聽途說"的口吻,這就讓人難以捉摸日記所描繪的內容是真實還是虛構。從內容真實性上,失於嚴謹。

最重要的是,這本日記,很有可能成為鄰居欺負媽媽、傷害媽媽的工具。作為媽媽的兒女,怎能把媽媽推向危險的境地,甚至給外人遞上尖刀,要刺的可是生我養我的媽媽啊!


媽媽對兒女的愛是無條件的,無私的,即使你刺了她一刀,她仍然會說:"孩子,沒關係,媽媽很堅強。"

可我想替她說:"別再犯傻了!別再用媽媽的寬慰當作自己任性的資本!"

兒不嫌母醜,狗不嫌家貧。媽媽可能是有缺點,但只憑她生你、養你,她就永遠是神聖的,人可不能忘本。

同一屋簷下,我們仍可能會向媽媽鬧脾氣,可是如果外人來犯,我永遠支持她,我的兄弟姐妹們永遠捍衛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