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财新网,澎湃新闻,三联周刊,南方周末等媒体?

过山小猪


1:我粗略的看了一下这四家媒体的官网。给我的感受是死气沉沉!给人一种浓郁的苟延残喘的味道。这四家媒体官网里面的内容大同小异,比网易、新浪、Sohu都大有不如。而现在的网易、搜狐、新浪全部在走下坡路。时代已经属于新媒体,如今日头条、微信公众号等。

2:四家媒体不约而同的开通了头条号。与今日头条的关系我认为可以从生物学的角度去看。

在生物学中,有宿主和寄生的说法。宿主(host),也称为寄主,是指为寄生生物包括寄生虫等提供生存环境的生物。寄生生物通过寄居在宿主的体内或体表,从而获得营养,寄生生物往往损害宿主,使生病甚至死亡。今日头条似乎就是宿主,而这四家媒体就更像是寄生虫。但这四家媒体却并不损害今日头条这个宿主,这就与生物学上宿主寄生关系不同。

3:四家媒体由于影响力大,自然其文章在今日头条的收益就很高。并由今日头条扩大了自己的影响力。但其命运始终掌握在今日头条等新媒体手里。其获取的利润也是远远不及今日头条的。

4:四家媒体为了维持自己的影响力会追热点、发一些爆文。但这对于像今日头条这样的新媒体来说就太小儿科了。因为今日头条等新媒体才掌握着游戏的规则。他们四家仅仅是在遵从别人制定的规则下发挥自己的影响力。

总结:时代飞速向前发展,新生事物取代旧事物的速度在加快。长江后浪推前浪,最终四家媒体会坚持多久还很难说。


美好播撒者


财新网,我不太熟悉,但是最近看它直接把辱华的照片P来做封面,而且方方日记是与它签约,武汉排队领骨灰盒的谣言也是始于它,就觉得腻歪。因为有外国基金会的注资,所以这个媒体屁股有些歪,对这种作为媒体却没有职业道德的,我拒绝评价。

那就讲讲澎湃新闻、三联周刊和南方周末吧,当然这只是我的直观感受,并未有深入的分析:

1、澎湃新闻

就是一个普通的新闻媒体,看电子版觉得应该是日报类。新闻及时,偏向社会新闻,比较类似于都市报等市民报纸。它就像一个尽职的记者,业务好,作品多;

2、三联周刊

三联周刊是一种周刊,是三联书店刊发的,涵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整体感觉偏向文化社会类,人文气息较强,层次较高。它像一个有情怀的文人,干货多,作品好;

3、南方周末

南方周末是周报,是南方报业集团出品,以敢言深刻闻名,主要是新闻时事类的深度报道或是评论,算是中国报业中难得犀利、深刻、权威的报纸。它就像一个忧国忧民的评论家,对一些社会问题追根溯源,并发表足够有见地的观点。

以上,谨代表我的个人观点,我是 ,若有不妥,欢迎交流!


有职业操守的小太阳


前些年,关于南方系媒体的讨论和论战,在网络上影响很大,南方周末和南风窗作为南方系代表媒体,在风口浪尖当中,遭遇了很多非议,后来还进行了班子的调整。财新网和澎湃新闻是后起之秀。也被很多人广义地归纳到南方系媒体当中。后者实际上是一个新闻平台。至于三联周刊,国内的影响力比较低。

要评价南方系,还是要先回顾一下他们的发展历程。南方新媒体的大本营在广州,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南方周末和南风窗两大媒体都是在改革开放这样一个契机当中,于广州创办的。他们虽然也是官办媒体,但是和其他地区的官办媒体不同,较早的学习和引入了西方人做媒体的一套手法和模式,并且很早的就有了舆论监督的意识。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突破了广东这样一个地域范围限制成为了具有全国性影响力的媒体。

不过有一点必须指出。作为广东地方政府主办主管的事实上的地方性媒体,把主要的舆论监督对象都放在了广东以外地区。这既是规避地方政府施压的一种现实选择,也让很多人戏称南方周末,所刊载的内容其实都是北方的内容,应该改名为北方周末。现实政治压力对于媒体的运作还是产生了非常明显的影响。以地方性媒体来发挥全国性媒体作用,实际上是小马拉大车,没有办法真正做到。后来中央又下达规定,地方媒体应当以地方新闻为主,舆论监督不得跨区域进行。虽然没有完全的彻底落实,但确实很大的影响了南方系媒体的发展,在很多地区的影响力迅速减弱。

上世纪90年代是南方系媒体的鼎盛时期。一方面,民众对于当时很多地方出现的社会丑恶现象不满,而无论是本地媒体还是中央层级的官方媒体,都没有能够很好的呼应民众的诉求,南方系突破地域限制,广泛报道全国各地的大量负面性新闻。被很多民众认为是中国当时最有良心的媒体。另一方面,当时也是纸质媒体的黄金时代。但后来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崛起,纸质媒体的江湖地位一落千丈。

在传媒进入互联网时代以后,再加上中国经济,在改革开放数10年以后取得了,难以令人置信的巨大成就,这就使得很多在改革开放以后成长起来的青年人,对于南方系惯常用的思维套路和写作模式以及舆论引导技巧产生了质疑。他们以网络为阵地,不仅直面南方系的言论进行批判,很多人还开始归根结底探讨南方系的背后运作模式。应该说这极大地冲击了南方系媒体的自身权威,而某些南方系媒体背后所获得的境外资金支持,让很多人开始进一步思考,西方式的资本控制媒体模式实际上也在中国开始出现,在这种情况下不清不楚的捐助关系成为了焦点。应该说这一场网络舆论对南方系的斗争显然是以南方系的全面溃败为结束的。

至于财新杂志,虽然创办时间较短,但本质上看它是一个个人的杂志,灵魂人物是原主编,现社长胡舒立。她曾经创办财经杂志,后来因种种原因出走,另立门户。前后连起来,恐怕才能真正了解她的成长经历。

和南方系媒体不同,胡舒立是以专业媒体身份而取得重大社会影响力的。从早期的专业类媒体从业经验比如工人日报,中国工商时报等,一直到后来的财经杂志,显然都是以工商业新闻为主要的发力方向。南方新媒体的内容主要是集中于社会新闻,覆盖面很广,受众的层面参差不齐,可以说三教九流无所不包。而她作为工商业新闻的从业者,一直都是以专业新闻记者的身份出现在大众面前的。相比较而言,工商业的新闻专业性更高,对应读者的社会层次也更高端一些,大量的都是企业家和高级白领。

不过,胡舒立的能力就在于居然从这样一个极为专业的小领域当中,突破了出来,具备了进入社会全领域讨论的舆论控制能力。某种程度上说确实是不务正业,但是又不得不承认,以她为代表的这样一种专业媒体在某些问题的追究和分析方面,代表了中国目前新闻从业者的最高水准。无论是令其成名的追究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问题,还是最近让其社会影响力迅速上升的,关于疫情的深度报告。都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无论是南方系媒体还是将其扩展开来的所谓泛南方系媒体,都必须注意到1点,从本质上讲他们都是中国官办媒体的一个组成部分。从这个角度上讲,他们的终极口径始终必须与国家的大政方针一致。在短期内,或者某些个别事件上与部分地方政府或职能机构出现冲突是可能的,但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从这个角度上讲,将其称为卖国媒体恐怕是不合适的。

至于常见的对于体制的反思问题,应该说这不是少数人,而是相当多的从六七十年代以来成长起来的知识分子的一种普遍共识,只是随着经济的繁荣,在八九十年代成长起来的那一代人就不再抱有这样一种想法。之所以会形成这样一种冲突,实际上还是社会变化过于剧烈导致代际之间的差异过大,不能够互相理解。从长远来看,随着新旧交替,这个问题应该会得到较好的解决。

虽然说这些媒体也存在着对国内的某些现象过于苛刻的批评,设定了一个不太合理的过高标杆问题,但是不可否认在某些层面上,他们的舆论监督是起到了一定的社会推动作用的。而对于很多社会问题的深层次挖掘能力,目前来看他们还是领先于中国其他媒体的。

不过必须指出的是,传统媒体日趋衰落是一个大趋势。南方系或者泛南方系媒体长久以来以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面对读者。这实际上和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媒体时代背道而驰。互联网媒体不仅消解了很多正统官方媒体的权威,南方系和泛南方系媒体的权威同样被消解了。在这种情况下,南方系媒体的经营其实也日益艰难。以南方周末为例,鼎盛时期在北方有多个分印点,现在大都已经撤销了。自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其在经营上的困境和影响力的衰退。在面对以年轻人为主的网络舆论的时候,南方系媒体的表现并不出色,这就意味着他们的未来恐怕不甚光明。

总的来说,南方系媒体或泛南方系媒体,是从一个特殊的历史时代成长起来的,身上的矛盾之处十分普遍,在经历了一个特殊的黄金时期以后,现在已经进入了全面的衰退阶段。不仅仅是因为整个媒体权力的丧失,更重要的还是因为其整体的办报思路,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变化,未来的发展前景是十分灰暗的。至于所谓的通敌卖国,恐怕有夸张之嫌,但是资本层面上的利益输送所形成的言论回报,只怕是难以避免的。作为普通人来说,目送这些已入暮年的媒体,不出恶言,不给过誉恐怕是最合适的选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