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计划#请让他们有尊严的死去


#清风计划#请让他们有尊严的死去

在身不由己的痛苦中,一次次与恶疾交手后,他如愿重拾对自我命运的掌控,尽管是「选择去死」。

在人类话题中,死亡往往伴随着恐惧与不甘,很少有谁做到直面。对死亡的理解,加深了直接接触的恐惧,这个命题千百年来无人能解。

#清风计划#请让他们有尊严的死去

今天,我们探讨的内容可能会令你不安。当你将自己代入到文内亡者故事中,或许你会明白,决定自我了结生命,很多时候是因为接下来的人生只会生不如死。

当活命成为痛苦,给家人带来麻烦,身体自始至终不见好转,这样的生活只剩绝望。找不到残喘的希望,只能任由身体变差,如果苦撑着配合治疗,最积极的结果就是浑身插满管子躺在床上,与这样的痛苦相比,选择去死往往是最好的决定。

01

2018年6月7日,有一个中国人用安乐死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如果你正好热爱篮球,或许对他的名字有点印象,台湾知名体育主播——傅达仁。

#清风计划#请让他们有尊严的死去

翻开傅达仁的一生,只能用精彩二字形容,186公分的身高,帅气威猛。不管在球场,还是荧幕前,都意气风发,以至于他晚年生病时,那种反差,让一般人难以想象更难以接受。

安乐死的前一天,他在视频里向世人告别:「亲爱的观众们,你们爱我,我也爱你们。你们舍不得我,我也舍不得你们。但我的身体状况已不允许,我决定选择正确的安乐死。」

#清风计划#请让他们有尊严的死去

在我国,安乐死一直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而全球范围内,只有荷兰、比利时等国家实现安乐死合法化。法国、德国、丹麦等国家,也仅仅是允许「被动」安乐死。

每年的两会上,总是会有推进安乐死的议案被提出。据调查显示,医务人员对安乐死的支持率高达95%。这是因为医务人员目睹太多生死,太多无法康复,甚至生不如死的患者。

我们无法自由选择生,那么当你可以自由选择死时,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如果是你,罹患了难以治愈的绝症,你会选择安乐死吗?如果换成你的患者,你的家人呢?

这些问题,当我们深思熟虑后,却发现很难回答。

02

27岁,对于多数人而言,是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候。

似乎很少有人会在这个时候思考自己以怎样的方式死去,Holly Warland除外。

27岁的她,青春靓丽,有一个爱自己的男友,一只可爱的猫咪,更是一名本可以前途无量的在读博士。

#清风计划#请让他们有尊严的死去

她试图与疾病抗争,试图用乐观战胜灰暗日子里的阴霾,但无可否认的是,她患上了一种叫做肢体束带肌肉萎缩症的罕见疾病。

这种病,让她从下巴开始,肌肉逐渐衰弱恶化,不得不长期依赖医疗护理生活。

在身体真正崩溃前,她还在学术大会上发表演讲。如果不出意外,几年后她会成为年轻的博士加学者。

只是现在,她的情况有点糟。没有可行的治疗方案,导致Holly很容易对止痛药产生依赖并上瘾。上一秒她还在出汗,几分钟后她会开始发冷和颤抖。

#清风计划#请让他们有尊严的死去

看着自己每况愈下的身体,Holly意识到一个自己不得不接受的事实:身体永远都不会好起来的,那些痛苦和难关每一天都会出现。

在看清这个事实后,Holly做了一个大胆又心酸的决定:

希望能够安乐死。

原来,除了各种励志故事、人生奇迹外,生活里还有很多病人,他们生活得并不那么积极乐观,也没有鼓舞人心的励志故事,更多的是看不到希望的绝望。

在临床上,Dr.X遇到过很多这样的患者,严重的脑外伤、脑出血,又或者是各种脑损伤。在这些情况下,我们往往会告诉患者家属,「哪怕保住了性命,也会成为植物人。」

#清风计划#请让他们有尊严的死去

只是,患者家属不说放弃,医生就有责任继续抢救。没有呼吸了,可以用呼吸机帮你呼吸;没有心跳了可以起搏器帮你心跳;血压掉了,可以用升压药,加上多管道的输液把液体灌进体内;发高热,可以用冰毯裹住你的全身;体温太低了,我们有温箱;失血过多,我们有足够的血液储备;还有胃管、尿管、肛管、气管插管、中心静脉插管。

虽然必须承认现代医学还有很多不足,但有一点不得不承认,那就是现代医学的神奇。如果患者家庭经济条件允许,可以让昏迷的患者延续生命10年、20年...或者更多。

只是,这样的生存,有意义吗?

03

一次次的安乐死先例,我们都能看出,让这些患者选择并接受安乐死的理由很简单——病痛带来的永远无法治愈的折磨。

这些病患的处境与所受的痛苦,我们常人很难想象。在流逝的时间中,他们身体的各项机能正在慢慢丧失,不能走动、不能发声,他们无能为力,他们只能看着自己向着更深处恶性循环下去。

#清风计划#请让他们有尊严的死去

此时,他们在清醒之际也许会表现出放弃治疗的念头又或者是哀求。只是,更为残忍的是,在这些状况下他们很难决定自己的生死。

在我国,不乏有为争取安乐死合法化而努力的人,只是在努力的过程中,争议也会不断。

#清风计划#请让他们有尊严的死去

人们反对安乐死,往往处于人权伦理角度。只要存活于这世间,就理应享受不可抹灭的人权。当他们生命垂危,风烛残年时,若旁人帮他们决定放弃生命,这又无异于借医生之手进行了谋杀。

现阶段,可行的方法少之甚少,唯一可行的就是,像器官捐献一样,在生前签下放弃抢救同意书。此时,不仅仅可以节约医疗资源,更多的是减轻病患的痛苦。

这,更像是对生命的尊重。


Dr.X说

对病患来说,什么才是有尊严的死?对家属而言,如何才能学会放手?生命的意义本就不凡,我们又该如何与生命和解?这是人人都不得不面对的课题。

如果,躺在病床上的是你的亲人,你该如何抉择?如果,躺在病床上的是你呢?

▼关注我,走进临床医生的生活!


-Dr.X-

一个医学博士、外科医生和三娃奶爸,

带给你有态度、有温度的健康干货和育儿锦囊~

关注我,每天多一点健康

#清风计划#请让他们有尊严的死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