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世界觀:一萬美金贈品裡的祕密

很多人對金融有一種很“敬畏”的心理,覺得金融門檻很高,是富人的遊戲,要有很多閒散的資金,你才會和金融發生關係。其實,今天我要告訴你的是,

只要你活在時間的河流裡,你一定會和金融發生關係,這就是我們今天要上的第一課,叫做金融的第一定理——時間的價值。

金融世界觀:一萬美金贈品裡的秘密

1. 一萬美金贈品裡的秘密:時間就是金錢

“時間的價值”這個概念,它聽上去有點抽象,那麼我先給你講個故事,你就明白了。上個世紀90年代的時候,美國汽車經銷商當時在大力推銷一款價值1萬美金的車,但是當時美國的汽車市場已經特別的飽和了,所以市場的銷售情況一點兒也不好。有的車行就不惜血本打折,打折到15%銷售,但是效果也不是特別理想。

這個時候,有一個特別懂金融的經銷商他就想出了一個“免費送車”的主意,怎麼說呢?就是買一輛車,送一張面值1萬美金的30年期的美國國債。1萬美金的車,送價值1萬美金的債券,這聽上去像什麼?免費拿了一輛車。這個誘惑實在是太大了。所以很多根本就不打算買車的人這時候就開始爭先恐後地往車行跑,生怕去晚了,這個天上掉的餡餅砸不到自己,所以車行的生意一下子變得特別的火爆。

但是,聰明的你估計已經注意到了,這個贈品不是1萬美金的現金,而是“面值1萬美金的30年期的折價國債”,換句話說,你拿到的“1萬美金”是30年後付給你的1萬美金。

按照90年代中期平均8%左右的國債利率算,折算到30年後,這個面值1萬美金的債券只剩下994美金。也就是說,銷售商其實只給了你994美金的禮物,讓利幅度只有9.94%,比那個15%的打折力度差遠了

30年後的1萬元(給定8%的利率水平),到今天只值994元!這意味著什麼?這意味著30年的時間被折掉了9000多美金,所以,時間在這裡被量化成了具體的金錢——這,就是金融裡最基礎,也最重要的一個概念,叫“貨幣的時間價值”(time value of money)——這個概念說起來神秘高深,但是你仔細想一下,不就是我們平時里老掛在嘴邊的“時間就是金錢”嗎?

金融世界觀:一萬美金贈品裡的秘密

2. 金融工具:把時間轉變成財富

所以在金融裡面,“時間就是金錢”這是客觀存在的事實。

好了,現在你明白了,貨幣的時間價值在金融裡邊是可以度量,計算,和用來支付的,那麼我們再來看看這麼一個金融概念在每個人的生活中會有什麼影響?

現在我給你做一個假設,假設你能夠坐上時光機器,讓時間倒回到2007年的12月,你22歲畢業,家裡這時候給了你10萬元,你面臨著一個關於這個錢的財務安排,你可以吃光用光身體健康了,但是你也可以做下面這些安排:

  • 你可以存在銀行裡,按照這種長期的、定存的利率來算的話(5年期存款平均定存利率5.85%),十年前你存的10萬塊錢,現在你可以拿到多少呢?大概是18萬元。
  • 你也可以把這這筆錢買股票,假設你買的是中石油,10萬塊錢剩下多少呢?
    4萬塊錢。
  • 如果你當時很有眼光,買的是騰訊的股票,10萬塊錢變成了多少錢呢?現在是360萬塊錢。
  • 你還可以在北京買一個小房子,當時海淀區的五道口一個不錯的小區大概是一萬塊錢出頭,你能夠買個30平米左右的房子,拿10萬付個首付,然後再咬牙從銀行借個20萬房貸。那麼到今天,這套房子現在值多少錢呢?大約在330萬元左右。

看到沒有,在十年之前和十年之後,因為你運用了完全不同的金融工具,一筆數額不大的金錢,十萬塊錢產生了完完全全不一樣的時間價值。但是,還要告訴你一點,時間的價值還不僅僅體現在這樣的數字上,它對你的人生會產生更大的影響。

金融世界觀:一萬美金贈品裡的秘密

現在我們還是把時光退回到2007年,這一年你大學畢業,還面臨著其他的人生決策,在找工作的時候,你是使盡渾身解數擠進了一家像諾基亞這樣的500強公司,還是一家被成立不久,求賢若渴的創業公司,比如說58同城用薪水加股票期權的方法招到了麾下?不到十年的功夫裡,你很努力,你在諾基亞已經幹到了中層,可是諾基亞已經大勢已去,你開始在人才市場上尋覓下家。而如果你選擇了58同城的話,應該已經是業務骨幹了,“一個億”的小目標也已經實現了,為什麼呢?因為58同城已經在美國上市成功了。

所以你看,十年前的決策,在十年之後,都深刻地改變了你的處境,你的生活,甚至改變了你的未來。所以我們看到的可能是不同決策的影響,但是你往深層次想一想,你就會發現,這些財富數值的變化,其實是金融工具把我們擁有的相同時間(未來十年)進行了深度的加工,都化成了完完全全不一樣的時間價值。

所以說,“一寸光陰一寸金”這句話是客觀存在的事實。古代人類只是模模糊糊地意識到,時間是有價值的,這也是利息最早出現的根源。近現代我們的金融學進一步拓展了這種思想——你可以將“時間”看作一種原料,這些金融工具就幹了一件什麼事呢?它把這種時間維度裡面的風險全部給曝露了出來,然後對這種原料進行加工,做成不同的產品。換一句話說,用金融術語來說,金融就是為時間定價,而我們這些購買金融產品,做出金融決策的人,就是購買了不同的未來價值。

好了,剛才我們從個人的案例說明了不同的金融產品加工而成的時間價值可能產生千萬倍的差異——有人可能說,哎呦,這是中國吧?可能放在外國就不太一樣了。我要告訴你的是,金融的選擇所帶來的時間價值差異,全球都是一樣的。

金融世界觀:一萬美金贈品裡的秘密

給你舉個小例子:1986年的時候有一個人在美國,假設他買了1萬美金的政府債券,另一個人買了1萬美金的微軟的股票,你猜猜看,2017年的時候,這兩個人的生活發生怎樣的差異?買債券的這個人的1萬美金變成了8萬美金,而買微軟股票的這個人的1萬美金已經變成了1086萬美金。

所以你看,同樣的故事它會發生在不同的國家,不同的地區:一模一樣的原始財富,經歷完全一樣的時間,但是因為選擇了不同的金融產品,不同的金融工具,就完全改寫了未來財富的格局。你看,金融工具像不像一個一個的時光機器?它沒有移動我們的身體,但是移動了我們的金錢,也改變了我們的處境。

我特別喜歡的著名的金融史專家 William N. Goetzmann 說過,“金融技術就像我們建造的時光機器……它拓展了我們想象和計算未來的能力,然後塑造了一個關於可量化、可交易的時間維度,讓我們人類越來越變成時間的生物。”

(本文轉自得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