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时健走了,但他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强悍的人格

1

2001年,褚时健因狱中表现良好,获得了保外就医的机会,在他的监外执行审批表上写着他的病情是:糖尿病、原发性高血压2级、陈旧性心肌梗死。

他没有感叹命运的不公,也没有安心在家颐养天年,对这个一生强悍,一生都在奔波劳碌的男人来说,以劫后余生的姿态,无所事事生活,才是最要命的,他说如果闲下来,“我会病得更重的。”

即使已经75岁了,他说他还是要做点事,否则不甘心。

他拒绝了很多烟厂高价的雇用,决心彻底和过去告别,干一番全新的事业。

这个农民的儿子素与土地亲厚,几经衡量,他拿出全部家产,选择在新平水塘镇的哀牢山上种橙子。

几十年,他历经大起大落,命运兜兜转转,仿佛又回到了原点。

2

这个历经创痛的老人,有着任谁都难以想象的生命力。

走上哀牢山与他绝非自我放逐,而是生命重塑之旅。

褚时健走了,但他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强悍的人格


在果园初建阶段,他和妻子住在临时搭建的公棚里,棚子四处漏风,举眼就是朗月繁星。

上哀牢山前,他对果树一无所知,就买来书店所有关于果树种植的书,常常半夜12点爬起来看书,动辄弄到凌晨三四点,一本本崭新的书被翻到稀烂。

一点一滴都像他从来都那样的,认认真真去做,竭尽全力去做,没有抱怨,没有自叹。

褚时健走了,但他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强悍的人格

2007年,褚时健在新平果园查看果情


褚时健走了,但他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强悍的人格

褚时健一个一个查看橙子


褚时健仿佛有神奇的魔力,褚橙的销量连年递增:2006年,1000吨;2007年,1800吨;2008年,3000吨;……..

2012年,这个数字有了突破性增长,褚橙也从云南一隅走向万户千家。

褚时健在人生的暮年,再一次创造了神话。

3

其实,人生哪有暮年,一位也曾历经风浪的中国顶尖企业家王石说:“我当时就想,如果我遇到他那样的挫折、到了他那个年纪,我会想什么?我知道,我一定不会像他那样勇敢。”

王石登上哀牢山时,看着漫山黄橙橙的果子,想起巴顿将军的话:

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志,不是看他登到顶峰的高度,而是看他跌到低谷的反弹力。

看惯太多企业家沉没的吴晓波感叹:他用顽强的人格魅力走出哀牢山了。

他不吝自己的敬意:

“一个伟大的人格,可以在自己的身上克服这个时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