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陸續復課,讓學生們錯峰吃飯是否合理?到底怎樣防控才有效?


學校陸續復課,讓學生們錯峰吃飯是否合理?到底怎樣防控才有效?

01 熱點概況


最近,一段“小學生的錯峰吃飯方式”的視頻火了。視頻顯示,一間教室裡坐著幾十名小學生,一半人在吃飯,另一半則戴好口罩等著。據報道,其實小學生“錯峰吃飯”的真相是本來安排一半的學生戶外活動,一半在教室裡吃飯,結果因為降溫,那一半臨時取消了戶外活動回教室等待。隨著疫情防控形勢明顯好轉,多地加快了返校復課節奏,但在疫情警報沒有完全解除的情形下,需要一邊復課一邊防疫。其中,學生錯峰吃飯是很多學校採取的防疫方式。不過,如何設計錯峰吃飯是一門學問,上述學生“一半吃飯一半看”的錯峰吃飯方式,無疑是不合理不科學的。


02 各方觀點


@北京青年報:學校餐廳能否應對特殊時期學生就餐,也需要反思和完善。總之,在防疫常態化的語境下,學習防疫絕不能簡單應付。


@華聲在線:校園疫情防控工作,是當前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直接關係到廣大師生的生命健康安全,不能有絲毫鬆懈,千萬不能做一些毫無防疫作用的表面文章,讓校園疫情防控工作留下可怕的安全隱患。


@湖南日報:早日復學復課是全社會喜聞樂見的事,職能部門及各地學校務必拿捏好尺度、力度與巧度,儘可能確保疫情防控與復學復課“花開兩朵”,為孩子提供一個安全、快樂的校園生活。


03 深度分析


(一)“錯峰吃飯”反映出什麼問題


1.“錯峰吃飯”淪為形式主義

儘管針對“小學生錯峰吃飯”,涉事方已給出瞭解釋——“因為降溫,那一半臨時取消了戶外活動,回教室等待”,但這樣的解釋,恐怕仍難以證明“錯峰吃飯”的合理性。相比吃飯,在上課上學過程中,學生之間相互密切接觸的時間和機會顯然更長、更多,單憑一個簡單孤立的“錯峰吃飯”,勢必很難全面充分實現“錯峰”的防疫初衷,甚至難免淪為一種流於表面、缺乏實效的“錯峰形式主義”。


2.學校對防疫工作沒有考慮周全

從疫情防控角度看,如此這般的“錯峰吃飯”,實際上根本起不到什麼防控作用——儘管吃飯“錯峰”,但所有的學生事實上仍處於一種密切接觸的聚集狀態,並沒有因“錯峰”而拉開相應的社交距離。一方面,雖然遇到臨時天氣情況,學校完全可以將另一半學生安排到其他地方,而不是跟吃飯的學生坐在一起。另一方面,即便正常的“錯峰”,仍很難真正完全做到確保學生在學校期間“避免密切接觸”。此事件從另一個層面也反映出,當事學校對防疫工作沒有考慮周全,針對突發情況或許沒有任何應急預案,也許其校園防控措施就是為了應付檢查,做做樣子而已。


(二)學校如何進行科學防疫


1.管理整齊劃一,避免學生扎堆

相對在家上網課,校園復課對安全性的要求更高,困難更大。校園最突出的特徵就是人員密集,管理難言“密不透風”,這恰恰是防疫時的弱項。要最大限度降低人際傳播的風險,避免弱項“爆雷”引發意外,少不得“化整為零”、“分眾”而為,並施以“鐵律”。故而無奈之中透著必要性。


2.因地制宜做出適度調整,不能“一招鮮”

無論是學生、家長還是校方、教育主管部門,都無比關注這些舉措實行之後的現實效果。這就要求既要把既定規則執行到位,也要學會因地制宜做出適度調適,防止僵化操作慣性和應對力下降。例如錯時就餐的時間間隔是不是適當、開展室外體育教學是不是得有更科學的保護機制等等。值得全程觀察思考,並根據具體情況加以彌補、完善,而不能搞“一招鮮”。


04 參考文章


學校如何設計錯峰吃飯是一門學問


最近,一段“小學生的錯峰吃飯方式”的視頻火了。視頻顯示,一間教室裡坐著幾十名小學生,一半人在吃飯,另一半則戴好口罩等著。據威海市廣播電視臺4月12日報道,其實小學生“錯峰吃飯”的真相是本來安排一半的學生戶外活動,一半在教室裡吃飯,結果因為降溫,那一半臨時取消了戶外活動回教室等待。


隨著疫情防控形勢明顯好轉,多地加快了返校復課節奏,但在疫情警報沒有完全解除的情形下,需要一邊復課一邊防疫。其中,學生錯峰吃飯是很多學校採取的防疫方式。不過,如何設計錯峰吃飯是一門學問,上述學生“一半吃飯一半看”的錯峰吃飯方式,無疑是不合理不科學的。


其實,有很多辦法可以合理設計錯峰吃飯。比如,廣西某中學對食堂進行了精心設計,每張餐桌都設置了隔板,這種隔板的設計思維同樣也適用於教室課桌。如果上述學校用隔板來防疫,既不用一半學生在教室外等另一半學生吃飯,也不會在天氣影響下學生在教室一半吃飯一半看人吃飯。再比如,在學校餐廳空間有限的情況下,可以先安排低年級的學生在餐廳吃飯,保持安全距離,再安排高年級學生就餐,這種錯峰吃飯方式也有防疫作用。這一個例對其他復課學校以及各地教育部門是一種提醒,即包括錯峰吃飯在內的每一種防疫安排,都應該做到科學化、人性化。如果學校缺乏這方面經驗,可以向其他學校、餐館的好做法學習。如果學校不具備這樣的能力和條件,當地教育、防疫等部門應組織專家設計復課防疫方案。


學校復課不是一件隨隨便便的事,而是先要制訂防疫工作方案,經過批准後且在各地相關指引指導下才能復課,如廣州越秀區發佈了《學校復課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指引》。2月下旬,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也出臺了《中小學校新冠肺炎防控技術方案》。這些都為復課學校提供了參考。越來越多的學校加入“復課大軍”,如果沒有完善科學的防疫指導和監督,恐怕還會出現一些不安全現象。要想讓學校復課防疫科學、有序,既要完善國家層面技術指導,各省市也要有更具體的指引方案,同時要對學校防疫工作加大財政投入和監督。


此外,學校餐廳能否應對特殊時期學生就餐,也需要反思和完善。總之,在防疫常態化的語境下,學校防疫絕不能簡單應付。

(來源:北京青年報,有調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