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幹部要警惕“熟悉的陌生人”現象

旗幟網

在推進和強化黨的政治建設中,一些基層黨組織存在或滋生的“熟悉的陌生人”現象,應當引起高度重視,黨員尤其是黨員領導幹部要自覺加以糾正、改進和克服。

所謂“熟悉的陌生人”現象,就是黨員尤其是黨員幹部之間,於自然人角度而言,非常熟悉。無論家常裡短,還是兒女情長,抑或性情喜好等,幾乎瞭然於胸,並能從這些“熟悉”中,做到真實和自然相處。而於黨員身份角度而言,卻十分陌生。要麼被格式化,要麼被庸俗化,要麼被盲從化,相互之間的交往與相處,總感覺中間隔了一層什麼東西,少了以黨的政治要求為根本遵循的充分交流與坦誠相處。

具體講,主要有兩方面表現。一是黨員或黨員幹部之間的交往關係被“標籤抽象化”。一些同志用簡單地表態、喊口號代替和混淆應有的相互間的思想交鋒和鬥爭行為,在泛政治化傾向中進行所謂的思想統一。比如,對於黨中央提出的“兩個維護”“四種意識”和“四種自信”要求,僅僅是作為了對上級黨組織的一種政治姿態,聯繫自身思想實際不夠,結合具體工作不緊,表態的東西與實際做的不一致,出現交心談心、批評與自我批評等黨內優良傳統的弱化甚至丟失現象,黨員幹部之間思想砥礪的自覺性降低。由於缺乏相互監督的方式、手段和內容,人與人之間的陌生化程度不自覺地被拉大。二是黨員或黨員幹部之間的交往內容被“過度盲從化”。一個地區和單位,黨組織中的主要負責人是政治生活的主導者,起著關鍵作用。但是,我們常常看到的情況是,這種主導被過度盲從化,而且越往基層走,表現的越明顯。比如,對於重大事項決策中的民主集中制度的運用,一些基層黨組織對決策前、決策時和決策後所遵循的主導原則,缺乏層次上的選擇和區分,幾乎都是由主要負責人主導。這就使得決策前依靠“民主”智慧增多決策科學化的因素變弱,決策後狠抓落實、形成工作合力的狀態變差,班子成員之間相互監督的自覺性變虛,在“隨大流”和所謂的“團結和諧”中出現監督內容的過程性“陌生”。

“熟悉的陌生人”現象,本質上反映的是黨的政治生活原則、立場和方法,在一些黨組織具體實踐中的錯位,以及主導因素的偏差。我們黨是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和中國人民謀幸福的政治集團,黨在不同時期的路線、方針、政策,是實現其政治主張的行動綱領與行動準則,黨組織的政治生活和政治生態,就是要在上述行動綱領與行動準則中建設、優化和深化。而“熟悉的陌生人”現象,則與上述要求相差甚遠,具體到基層黨組織或黨員幹部的行為方式上,常常被異化為了以一個單位主要負責人的意志、習性和行為方式為標準,有的同志還把這一主導因素的強弱,作為體現“個人權威”與“和諧團結”的標識,形成了不是規矩的“規矩”。這其實就是毛澤東同志很早就指出的“領導者無領導”現象:黨的規矩和紀律似乎只有上級領導在場或看得見的時候才存在、才管用。否則,“我就是規矩”,甚至出現“按我的規矩辦就是按黨的規矩來”的專橫跋扈。這種唯我獨尊式的做派或習氣,其實是黨的意識薄弱、群眾觀念淡薄的表現,它既使黨員之間的交往和相處,在夾帶個人“私貨”中被綁架式陌生化,又使這一“陌生”在集體麻木中被習慣性中庸化。

“熟悉的陌生人”現象,對黨的基層組織政治功能的彰顯,產生基礎性、長期性和直接性負向影響,並助長官僚主義、形式主義的歪風。久而久之,無論是黨的基層組織還是黨員個人,就會少了對問題的討論甚至爭論,少了對真理的辨別甚至追求,少了對不良風氣的批評甚至鬥爭,少了對挑戰的面對甚至超越,更可怕的是,就會在這些無原則的“熟悉”與不自覺的“陌生”中,失去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和自我提高的動力、機會和品質,難以真正形成既有民主又有集中、既有個人心情舒暢又有統一意識的政治生活的生動局面。

開展嚴肅認真的黨內政治生活,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在長期實踐中,我們黨堅持把開展嚴肅認真的黨內政治生活作為黨的建設重要任務來抓,形成了以實事求是、理論聯繫實際、密切聯繫群眾、批評與自我批評和自我批評、民主集中制、嚴明黨的紀律等為主要內容的黨內政治生活基本規範,為鞏固黨的團結和集中統一、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增強黨的生機活力積累了豐富經驗,為保證完成黨在各個歷史時期中心工作任務發揮了重要作用。黨的基層組織是黨的神經末梢、基礎單元,對於“熟悉的陌生人”現象,要高度警惕,主動糾正,持續改進。尤其是各單位主要負責人,要有自我革命的勇氣和膽識,自覺對標對錶黨中央要求,爭做規範政治生活的先鋒模範。這是黨員幹部和基層組織建設的應有之義和關鍵所在。

(作者系交通銀行湖北省分行黨委副書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