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更迷信“雞湯”!“剩女”沒有,“剩男”真有。

首先聲明,用“剩男”、“剩女”這兩個詞,並沒有不尊重,只是借用這兩個詞。

之所以寫這個,不是追熱點,而是周圍的出現了“剩男”、“剩女”。

真實現象之——女性似乎更堅信一些“雞湯文”,女性堅持“選擇”,而非“被選擇”,幾乎不接受“委屈”。

通常如下:

1、“一定有另一個最適合的人在等著自己”。

2、“永遠不要因為想結婚而結婚。”

其實,很多人就是感受到“想結婚”,才結婚的。

尤其是男性。

3、“剩女”會說——“我永遠25歲。”

——“五十歲其實還挺年輕。”

4,用十級美顏相機自拍,認為這是真正的自己。

“剩男”和“剩女”,有幾個奇怪的地方。

奇怪之一:

他們不是因為“渣”或者“很不好”才成為大齡單身一族。

恰恰相反,身邊的“剩男”和“剩女”,男的有工作,不花心。

女的有學歷,有工作,不花心,有異性追求過。

奇怪之二:他們明明都想戀愛結婚的,卻一直單身。

挺奇怪的是,他們幾位都不想單身,現在卻成為社會上的大齡單身一族。

兩位女性朋友,她們曾經希望能有人介紹男性認識。

那位男性朋友忙於謀生,工作時間從下午到半夜凌晨,談戀愛結婚只能想想。

奇怪三:他們想結婚,卻沒有正常地戀愛過。

兩位女性朋友中,一位堅持自己的要求,幾乎沒有戀愛過,錯過了機會。

另一位,初戀被男友母親貶斥,受過內傷,後來,她會選擇那些有房有車的優秀的男性。她選擇的男性都很好,但是都沒有選擇她,選擇她的男性,她都沒有選擇。

回頭看,她們都沒有真正談過一場希望的正常戀愛。

在一些社會團體中,還有一些影視劇中,會宣傳一種所謂——“幸福的樣子”等。誤導女性,她們的戀愛也應該是類似的,不接受“委屈”自己。

奇怪之四,女性不認為被“剩下”,男性認為理所當然被單身。

她們之中,一位年近半百,她說:“五十歲其實還挺年輕。”

一位四十歲左右,她說:“我永遠25歲。”

而一位男性似乎更迫於現實的壓力,他說:“新聞上說男的比女的多三千萬,我不敢想自己會結婚。”

奇怪之五,現在總能聽到一些人說:我覺得自己現在這樣的生活很好,不想做出改變,不想結婚,不想有孩子。

他們似乎不明白人生是變化的。這意味著,你希望心態和感覺永遠不會再變化,你停止長大、成熟、衰老......

但是,人和社會環境是在不斷變化的。

一個人要經歷痛苦、開心,酸甜苦辣,都是正常的。不要以為一個人的人生就是那個人想要的。

無論你多麼想永遠不變,永遠這樣,隨著年紀增大,你都會被社會邊緣化。

社會分層,在不同層次上,都將屬於年紀比較輕的人。

其實,每個女人都可以大約預測一下。

如果你20歲,學校裡有幾個同學喜歡你,暗戀你,追求你。可你還比較猶豫,害怕將來工作後異地戀;或者你認為工作後有更好的。

如果你25歲,同事裡有喜歡你的,或者工作中有認識的人喜歡你。甚至向你表白。你猶豫選擇哪個。

一些女性,將30歲作為一個時間點,希望自己30歲結婚。

這個時候要當心,不要被“已婚男士”騙了。

女性到了30歲,還是會有人追求的。不過,追求的男性會比30歲之前少。

女性過了35歲,幾乎追求的男性會跑光。

當女性50歲的時候,如果依然單身,即使有工作,工作職位上升,也是無法取代家庭帶來的喜怒哀樂。

小時候的同學無法和你談孩子......

即使談到娛樂明星,年輕人眼裡的明星和大齡單身女性眼裡的明星也不一樣。

生活跟一個人設想的不一樣,是正常的!

社會滾滾向前,家庭裡要有年輕人。年輕人,才代表社會的趨勢,要想不被社會淘汰,要和年輕人多接觸。當你不想那麼寂寥,不想那麼孤獨,卻沒有人跟你說句話,那個時候想解決問題,要麼找朋友一起住,要麼住養老院,要麼恐怕還是結婚。

一個想要婚姻家庭的人,如何避免成為“剩男”“剩女”?

首先,男性應該關注不化妝的女性,而不是直播間裡的人,網紅臉等等。

女性不要把美顏相機裡的你,當成真的你。

為了避免後面的懸崖,那麼,選擇另一半的時候,以品德為主,其他為輔。

現在各種化妝術、培訓術、話術等,人已經不是單純的人,而是用物質、金錢、技巧堆起來。

比如,某軟件公司老總被“前妻”逼迫賠償1000萬跳樓!

其次,選擇有時候是兩難的。

選擇戀愛結婚,要承擔撫養後代的責任。

選擇單身,要承受日益增加的孤獨感、無助感。

也有人說,有兒有女,沒人養老。

只能說,每個時代,人的命運是不一樣的。人老了,年輕人還要工作,老年人進養老院,兒女有空來看望,不知道多少人能做到。

科技預測一下:

現在,城裡,一個人周圍出現了2個“剩女”,一個“剩男”,那是因為更多的“剩男”在農村。

二十年後,城市裡年輕人更少,老年人更多,不談機器人。

即使有退休金,沒有家庭中年輕人的支持,部分“剩女”“剩男”還是比較窮,因為他們單身就跟低收入有關係。

沒有孩子去“階層躍遷”,或者帶來收入,老年的窮人更多更窮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