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一套房,辛苦一輩子,真的值嗎?

房奴,何為房奴?就是字面上的意思,即房屋的奴隸,用具體數據表述,“房奴”就是指家庭月負債還款額超過家庭月收入50%以上的家庭。此類家庭因為負債率較高,已經嚴重影響了家庭生活的正常品質。

為了一套房,辛苦一輩子,真的值嗎?

現在的房奴身披鉅債,有工資收入的房奴,每月還房貸之後,還要精打細算,小孩的生活費,老人的醫療費,一家人的生活開支,統統都要精打細算,稍有不慎,便會青黃不接;而靠打工收入工作不穩定的房奴,命運會更加悲慘,他們時常生活在入不敷出的壓力中,擔心失業,擔心自己和家人生病付不起高昂的醫療費,在這個社會中生存,每走一步都是如履薄冰,戰戰兢兢的。

透支未來來購買房子,房奴的生活並不幸福,因為未來所發生的事情誰也預料不到,精打細算的過日子,突然遇到一個坎,整個家庭的生活節奏將被打破,陷入痛苦之中。房奴不幸福,其命運早在146年前,恩格斯就算準了!

在恩格斯與馬克思合作的資本論中,對房奴曾有如下的論述:在勞動者私有化後,地位就降低到農奴以下,處於一個極其低下和悲慘的狀態。那些勞動者通過房貸而有了私人住宅,並因此洋洋得意,可他們全然沒有意識到自己處於農奴以下的狀態,雖然他們買到了房子,但是他們的房子不能產生資本,反而成了一個破敗的包袱,他們是一些可悲的人,將人生所有的東西都獻給了這個巨大的垃圾包袱……

為了一套房,辛苦一輩子,真的值嗎?

在西方發達國家中,因為土地私有化,所以買了房子後,住宅都是屬於自己的,但這樣做房奴在恩格斯看來都是悲哀的。而在中國,土地是國家的,我們買的正兒八經的商品房都只有70的產權,甚至一些房屋只有區區40年的產權,之後在另做打算,這相比資本論中的房奴,顯得更加悲哀。

房奴,他們把一生的財富都貢獻給了這個巨大的房地產包袱,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奴”,可悲可嘆的是,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多人成為房奴之後,他們浸泡在洋洋得意的阿Q精神中,他們在為成為一名可憐的房奴而感到光榮。

現在房子對我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結婚之前必須要有房,許多人在拼命的賺錢交首付貸款買房子,生活中必須經歷的。為了買房子,有人花了大半輩子來還房貸,而房貸也帶來了非常大的壓力,許多中國房奴的悲慘生活苦不堪言,一起來看看吧。

在中國很多家庭都過著房奴的悲慘生活,每個月的工資都還了房貸。中國房奴的悲慘生活苦不堪言,不僅要還貸款,還有人需要養活全家,甚至一些剛結婚的小夫妻因為房貸壓力大每天都吵架。為了買房,大部分人在生命黃金時期中的20到30年都在為此奮鬥。

為了買房每年用佔可支配收入的40%至50%,甚至更高的比例償還貸款本息,從而造成居民家庭生活的長期壓力,影響正常消費。購房影響到教育支出、醫藥費支出和撫養老人等,使得家庭生活質量下降,甚至讓人感到奴役般的壓抑。

為了一套房,辛苦一輩子,真的值嗎?

而在中國,房奴遍佈在各個地方,特別是在前幾年,中國房奴的悲慘生活好像真的特別苦,為了還房貸,犧牲了應有的快樂生活。不過近幾年,能夠成為一名房奴,似乎逐漸成為一件值得驕傲的事兒。

隨著房價的快速上漲,最開始大家湊夠首付,每月按時還貸款就可以了,現在的事情正在起變化,房貸多少先另說,動輒三四百萬的普通住房,首付通常需要一二百萬的現金,現在的問題是能湊得起首付便是王,因此,房奴已經不是誰都可以當的了,只有能交得起首付的“兄弟姐妹”才有資格成為房奴。

為了一套房,辛苦一輩子,真的值嗎?

可是如果讓我來選的話,我一定不會選擇當房奴。辛苦奮鬥若干年,七湊八湊,湊齊一套房的首付錢,接下來還要面對幾十年的房貸,就為了一套有自己名字的住所,值得嗎?

按揭買房也分時機。

我姐2003年在深圳買的房子80多平,月供1500。她當時月薪2000多,壓力很大,但是現在月薪1萬5,家庭月收入3萬多,這點月供幾乎對生活沒有任何影響。這屬於最早一批的房奴,如今已經是雨後彩虹。

相反的是去年高位接盤的房奴,以我同學為例,勸他等等再買,他因為要結婚非得去年買不可。結果當時320萬的房子今年估值只有250多萬。因為站在高崗上,每月比現在買的話要多還近3000塊月供。好在他們家經濟條件還不錯,否則這連本帶息多損失上百萬可不是一般家庭能承受的。不過即使是後者,每月一萬多的月供還著,以目前來說幾乎要透支所有月收入。但他要還30年,以現在工資增速,5年後大約1.5萬月薪,加上他媳婦一共兩萬多的收入,幾乎可以不用依靠父母補貼了。

根據過去幾年收入增速來看,5年後收入水平將比現在增長40%左右,十年後大概率翻番,而月供幾乎不會有多大的變化。

為了一套房,辛苦一輩子,真的值嗎?

全款買房的看似輕鬆,但情況也是分兩種。

有的人全款買房是因為有錢不在乎,但也有的人買房是為了不讓孩子揹負壓力,很多家庭為了給孩子買房,做父母的把自己房子賣掉,傾盡積蓄甚至還得借錢去全款買,然後自己租房住。這倒是給孩子減負了,但細算下來,全款和別人按揭部分的利息對沖比值是多少?畢竟有些銀行5年期的定存利息幾乎是等同於房貸利息的,所以真的省了很多錢嗎?因為全款導致父母需要租房住的話,心裡負擔會有多大呢?

因此從表面來看,好像是全款買房的“有錢人”和按揭還得借錢的“窮人”做比較,其實這裡邊情況之複雜遠超想象。很多有錢人都是用一套全款的本金按揭三套房,真正敢全款的除了土豪就是不會算賬的。那麼未來的差別也是不同的,5年後土豪依然是土豪,而按揭的人,有的還會繼續壓力山大,但也有的會充分利用閒置資金髮揮更大價值,未必會比全款族境遇差。

“房奴”和“無房族”有啥區別,未來20年,這些問題將凸顯出來、房奴這個詞很多人並不陌生,房價太高,很多普通老百姓難以負擔一套房子的總價,不得不先跟銀行貸款,成為房奴,每個月還銀行錢,等還清銀行錢房子才算真正的屬於自己。剛開始成為房奴其實跟無房族相比差別並不是很大。

為了一套房,辛苦一輩子,真的值嗎?


可能,有人花光了自己所有的積蓄,再加上父母的支持,付了首付,買了房。可是每個月的房貸還是讓自己過著緊巴巴的生活。那有人會說,房價這麼貴,租房子住不行嗎?有專家說了,在幾十年後,有房和沒房的差距還是很大的。

無房族,很多沒買房的人會自我欺騙的說,不買房就不用還房貸了,節省了大筆錢,生活怎麼滋潤怎麼過。真的是這樣的嗎?並不是,買不起房要租房才有地方租,等於在幫別人還房貸,還得看房東的臉色過日子,而且現在的房租也在不斷上漲。

所以從長遠來看,沒有套自己的房子,對未來生活的影響很大,買不買房子不僅僅是房子這麼簡單,對一個人來說可能是從外到內,尤其是目前很多人在30歲買房子,貸款償還20年,50歲以後大多數人都還清了抵押貸款,有了自己的房子安心生活,享受生活,這個時候兩類人的差距也就顯現出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