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壺十把經典光器,玩壺人都想有一把!

光器不藏拙,顧景舟先生正是深諳此道,在晚年制器多以點線面的光器為主,而少見刻繪、花器。

紫砂的造型以光素器為法的,有十把經典作品,來看看你是不是也有吧!


紫砂壺十把經典光器,玩壺人都想有一把!

石瓢壺

石瓢壺,壺形上小下大,重心下垂,造型沉穩,壺嘴為矮而有力的直筒形,出水暢順,極速有力。

壺身呈“金字塔”式,壺流、壺口、壺把三點形成水平直線。

觀賞端莊敦穆,通體不施任何裝飾,它以透徹的裸胎之美,展示著紫砂泥質最本真的魅力。


紫砂壺十把經典光器,玩壺人都想有一把!

掇只壺

“大亨掇只壺”,壺身長近一尺,高過六寸,壺色渾厚深沉,瑩潤如玉,造型古樸端莊,穩重,氣度不凡,充分體現了邵大亨精妙絕倫的壺藝技術。

此壺四海壺具博物館收藏近35年,被海內外紫砂界以及紫砂泰斗顧景舟一致推崇經典中的經典,光器之祖,“壺中之王”。


紫砂壺十把經典光器,玩壺人都想有一把!

仿古壺

此仿古色澤沉穩,胎質極細,光素無紋。壺闊口唇邊,短頸,扁圓腹,一捺底,短彎流,圈形柄下留垂耳,圓蓋突起寶珠鈕。

整個壺的飽滿度是決定成敗的關鍵,仿古壺造型古樸莊重,線條收放自如,氣度不凡。


紫砂壺十把經典光器,玩壺人都想有一把!

西施壺

西施壺,由極精簡的線面架構成形,流線豐滿光潤,自然服帖,身蓋相連呈截蓋,鈕為扁圓狀,底向裡收斂。

流短而粗大,位置略微偏上,把圈向下傾斜,俗稱“倒把”,壺流與把和諧對稱,視覺上更為穩重,表面珠粒隱現,質樸無華,整器有渾圓天成的狀態。


紫砂壺十把經典光器,玩壺人都想有一把!

傳爐壺

傳爐壺,壺面呈四方,鼓腹飽滿,稜角渾樸有致,三彎流柔順胥出,弧把昂揚,蓋呈方形圓角,唇邊厚實,蓋面平弧微穹,中心鈕滴似如算珠。

四足承平底,此壺器型方中有圓,圓中寓方,比例均勻,珠圓玉潤。


紫砂壺十把經典光器,玩壺人都想有一把!

僧帽壺

僧帽壺,壺體採用六方造型,壺身上下收斂,壺腹圓鼓卻可見弧度,壺口由六片相同形狀帽沿圍繞而成,壺蓋同樣以六方形出現與壺口相對應,兩者結合緊密,如同一體,壺把中間有一凸起作為點綴,壺嘴更具特色,如同一鴨嘴出水孔居於上,增加趣味性。

壺的整體線面挺括平正,輪廓線條分明,美感十足。此種壺型為方器,具有方中藏圓的效果,線條明朗簡潔,給人乾淨利落,明快挺秀之感。


紫砂壺十把經典光器,玩壺人都想有一把!

六方壺

藏六方壺,此壺通體陽線筋紋排布,六條線條從壺紐頂端一瀉而出,經蓋面、蓋沿、壺口頸、壺身收至壺足,呈現六方。

壺體線條飽滿,向外賁張。整壺線條明晰利落,雖方似圓,雖圓卻方,尤其是壺蓋穹窿凸起,整壺呈現出蓄勢待發之勢,品讀有味。


紫砂壺十把經典光器,玩壺人都想有一把!

提壁壺

提壁壺,可以說是光素器中的扛鼎之作,壺身為圓壁狀,壺腰非直筒,而是稍往裡凹,線條自然。壺紐為縮小的圓壁,和壺身相應,壺蓋凹凸對比的設計更增強了壺的立體感。

壺嘴胥出自然,壺嘴為六方之形,線條流暢,區彎有力有韌度,此壺線形的整體造型是壺嘴、提樑渾然一體,講究比例的諧調,線角處理展現此壺的嚴謹氣度。


紫砂壺十把經典光器,玩壺人都想有一把!

洋桶壺

洋桶壺,線面流暢、曲度合宜,壺嘴嵌入壺體和上揚舒展的比例恰到好處,壺主體的挺拔又不過分激勵,彷彿璞玉琢成。

肩變為凹肩線,蓋為母子雙線相吻合,頸與肩有精細的節奏變化,俯視線條韻律豐富,點、線、面元素和諧統一,非常精緻。


紫砂壺十把經典光器,玩壺人都想有一把!

曲壺

曲壺,形象源於蝸牛的有機生態,通壺以一條渦線貫通,同時形成線與面的變化。線條處理清晰挺秀,靜中有動。

流與把所形成的虛空間與壺的實體對比強烈,巧妙地勾勒壺體的輪廓美,在紫砂光素器的提樑設計概念上,曲壺有著突破性的成就。

(圖文綜合部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