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过去不止《蒙娜丽莎》,跨界之王——达芬奇的百变人生

导言:世人对于列奥纳多·达·芬奇的印象,大多出自于藏于法国卢浮宫的世界名画《蒙娜丽莎》与《最后的晚餐》。毫无疑问他是一位十分伟大并享誉世界的画家。至于艺术上的造诣,他毫不亚于那些如彗星般闪耀在人类历史银河里的如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等人,事实上后世的人们将他们称之为“美术三杰”。但是翻开百科全书,绝大多数书中对于达芬奇的介绍可不仅仅是画家,之后还跟着诸如:雕塑家、建筑师、音乐家、数学家、发明家、解剖学家、植物学家等一系列称谓。

尽管他并没有接受过正式的学术训练,但许多历史学家和学者仍然将达芬奇视为为“环球天才”或“文艺复兴时期的人的典”、“天才的好奇心”和“极富创造力的想象力”。这些足以证明他在艺术之外其他领域的惊人才华。试想一下,在古代如果有“跨界歌王”之类的比赛,达芬奇应该是最有可能拔得头筹的人吧。

我的过去不止《蒙娜丽莎》,跨界之王——达芬奇的百变人生

列昂纳多·迪·皮耶罗·达·芬奇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天才就是99%的汗水与1%的灵感,而这1%的灵感往往比99%的汗水更为重要。”事实上,不仅是彪悍的达芬奇同志,历史上很多大神一生都在跨界,其主要的代表事迹也不过是在跨界中随便玩儿出来的。像人类著名的物理学家,发表过《自然哲学中的数学原理》一书的牛顿,经后人研究:他的一生的时间里,1/3用来研究《圣经》中的年代学,1/3的时间用来研究炼金术,剩下的1/3时间才顺便去搞搞物理、数学、天文等自然学科。但是没错,人家就只是用了1/3的时间就做到了普通人十辈子也难以望其项背的高度。这实在是让很多人吐血三升之后俯地膜拜,人家不过是业余时间顺带着搞点的成果就充斥了全世界几十亿学生十几年的痛苦学习生涯。曾经有一个人说过:

“可以说在人类历史上,总有一些天才让后人为之仰望。但达芬奇不是,达芬奇只是让人为之绝望。”

今天我们不谈达芬奇的主营业务,只是了解一下他在闲余时间简简单单做的跨界成果。

我的过去不止《蒙娜丽莎》,跨界之王——达芬奇的百变人生


解剖尸体从不眨眼的达芬奇

很多人在欣赏达芬奇的画作,尤其是关于人体的画作如《维特鲁威人》、《蒙娜丽莎》时,总是惊讶于画中人体结构的惊人协调,仿佛每一块都是按照数学公式计算好的黄金比例长出来的。这样的人放在今天绝对是维密首席模特。事实上确实如此,达芬奇在美术上尤其是人物绘画上的功底,与其解剖学家的身份是分不开的。

在那个还受宗教神学统治的中世纪,达芬奇便开始敢于探索人体的奥秘。他通过解剖大量尸体,掌握了很多一手的人类解剖知识,从解剖学入手研究了人类各个部分的构造、形态。这不做不要紧,一解剖便解剖出了够现在可以发很多SCI与nature的东西。这些东西在手,刚入职也起码能评个副教授职称吧。为了清楚的表达人体的构造,他是最先用蜡来表现人脑的内部结构,设想用玻璃和陶瓷制作心脏和眼睛的第一人。在解剖时,他顺便研究了一下人体血液的功能。得出了血液对人体起着新陈代谢的作用,并认为血液是不断循环的,这一观点为后世所肯定。他也发现老年人的死因之一是动脉硬化,而动脉硬化产生的原因则是缺乏运动。

后来英国科学家哈维证实和发展了这些生理解剖学的成果。

我的过去不止《蒙娜丽莎》,跨界之王——达芬奇的百变人生

《维特鲁威人》


无与伦比的工程师

中国古代的鲁班、诸葛亮等都曾发明过一些机械工具,像木牛流马、会飞的蜻蜓等等,不过因为年代的久远很多事情现在已经无法考证。但是达芬奇发明机器人可是千真万确的。

1460年达芬奇跟随父亲来到佛罗伦萨,开始了他的美术学徒生涯。在学习期间,他参与安装了佛罗伦萨圣母玛利亚大教堂穹顶灯塔上的巨型铜球,并由此进入了神秘的机械世界。达芬奇对于机械是十分痴迷的,水下呼吸装置、拉动装置、滚动装置、插动螺旋等各种各样的机器系统,都让他深感神奇。在安装铜球时,他亲眼的目睹了三速提升机等机械装置的效率。后来他开始研究这些机械装置,布鲁内莱斯基的机械系统设计理念对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你说研究就研究吧,但他还真的研究出了成果。在那个连人本身都没有搞清楚的时代,达芬奇竟然发明了机器人。

我的过去不止《蒙娜丽莎》,跨界之王——达芬奇的百变人生

达芬奇设计出来的机器人模型


当时他利用自己十分丰富的人体学知识,用木头、皮革、金属制作了机器人的外壳,同时配上精密的骨架,成功创造出了一个可运转的机器人。这个机器人不仅可以坐立,还可以挥动手臂,甚至还能张口说话,精细程度令人诧异。除了机器人,达芬奇还做过很多精巧的机械装置,如机器狮子、机械八音盒、密码锁(《达芬奇密码中曾提到过的密码筒)等等。这些装置内含着文艺复兴的特质,优雅而又睿智,同时又散发着机械那种简洁与理性的美感。

要说到古代中国制造军事器械的第一人,很多人都会想到战国时期的墨家。当时他们奔波各国为其制作工程守城的器械,为战国的战争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视线转向西方,能够与墨家齐名的军事工程师也应该就是达芬奇了。有人说他设计的武器成功勾画出了未来军事科技发展的思路,他竟然设计出了坦克、直升飞机的原始结构图,而这些全部在20世纪成为了现实。

1499年法国人入侵米兰时他已经小有名气,即使搬到了意大利的威尼斯,军队还是找到了他。在军队的要求下,他设计了一种由人力或其他动力驱使的类似坦克的作战武器,甚至连武器上面的炮塔结构都画出来了。不过这种武器建造出来以后,虽然可以任何方向移动也可以装备旋转的大炮,但是按照当时的工业水平无法量产。

他也曾经制造过一种速射武器,有33个钢管,每排11个排成3行,就像教堂里风琴的管子一样堆放着,发射、重新填装可以同时操作。说到这里,你是不是感觉有点似曾相识呢?没错,这就是机关枪。

我的过去不止《蒙娜丽莎》,跨界之王——达芬奇的百变人生

达芬奇设计的直升机手稿


绝对的科学带佬

最初的人们在学习科学知识时,不过是像《圣经》一样单纯学习理论,只相信文字记载,学院说什么他们就信什么。但达芬奇则不然,他鼓励人们向大自然学习,到自然界中寻求知识和真理。他认为“实践出真知”,知识起源于实践,也应该从实践出发,通过实践去探索科学的奥秘。他说“理论脱离实践是最大的不幸。”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提出并掌握了这种先进的科学方法,并应用于研究过程中。后来这一方法经过伽利略的发展,由英国哲学家培理论化,成为近代自然科学最基本的研究方法。他抨击天主教那些掌权的“为一个贩卖欺骗与谎言者”,他说“真理只有一个,它不是在宗教之中,而是在科学之中。”基于对科学的痴迷,他在天文学、物理学、力学等方面做出了惊人的成就。

相信中毒失眠者应该都听过达芬奇睡眠法,他创造的定时短期的睡眠延时工作法的确令人称赞。这一方法是通过对睡觉进行硬性规律性调节来提高时间的利用效率。也就是每天工作4小时睡15分钟,这样一天下来花在睡眠的时间基本不足一个半小时

我的过去不止《蒙娜丽莎》,跨界之王——达芬奇的百变人生


在天文上达芬奇测量了太阳距离,他批判了传统的地球中心说,认为地球不是太阳系的中心,更不是宇宙的中心,而是一颗绕着太阳运转的行星。他还认为月亮本身不发光,只是反射太阳的光辉。他的这些观点比哥白尼的日新说还要早。也幸亏他没提出来,不然被烧死的可能就不是哥白尼了。

物理上他发现了液体压力的概念,提出了连通器原理。他最早开始了物体之间摩擦学理论的研究,发现了惯性原理。他形象地生动地描写了原子能的威力:

“那东西将从地下爆起,使人在无声的气息中突然死去,城堡也遭到彻底毁坏,看起来在空中似乎有强大的破坏力”。

他有着十分坚实的力学基础,无论是静态力学还是流体力学。还将这些力学知识应用于建筑,曾设计过桥梁、教堂、城市街道等。在地质方面,他根据高山上有海中动物化石的事实,推断出地壳有过变动,指出地球上洪水的痕迹是海陆变迁的证明。在大航海时代之前,其他人甚至还不相信地球是圆的的时候,他就已经计算出地球的直径为7000余英里。他主持修建过米兰至帕维亚的运河灌溉工程,有些设施至今仍在发挥作用。

我的过去不止《蒙娜丽莎》,跨界之王——达芬奇的百变人生

机器人设计手稿


结语:毫无疑问,达芬奇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天才之一。这位伟大的天才并未像现在某些人那样将其天才外露,供人瞻仰,从而获得所谓的满足与优越。他用他的大脑,用他的行动身体力行着,单枪匹马便把人类的文明推向了新的高度。中国曾经有句古话“挽狂澜于立倒,扶大厦之将倾”,也许达芬奇就是拥有这样能力的人。伟人牛事太多,这里不能尽述,还请原宥。也欢迎大家进行补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