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疫情後,中國即將發生的20大變化


面對疫情,商場,實體店,影院,餐飲,旅遊,線下培訓,線下娛樂,等行業遭遇的打擊都是毀滅性的!

但,哪裡越有危險,哪裡就越有機會!以下是20大加速的變化:

1、體育健身行業引來爆發期

面對疫情,目前已經證明,免疫力才是最大的武器,才是一個人最大的競爭力,才是可以摧毀一切商業邏輯的降維打擊,這樣的背景下下,武漢疫情後,體育健身行業、家用健身器材勢必引來真正的爆發期。

2、“線上購物”對”線下購物“加速替代

此次疫情爆發,為電商、生鮮電商的發展了提供新的契機。網購已佔到社會零售總額的20%以上,這為化解疫情衝擊提供了緩衝空間。諸多公共消費場所被限制,將加速網購的進一步發展。天貓、京東、拼多多等電商平臺將構建更為低感染風險的消費網絡。

3、線上辦公軟件、家庭辦公傢俱加速推廣

未來將有越來越多的人在家裡辦公,遠程辦公。個體協同的辦公軟件,是未來的趨勢,工作不再受地理空間限制。

4、中國的醫療體系徹底改革

從武漢傳來的消息都是關於醫療資源緊缺的。大城市的醫務能力,防疫體系,遠比小城市嚴格了很多。中國醫療問題的核心,就在於醫療資源的更加更合理的分配,中國的醫療體系徹底改革勢不可擋。

5、商場O2O化

從購物方面來講,未來的購物一定絕大部分都是在線上完成的,即便是線上場景產生的交易,也會在線上進行,就好比你去商超買東西,手機當場就可以下單,然後很快送到你家裡。

商場可以針對周邊2-5公里範圍的消費者,以商戶為落實外送服務的主體,以自家的APP及公眾號為載體,幫助商戶全面落實O2O,服飾線上體驗線下配送,傢俱生活及數碼產品配送,食品果蔬配送,定製化餐飲配送,定製裁剪,定製按摩,定製幫廚等。

6、無人零售店、無人餐廳、無人酒店迎來巨大機遇

未來的服務業裡沒有服務員。馬雲的無人酒店已運營近半年,無論是海底撈的無人餐廳,還是各地試水的無人超市,勢必被再次提上日程。

無須錢包和手機,更沒有服務員和收銀員,全程智能點餐和支付。在無人餐廳吃完飯後,直接走人就行。走出去的同時,支付寶或微信會自動為你買單。

由於沒有服務員、收銀員等等的人工成本,無人餐廳的成本支出大約只有傳統餐廳的四分之一。未來3-5年,零售店、餐飲店、超市、酒店將面臨著一場前所未有的大沖擊!

7、相比公共交通工具,個人交通工具使用大幅提升

個人交通工具,比如自行車、電瓶車、私家車、私人遊艇、私人飛機,擁有更好的通風及防疫效果,未來一段時間內,相比公共交通工具,個人交通工具將獲得消費者更多青睞。

8、私人醫生、心理醫生,線上醫務諮詢服務要火

因為疫情特殊,目前各地都正開展線上醫務諮詢,以幫助消費者可以足不出戶隨時隨地瞭解疫情動態,掌握防控知識,足不出戶隨時隨地與名醫專家進行實時在線圖文諮詢。

未來,除正火熱的線上醫務諮詢服務,在疫情背景下,私人醫生、心理醫生也將得到迅速的發展。

9、無人配送᠋、智能配送

當前的外賣和電商早已是成熟的商業模式,疫情下人們的隔離則有望推動線下配送模式的變革。

就拿京東來說,年無人配送站、無人配送車、無人配送機已試運營三年。京東最新研發的JDY-800物流無人機,其起飛載重可達840公斤,續航1000公里,預計將會在今年推廣。

10、養身保健行業迎來最好時刻

養身保健已是當下年輕人的心頭大事,再加上疫情的催發,使得更多人把掙得錢更多的用於購買健康。

11、VR購物要火

利用VR全景技術,商家可以通過平臺把自己的店鋪以720度VR全景的形式,零距離“擺”到大眾用戶眼前,無視覺死角,立體沉浸感強,能夠帶給用戶絕對真實的體驗。

VR場景體驗類項目,已越來越受到資本及消費者關注,再加上5G運作的成熟,其應用方面正加快進展,現實的商場內的店鋪通過VR也可以成為逼真的新場景,在線上就能體驗到線下購物的體驗。

12、在線教育、知識付費迎來風口

經歷這次疫情,很多人已經習慣了在家裡學習,傳統的學習/培訓機構必須加速轉型。現在一個老師可以在線上跟上萬人乃至幾十萬人授課,而且這些學生來自全國各地,包括落後山區(只要有網絡)。

13、手遊及直播大爆發

2020年手遊春節檔,是有史以來最好的一個手遊檔期,主流手遊產品(王者榮耀、和平精英、陰陽師等)幾乎都實現了用戶時長和日活的顯著上升。

而直播,同樣的,是 “宅娛樂經濟” 的核心消費驅動,無論是網紅直播,還是直播帶貨,都處在迅猛發展的快車道。

14、餐廳經營模式裂變,外賣經濟重新崛起

外賣在經歷了“千團大戰”後,市面上只剩下瞭如今的美團和餓了麼兩大平臺,2019年則是在成本壓力下打破補貼式增長,逐漸迴歸理性。

疫情期間,餐飲行業面臨大批退單、無人到店用餐,甚至需要暫停營業的問題。面對特殊時期的疫情,餐廳強化外賣模式能有效減少人流在公共場所的匯聚,消費者也更容易接受增加一定費用並在低風險的狀態下享受美食。

15、奢侈品消費迴歸國內

2019年中國人買走了全世界1/3奢侈品,以“80後”和“90後”為代表的年輕一代,分別貢獻了中國奢侈品總消費的56%和23%。

目前中國消費者已減少旅行及外出,且已有多國對中國實施禁飛、禁入境措施,奢侈品消費迴歸國內勢不可擋。

16、社區商業再遇新契機

疫情把人們從公眾場合“趕離”核心商圈,“趕至”社區,社區成為集中的銷售觸點,商業價值便水漲船高。

生存經濟下,超市、街鋪、藥店,擁有更好的通風性,更貼近消費者的基礎性需求,有望在在疫情解決前的這段時間內,重新成為大眾消費的核心目的地。

17、在線首發電影徹底破殼

最典型的衝擊莫過於這次春節檔的線下院線。唯獨《囧媽》通過在線首發電影,徹底顛覆了傳統電影行業的盈利模式,並最終獲得雙贏。

電影院不開門的狀況還要維持一段時間,無論電影院相關員工有多抵制,在線首發電影已是破殼在即。

18、戴口罩成習慣、禁吃野味成慣例

無論未來有沒有疫情,口罩都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成為中國消費者的日常必備;由於這次疫情帶來的巨大的危機,吃野生動物將會被全面禁止,這都毫無疑問。

19、大數據下的中國智能化社會進程加速

如果武漢的每一個市民的情況都被掌握,每一個人都可以被精確追蹤,每一個流出人口都可以被定位,那麼我們這次處理起來會更加井然有序,這就是智慧城市的價值。

目前,火車站已要求買票時記錄手機號,種種這樣的情況下,大數據下的中國智能城市的進程勢必進一步加速。

20、武漢成為中國經濟版圖特殊的存在

武漢確實需要更多中國官方的支持,需要企業及個人更大的幫助,需要更多的理解、關愛及彌補。即便疫情結束,武漢也將成為中國經濟版圖特殊的存在。

決定一個人最終高度的,往往並非起點,而是拐點,機遇都在拐點!企業、城市、國家亦都是如是。

中國本就是個吃苦耐勞的民族,即便萬般磨難,也將在奮鬥中崛起。要知道,徹底解決疫情,只是時間問題。

另外,這輪在線上和線下的博弈中,本來就佔上風的線上,這次又佔了一次上風。但需要堅信的是:一切偶然背後都是必然,這隻黑天鵝將使“線上”可以徹底改造“線下”,從而徹底走上融合,中國商業面臨一次結構重組,從而走向真正的升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