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农村里有人开始屯粮食,城里人要不要也屯一些?

凉风影视


囤?

囤大米,再过几天就是夏天了,大米爱生虫子,过夏就不好吃的,囤大米不如囤水稻,可我没有加工机器呀!算啦,水稻农村都开续苗了。

囤白面,再过数月就雨季了,面是会发霉变质的,囤面不如囤小麦,又是一个问题,上哪儿加工去!算啦,地里的小麦都反青了。

还是省省精力吧!国储粮食因为储备时间过长,八百多万吨都拍卖给工业用途了。国家的高效农业生产和国家储备粮是能够保证我们的胃的。


用户开心果子


听说农村里有人开始屯粮食,城里人要不要也屯一些?

现在的有些人听风就是雨,从以前的“抢盐”,到今年的“抢药”,又到现在的“屯粮”,从历史记录来看,每一次的抢购潮基本都是杞人忧天、自寻烦恼。因此,个人认为城里人根本没必要屯粮,粮食存的多了不但占地方,而且还容易生虫子。至于农村人,因为他们中的大多数本身就自己种粮食,人家卖不卖是人家的自由,就算屯粮也不关别人的事。再者农村地方大,粮食比较好保存,像我家的小麦,只要储存方法得当,随便存放个三、五年没有任何问题。还有就是农村的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饱尝了以前缺吃少穿的苦,已经在心里头种下了严重阴影,他们在这个特殊时期选择屯粮食也是情有可原。



这次有些人开始屯粮的根本原因还是这个新冠肺炎疫情给闹的。目前我国的肺炎疫情已经基本得到了有效控制,而国外的疫情却又开始迅速蔓延,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国内的一部分人就认为未来可能会出现粮食供应紧张,引发高粮价,从而开启了屯粮之路。而国人又喜好跟风,看着有的人开始往家里大量屯粮,他们内心就会产生各种莫名其妙的恐慌,紧接着跟风加入了屯粮队伍。


其实关于这点,我认为大家大可不必担心。相关部门早已发声,国内的粮食足够国人好几年的供需(具体数字我忘了,大家可以上网去查查)。疫情迟早有结束的一天,国内的农业基本恢复正常,这就保证了粮食的正常供应。有些农村老人屯粮只是为了图个心安,根本没有实际意义,城里人没必要跟着做。

我们这边的农村,到目前为止也没听说过哪家有专门屯粮的现象,都是买卖自由(个别上了年纪的老人除外)。城里的米面价格照旧,并无上涨迹象,所以我最终的观点还是城里人无需屯粮(图片来自网络侵权速删)。


西北郭郭


现在我就在农村,而且去年秋收的时候我也在家,现在我就说说,我家去年的收成,和现在的存粮量。在来谈谈要不要屯粮吧,如果说的不对,农村去年种过地的朋友可以指出来,专家和没种过地的朋友就不用留言了,免得误导各位网友。

我家去年种植2亩水稻,而且就只种植了一季。亩产千金多一点点,2亩多点地,大概有2000斤粮食,具体精确到多了,朋友们就不用太计较了。反正影响不大。我家是四口之家,3个打扰一个小孩。按照我家消耗粮食的标准,2000斤粮食可以支撑我们20个月的粮食,不过我家每年过来秋收后就会养几十只鸡和几十只鸭子做过年的吃食。如果不算鸡鸭的消耗,每年有数百斤的余粮,就算是养了鸡鸭也有余粮。

说实话,作为一个农民我不知道,现在怎么有这么多人说要屯粮食,也不理解你们的心情。我还看到好多人说粮食涨价对农民有没有好处,我可以确切的说,最不想粮食涨价的应该是我们这些农民,当然这里面没有包括那些种粮大户。有些人可能理解了,没什么农民反而不希望粮食涨价。这里面有几个原因。

第一,粮食就是涨价对于大部分农民来说意义不大,比如我家就2亩水稻,粮食长价几乎没多大意义,如果不是自家要吃饭,可能一季水稻也不会种,这应该是很多人民朋友的心声。第二,好多农民朋友都出去打工了,现在的粮食价格来算的话,其实一个月粮食发费应该就100来块钱。绝大多数农民朋友都更希望发100来块钱来买一个月粮食,也不会愿意种地的。是吧,我想应该大部分农民朋友可能不希望粮食涨价。一旦粮食涨价代表生活成本又提高了。

以上是我,按照我家做的参考做出的观点,如果有误请多包涵,农村去年种过地的朋友可以提出反对意见。其他朋友意见就保留吧,毕竟我是以农村的标准说的。谢谢!这里大概还剩下700斤粮食,顶楼还有粮仓,粮仓,农村朋友都知道的,农村家庭都要备用粮仓的。哪里面有多少就不说了,反正够一年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