斥责他人像英雄 事临自身也认怂 一一评方方《封城日记》(10)

斥责他人像英雄  事临自身也认怂   一一评方方《封城日记》(10)
/
/
/


斥责他人像英雄  事临自身也认怂   一一评方方《封城日记》(10)
/
/
/


斥责他人像英雄  事临自身也认怂   一一评方方《封城日记》(10)
/
/
/


方方2月19至2月23日的日记,除了讲日常生活和亲友的往来,着重写三方面的见闻和感想。

日记首先把中医药扎扎实实地表扬了一把。先是肯定“中药有一定疗效”。然后用西医专家的话加以证明:“现在很多医院的整个病区全部由中医医生接管,取得很好的疗效……中西医结合,效果非常明显,也得到了国家层面的高度认可。”最后借医生朋友的话表达自己的看法:“疫情过后,国家肯定会发力支持中医发展,他们在这次战役中表现耀眼,有目共睹,西医不服都不行。中医便宜很多。”甚至将中医药上升到中华文明的高度给予极高的评价:中华文明五千年,生生不息,西医在中国占主导地位只有几十年,中医药有效是肯定的。

日记虽然对中西医结合持悲观态度,却不肯去挑任何不足或瑕疵,全是点赞未见吐糟,实在罕见。

日记也表扬了社区志愿者:

志愿者这种组织方式,真的很棒,它也被很多善良的年轻人追捧。在参与社会服务时,他们不仅可以奉献一已之力,还可通过此一途径洞察社会,理解人生,让自己的见识和能力得到成长。疫情期间,武汉有几万志愿者在进行各种社会服务。没有他们有力的帮助,仅靠机械的政府机关,可能更糟。

日记写光明的同时总免不了要找出一点阴暗的东西来:

团购时间长了,模式也明显出现缺陷。各小区门口,每天都挤着取团购物资的人。而且,团购的东西不是一次到,有的小区要分好几次取。本来一天出门一次,结果团购后,导致一天出门几趟。

今天网上有个总结:第一批感染者是年前的;第二批感染者是挤医院的;第三批感染者是挤超市的;第四批感染者就是瞎团购的。

自己到超市购买,不行;志愿者团购送到小区门口,也不行;直接送货到冂前,怕把病毒一起送到家。这不行,那不行,怎么办?作者也“没办法,管理是门科学,哪怕是柴米油盐诸类。但是怎么样更科学地管理,方对控制疫情有效呢?一个写小说的人,肯定搞不懂。”

一向指责这个无能,那个缺才的万能方方,怎么现在又谦虚起来,竟说自己只会写小说,搞不懂管理啦?

方方不总是说官员干部“历来按文件做事,一但没有文件就六神无主……空讲政治正确而不实事求是”吗?不是说干部都是“天天光是政治学习讲空话而不会具体做事”“没半点用”吗?那好,你能不按文办事,你不会天天光是政治学习讲空话,只会具体做事,你就做一两件具体的事来呀!

方方日记写了那个操汉骂的妇女。可她不仅会汉骂,而且能实干,当了社区志愿者,以身作则为群众办实事。可你方方做了什么?除了批评这个指责那个,什么实事都没干。不能干事,出谋划策总可以吧,拿出你改进团购服务的锦囊妙计来呀!怎么就“搞不懂”呢?斥责别人时威风凛凛,气势如虹,好像是个能上天入地、移山搬海的万能英雄,可临到自己出主意办好事时,就认怂装熊,推三阻四溜之大吉。算什么东西!

日记还讲到媒体人,也是先扬后抑。先给你戴上高帽子,后狠狠抽你一棍子,让你哭笑不得:

据我所知,这次来武汉采访疫情的记者,有三百来个。加上各大网站或自媒体记者,恐怕比三百人更多。正是靠了他们的四处奔走,细致访问,勤奋写稿,才让我们得以足不出户地阅读到许多有现场感、又有深度的报道。有些调查记者,刨根问底,既不放过细节,也不放过关键的时间节点,由此也让越来越多的症结和问题,呈现出来,更让无数英雄人物和事件,为人所知。

好多记者都很年轻,非常有职业精神,不怕苦,又拼命。

然而在引述他人的一段责问“你们经过长期的专业训练,难道不知道这种病毒的危害?为什么不敢抗争一下,把真实的情况报道出来”之后,就对整个新闻界猛烈开火:

具有基本常识,专业水准、外加职业精神的媒体领导还有吗?长年的优汰劣胜,导致优秀的媒体人大量流失。矮子中间拔长子,把媒体当官场用来混位置的人应该更多吧?他们当然不会冒天大之大不韪……去为民疾呼……人民在他们眼里是个零。

别人责问的是武汉湖北的媒体,方方接过来对准全国媒体;不仅批领导,而且痛斥所有媒体人。人民在媒体人心中真的只是一个零吗?这些年,贪腐官员的揭露,黑社会组织的捣毁,污染破坛环境事件的爆光,不也有媒体人的一分功劳?抗疫期间的武汉,医生的求助,市民的呼救,不也常常由媒体或媒体人发出来的吗?你方方写到“日记”的好些材科不也来自媒体吗?你不是接受过媒体的采访吗?难道你不属于“人民”?

以偏概全,将一时一地的现象泛化为常态和普遍现象,脱离实际,树敌过多,打击面太宽,被众人痛批在所难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