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痛批美團“落井下石,吃相難看”,大家怎麼看?

姓氏文化使者


近期,央視及各大媒體接連炮轟美團,主要聚焦在兩點。一個是外賣佣金居高不下,商家叫苦連天,辛苦半天幫房東和美團打工。雖然疫情期間外賣市場一片紅火,一頓操作猛如虎,回頭看荷包只剩一塊五。一個是美團的小額貸款利息同比銀行還是高出一大截。商家在經歷房東和佣金的兩層“剝削”後,再算上資金成本,連口袋裡的一塊五也上繳了,揭不開鍋的商戶能不抱怨嗎?

哲學告訴我們,事情都有兩面,要客觀地去分析問題。埋怨和糾結解決不了問題,瞭解了事情根源,再對症下藥才是根本。

筆者也是一家餐飲企業經營者,在二線城市,有兩家餐廳,一個自創品牌,幾家加盟連鎖店。餐廳經營五年,和美團也合作五年,關於上述第一點佣金高的問題,筆者是這麼看的。首先,美團的佣金是看人看地方“下菜”的。講白了,有的地方,如一二線城市,由於業務量較大,總體運營成本可以攤薄,其實佣金還是在可接受範圍的。以前我們餐廳由於各種原因沒有上外賣,今年也開始嘗試外賣業務,和美團談下來的佣金是,自己配送的話,獨家6個點,非獨家8到10個點。美團騎手配送的話,獨家16個點,非獨家20個點。保底每單提成不低於5塊錢。餓了嗎還沒給出政策,但是,相信基本差不太多。

根據這個政策,大概可以得出以下結論。小商家由於外賣單量不是太大的話,儘量嘗試前期自己配送,外賣單量增大的話,後期自己僱人配送也相對較為划算。稍微大一點的商家,如連鎖店的話,美團給的費用也相應降低,大概在10到12個點,含配送費。這樣基本沒必要自己配送,請人配送還更不划算,至少美團配送還能在財務核算和管理上較為簡單。說白了,美團抱連鎖餐飲的大腿,並不是要賺什麼錢,甚至要虧錢,但就流水和財報上至少要好看點,畢竟大商家的流量也較大。其實最尷尬的是中型商家,單量大不大小不小,讓美團配送抽點確實不低,自己配送前期單量小又不划算,所以進退兩難。

但是如果地域放到三四線城市及小縣城呢,情況又大不相同,上面講的各種政策要分別提高8到10個點。也就是說,在小城市小地方你在美團每營收100元,要比在大城市大地方多付出10以上的佣金支出。我們來算一筆帳,餐飲行業現今的毛利大多在百分四十到六十之間,極個別品類能達到百分七十。美團佣金就抽掉你百分二十到三十,剩下的百分二十到三十的毛利已經很難以維持房租,水電及人工支出。不做外賣嘛,堂食又因為競爭激烈,生意日漸難做。所以擺在餐飲人面前的的確是一個兩難的境地。

佣金說了那麼多,再來提提美團金融貸款的問題。現在市面上的除開銀行以外,大部分的小額貸款年化都在12到18個點左右,有的甚至在24到30個點。換成白話,美團貸款大概在1分到1分五的利息。這個相對銀行貸款年化百分五到百分八左右的利息來說,確實高出一大截。但是你要這麼來分析問題。首先資金來源不一樣,銀行靠吸收儲戶存款,大概百分2到3的年利率,放給借貸人百分5到8,賺取利息差。雖說利息低了,但是銀行為了風險控制,都會要求有抵押物或者擔保。而這塊卻是小商戶或者初創者最缺失的一點。美團金融大部分是和銀行合作,或者其它大的金融機構合作,簡單講,美團把錢從銀行借出來再借給你,而且不要你任何擔保物,美團轉取利息差從而盈利。所以兩者的區別可以自己衡量和取捨,你借與不借取決與自己,也沒必要去糾結利息高低的問題。筆者建議,不管從銀行或者從民間金融機構借貸,量力而行,哪怕有時想賭一把,也得做好失敗的風險管控及良好的應對策略。人生難得幾回博,只要在自己可承受範圍之內,哪怕年輕失敗了,也能為你後面人生打下良好基礎,失敗要趁早這句話不是沒道理。我們老家有句老話這麼說的,人生不走到棺材板釘上那刻都輸贏難斷。

總結一下,佣金高低的問題商家可以自己算好一筆經濟帳,可以了再上,不適合的區域或者品類不必要跟風去做外賣。餐飲要做好記住兩點,一個是菜品一個是服務,這兩塊才是根本。至於外賣或者堂食只不過是銷售的渠道和手段,你能說,不做外賣餐飲就一定做不起來嗎?肯定不是。再說了,現在微信,小程序,那麼多渠道可以引流,商家只要自己用心去觀察和學習,總能找到別的出路。資金來源的問題,筆者有個建議,年輕人創業前期,項目投入不要過大,三五萬以內都比較合適,哪怕你這筆錢全部借來的虧掉了,以現在的工資水平,你打一到兩年工就回來了。對你以後人生不會造成很大影響。中年想創業的,最好不要去借貸利息過高的,在年化10以內都是比較理想,實在不行12的年化利率也不是不可以,畢竟餐飲的投資回報做成了還是很可觀的。項目最好選那種可以自動化運營,自己不需要太過操心的。畢竟人到中年,家庭和社會壓力都比較大,很難像年輕小夥子那樣一心撲在事業上。關注筆者,還有更多更有用的關於餐飲和美食的小知識和小技巧能分享給你喲!


斌哥聊餐飲


2個月的時間,1.3萬家餐飲企業註銷倒閉。海底撈、西貝漲價後又紛紛道歉回調菜價。與此同時,美團外賣的毛利率卻飆升至18%,新商家提成高達26%,引起各地餐飲企業極度不適。近日,廣東餐飲協會集全省餐飲企業之力,公開要求美團降低外賣佣金,取消2選1的限制。而作為競爭對手的餓了麼則放出消息,依託阿里本地生活推出的“七大商家賦能計劃”可以給予商家以低於行業水平3%-5%的佣金。與此同時,13日餓了麼再放福利,宣佈在全國80多個城市包下近4萬塊戶外廣告,免費提供給各地中小餐飲商家,幫忙打廣告。

美團漲傭的負面樣本效應已產生

近期,復工、復學、復生活,而與之相關的衣食住行、吃穿用度也成了熱點話題。

隨著疫情的向好,有人喊出了報復性消費的口號。但經歷了疫情的人們,更珍惜生活的來之不易。根據某項調查顯示,只有11.6%的消費者表示會去瘋狂買買買,45.5%的消費者表示不會報復性消費,而15.3%的參與者更表示根本沒條件報復性消費。

如果看到這個調查,想必那些在疫情之初就叫苦連天的餐飲企業更要滿頭黑線了。

現實也果真如此。前段時間,網友們紛紛在海底撈官微下留言,催促開門打卡。現在,開門是開門了,消費者卻發現,7塊錢一碗白米飯,1.5元一片土豆……想要打個卡還真不容易。網友們又紛紛表示“吃不起”。

無獨有偶,疫情之初叫苦最歡的西貝被杭州網友爆料:43元的大拌菜,79元的炒羊肉……該網友稱西貝連羊肉串都賣9元/串,評價“西貝漲價幅度真心大”。但是僅僅過了不到一週的時間,面對消費者的吐槽,海底撈、西貝接連發布致歉聲明,為菜品漲價道歉,並宣佈恢復菜價。

而最早勾起餐飲企業漲價潮的是,正是美團外賣。早在今年2月,四川南充火鍋協會就公開舉報美團外賣突然漲傭,舉報信指出,疫情之初為吸引商家快速上線外賣,美團推出了每單收入8%的外賣佣金,這是令人滿意的。但僅僅不到一週,這個比例就從8%突然飆升至20%。上週,廣東的餐飲企業也公開發難美團,廣東餐飲協會公開向美團發出聯名交涉函,希望美團取消“獨家合作限制”,減免疫情期間廣東餐飲商戶外賣服務佣金。公開信指出,美團在廣東對新開餐飲商家的外賣佣金更高達26%。

現實就是這麼殘酷,報復性消費現在還沒到,卻先迎來了報復性漲價。實際情況是,一些規模遠無法和海底撈、西貝相比的中小餐飲企業已經率先漲價或醞釀漲價,包括“沙縣小吃”。即使現在堂食的情況並不樂觀,餐飲企業主們也試圖先通過外賣把價格漲起來。“現在還是比較依賴外賣,但外賣漲傭,我們只能跟著漲菜價抵消掉這個成本。”一名餐飲業主表示,房租、人力這些成本已經壓得他喘不上來氣了,如果這個時候,外賣佣金還要漲,“就是逼著人關門了。”美團外賣漲傭為餐飲企業漲價做出的樣本效應已經顯現。

餓了麼下血本幫餐飲企業打廣告

不過,對於餐飲企業來說,也不是沒有好消息,漲價也不是復甦唯一的手段。

作為美團的競爭對手,口碑餓了麼日前就做出決定,在全國近80個城市募集戶外廣告資源,如mall大屏&電子屏、公交站牌、地鐵電視、電梯廣告合計近40000塊,另外還有酒店電視廣告位10萬塊,互聯網電視資源480萬臺,一併免費開放給各地中小餐飲商家,幫助他們打廣告。據悉,武漢外賣商戶倉橋家、瀋陽外賣商戶家食樂、杭州外賣商戶喬村二十八道菜、杭州外賣商戶隱川精緻日料等餐飲企業作為首批品牌,本週內將免費使用這些廣告牌,餓了麼表示,後期還將與更多外賣商戶繼續溝通加入進來。

餓了麼憑什麼可以以低於行業水平的優惠給到商家,又何以斥巨資幫助客戶免費打廣告呢?這就不得不提到其背後的大樹——阿里巴巴。

近期,阿里巴巴啟動了幫扶中小企業“春雷計劃2020”,餓了麼的巨資廣告投入,就是其中一部分。

復甦除了輸血還要更強大的造血

作為阿里本地生活重要一環,餓了麼還依託阿里本地生活的 “七大商家賦能計劃”,為餐飲企業的復甦提供更強大的造血功能。

近日,口碑餓了麼宣佈將繼續維持低佣金,給予商家的外賣佣金普遍低於行業水平3%-5%。扶持商家抗疫的優惠貸款利率為6.5%,相比美團類似手段13%的利率低了整整一半。據餓了麼透露,截至目前,全國已有超過30萬本地生活商家獲得了減傭福利,超過1萬商家獲得了從5000元到5000萬元不等的低息貸款和專項資金支持,總金額超10億元。而近期,共有超過20萬商家在餓了麼的幫助下實現了“外賣急速上線”,既包括了全聚德、鵝夫人等知名餐飲,也惠及8萬家街邊便利小店;家家悅、胖東來等區域商超龍頭,香格里拉、西安威斯汀等高端酒店先後上線餓了麼口碑,實現“線上復工”。

近期,支付寶進行了一次重大改版,成為數字生活服務平臺,其中的核心內容之一,就是開闢了生活服務的多個入口、板塊。而這些入口板塊中,口碑餓了麼享受到了第一輪紅利,據阿里巴巴集團合夥人、阿里本地生活服務公司總裁王磊保守,隨著支付寶的湧入,及即將到來的淘寶、高德湧入的流量,使得口碑餓了麼的日均訪問人數突破1個億。未來,隨著平臺運營和用戶心智的打磨,這個數據還會進一步攀升。

近期,阿里本地生活又宣佈了收購客如雲,又推出了基於私域流量的小程序運營,以及千人千面的門店裝修,還有吃貨卡等產品,這一系列的新工具新產品,讓商戶充分具備了運營私域的能力。

此外,與支付寶、淘寶、天貓、高德等入口打通後,直播等阿里在電商領域摸索出的方式也會同步到餐飲商家,轉化成功的私域流量,商家則可通過客如雲的小程序進行管理。對於商戶的私域運營,將零抽傭,通過產品工具與數據賦能,幫助商戶私域運營。而從此得來的生意,阿里是不抽佣金的。“這是商家的私域,我們不應該抽傭。”王磊說。平臺只是幫助餐飲企業提供流量的渠道,而你自己憑本事換來的生意,渠道是不收佣金的。也就是說,老師教會了你本事,你去外面闖蕩掙來的錢,不用給老師發紅包。

口碑餓了麼宣佈成立阿里本地生活大學,未來三年,將輸出1000門精品課程,助力本地生活1000萬從業人員進行數字化能力升級和發展。

阿里真是深得馬雲真傳,自稱退休後要做老師的馬爸爸應該最懂得,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他也比誰都明白,沒有哪個學生從老師那學來了本事掙到了錢會給老師送來。但學生教得好就會有源源不斷的學生進來。

“零和博弈”體現的是企業價值觀

漲價不到一週的西貝和海底撈,忙著道歉並回調菜價。“買的沒有賣的精”這句俗話現在看來並不合時宜,商家再也不敢把消費者當傻子。

既然商家都明白不能與消費者為敵的道理,那麼作為如美團、餓了麼這種一邊連接著消費者,一邊連接著商家的本地生活服務平臺,又應該明白什麼道理呢?

對於消費者來說,選擇平臺的理由其實很簡單,誰的價格低,誰的服務好選它就是了。但對於商家來說,誰讓他們活得好,他們才有動力提供更多的福利和更低的價格。

本地生活服務平臺甚至整個互聯網行業都具是具有服務屬性的行業,本質上與外賣小哥和淘寶店鋪沒什麼區別。

本地生活服務平臺之所以被需要、能生存的關鍵,是最大化地平衡商家與消費者雙方的需求,並將其採用合理的形式連接起來。商家和客戶其實都是平臺的服務對象。

我們常聽到外賣小哥和淘寶小二請求消費者:親,給個五星好評行不行。現在是時候也該對平臺進行一下點評了。

在蜘蛛君看來,與其說美團面臨阿里的挑戰是商業戰上的戰略和資源挑戰,倒不如說是價值觀的挑戰,特別是在這種特殊時期,是忙著割韭菜達成所謂的自救,還是抱團取暖實現共贏?商業操作和商業信譽哪個更重要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阿里的釘釘,頭條的飛書陸續開放免費功能;萬達免了全國所有萬達廣商商戶三四十億的租金;盒馬、京東 “共享員工”計劃接收餐飲企業未復工的員工。特殊時期雪中送炭比錦上添花更難能可貴。

我們常對 “店大欺客”嗤之以鼻,平臺的介入在一定情況下緩解或者延遲了這種現象的發生。但如果因為平臺的參與,不僅沒有讓服務對象獲得實惠,反而變成麻煩製造者,造成了對三方都沒有好處的“零和博弈”就不那麼美好了。

儘管在這種博弈中,某一方可能在短時間內會取得較大的收益,但這更像是在殺雞取卵、竭澤而漁,甚至是飲鴆止渴。本地生活服務平臺的競爭和比拼,更多的應該是服務質量的競爭,而為了追求短期利益,破壞遊戲規則,犧牲被服務對象的權益,最後的結果用腳後跟都能想到。

但不幸的是,有些平臺就是拎不清楚這種關係的,鍋向外甩不出去,就開始向自己人開刀。

13日上午,美團高級副總裁、到家事業群總裁王莆中回應高佣金做出瞭如下回應;

“美團外賣從誕生以來,持續虧損5年,即便在剛剛盈虧平衡的2019年,第4季度外賣平均每單利潤也不到2毛錢,佔收入的2%,平臺的絕大部分收入需要投入在幫助商戶提供專業配送、獲取訂單和數字化建設中。美團也堅信長期主義,短期不賺錢但是構建了一個面向未來的基礎設施,這個配送網絡正在發揮更大的社會價值,配送萬物,而不僅僅是餐飲。”

同時網上也不乏替美團洗地的人在,稱“外賣佣金收入超過80%都給騎手發了工資”。結論的由來也很簡單,美團2019年財報中提到當年餐飲外賣的佣金收入為496.5億元,而這一年支付給騎手的工資達到了410.4億元,兩相除之,得到82.7%,正好是“超八成”。

如此看來好像是沒有錯啊。但轉念一想,這種計算方式不對啊,那客戶付的送餐費又跑到哪裡去了呢?對此,有些網友的觀點還是十分具有參考意義的。

還記得早在2019年初,美團已經對配送費進行了提高,只不過當時反應比較劇烈的是消費者。而對此美團的回應的首要原因就是人工費用的增加和智能配送系統的研發。

一年過去了,還是因為要給外賣小哥發工資,可能實在不好意思給消費者漲錢的美團,這次選擇了給商家漲傭。

而外賣小哥這個鍋到底背不背,還得他們自己說了算。

在知乎上隨便搜索一下即可發現,外賣小哥跑美團的收入多數評論在5000元左右,平均日接30單左右,全勤30天,如此算下來,配送費均價在5元-6元之間。多數情況下,消費者需要支付的配送費也差不多是這麼多錢。

與西貝、海底撈這樣首先認錯道歉,緊跟著回調菜價的表態相比,美團的這幾句回應顯然不夠真誠且有甩鍋之嫌。與餓了麼降傭減費又鋪天蓋地的花錢買廣告送給商家相比,美團的回應又顯得空洞且力不從心。

去年給消費者漲錢,今年給商家漲傭,而給出理由都如出一轍。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如果說西貝和海底撈是用真心面對消費者,餓了麼是用真心面對商家。

那麼,美團又在用真心面對誰?


新知商業觀察


“天下苦美團者久矣!”有人這樣形容餐飲業對美團的態度。

確實,像美團這樣的企業,和餐飲企業應該是一種寄生關係,在美團沒有成立之前,餐飲業本來經營得好好的,就像池塘裡的魚,自由自在的自我成長。

有了美團之後,餐飲企業覺得日子應該越來越好過,結果卻發現並不是這麼一回事,在度過了初期的蜜月之後,餐飲企業和美團之間的利益衝突越來越明顯,這次疫情發生之後,甚至到了難以調和的程度。

近日,廣東省餐飲協會給美團發了一封交涉函,認為美團涉嫌價格壟斷,控訴美團在疫情期間上漲佣金,讓很多餐飲業不堪重負,尤其是在疫情之後,本來餐飲業就壓力很大,現在更是雪上加霜,要求美團取消合作限制,減免外賣佣金。


除了廣東之外,其實已經有多地方因為佣金的問題和美團進行過交涉,美團的佣金先是從4%上升到13.4%,然後又上升到26%,從最初的低價讓餐飲企業入駐平臺,到現在的挾用戶以壓榨快餐店,尤其是新冠病毒疫情之後,餐飲業剛剛恢復元氣,因此被批吃相太難看。

我有兩個朋友都曾經幹過餐飲,它們對美團是又愛又恨,愛的是和客戶之間溝通非常方便,恨的是自己賺的錢還不如美團抽成多,其中一個因為外賣費用太高,一直堅持自己配送,但是,個人配送不成規模,效率確實太低了,最後幹不下去;另一個朋友說通過美團賣一份快餐只賺一兩元錢,聊勝於無。

所以,我認為現在的問題是,美團自己不去做餐飲,而是寄生在其他的餐飲企業之上,就好像其他電商平臺類似,可以利用平臺優勢賺錢,過分考慮了消費者的感受,而忽視了經營者的感受。

從這裡,我們其實可以聯想到金融行業,老百姓到銀行去存款,銀行再把錢借給企業,如果中間沒有約束,那麼銀行為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就可以肆無忌憚的壓低存款利息,抬高借款利率,所以銀行監管一直是高壓態勢,現在的美團是不是也有這種問題呢?

我認為任何事情必須在管理部門監督之下,如果缺乏監管,資本就會氾濫,為了利益不惜落井下石,將來不僅是吃相難看,有可能會變本加厲,進而影響實體經濟發展。

我國的電子商務發展到今天,雖然給我國經濟帶來了非常大的活力,但同時也帶來了一定的問題,為了維護良好的市場秩序,電子商務監管現在已經迫在眉睫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