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我真的最怕你说粗心!

粗心的问题是很多同学所关心的,在分享君授课时也无数次会被问到粗心了怎么办,果然今天又有同学私信小君,谈到了粗心的问题,今天小君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该怎么解决掉这个上岸路上的拦路虎。

「公考」我真的最怕你说粗心!


一,生活中的丢三落四

其实粗心可能是一种习惯,也可能是一种生活的模式。比如,很多人会隔三岔五,总会漏掉拿个什么东西,这么丢三落四可怎么办?!这个我也有经验,小君本身算是比较细致的人,收拾包包、行李也井井有条,放置有序,但是一两星期可能会有一次出门后发现忘了拿东西而跑回来拿,偶尔也会有真的忘带需要别人帮忙送来的情形。不过我一般也一笑了之,因为这很正常,不算什么事儿,不算什么错儿,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小心谨慎地照顾着东西的人。而如果要求每个人行为处事什么都不能忘记、什么都不能落下,这可能是在培育强迫症,强迫症就是这样追求完美。

当然,如果确实很不细致,比如收拾书包比较烦躁,没耐心,这种问题就需要想办法解决了。这个以后再讨论。

二、学习中的粗心大意

之所以说是粗心,其实就是觉得好像“不应该出错而错”了。那到底是不是不应该错呢?

如果某种错误出现一次有偶然性,如果多次出现同一类错误,一般可以找到原因。即使看错题目要求、没有审清题意、甚至漏题、涂错卡这种粗心,也是有原因的,与习惯、情绪、能力可能都有关系。

那么我们通常是怎样解决粗心的问题呢:责备自己这次不认真,然后提醒自己下次仔细点、专心点。不就是这样么?(今天私聊小君的学生说,当时都想“砍死”自己,多可怕!)

想想我们的父母、老师以及上学时候的自己,不就是这样看待“粗心”的么,结论是:粗心=无关痛痒的问题

可是,“下次仔细点”真的解决问题了吗?

当然没有啊!

因为“粗心”并不是犯错的本质原因,“粗心”其实只是在表达我们对某些错误的一种“轻视”态度

所以,我想说的是:粗心是一个伪概念

因为:

1.粗心往往掩盖了你犯错的真实原因2.粗心无法提供任何改善错误的建议


我们泛泛地说如何克服粗心是隔靴搔痒,试图找一贴狗皮膏药就包治百病更不可行,所以我们不谈如何克服粗心,而是具体分析每一类常出现错误的原因,每一类错误的原因找到了,采取相应措施改进,粗心就自然越来越少了。

所以,我试图分析那些看似不应该出现错误的原因,从行为习惯、情绪、能力能诸方面来深入挖掘。

(1)超过能力

回想一下你平时是怎么学习的?是不是看一遍讲义听一遍课件,就慌慌张张匆匆忙忙地去刷题了?觉得时间来不及不想做导图不想去整理?在这时候刷到难题,错了,看解析,倒吸一口气,拍脑门子这么简单个事情我怎么就忘了?下次注意!

怎么回事儿?粗心?

小编不这样认为!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很多学生都是听课两遍、三遍了才慢慢能理解老师讲的内容了,只过一遍的情况下就开始大量刷题,别说能不能熟练应用知识点去解题,哪怕死记硬背按讲义条文去做答案估计都有难度。

所以,如果做题的跨越太大,超出目前的能力,自然容易出错。小编建议还是做能做的事情吧。

循序渐进地学好基础课程,不要跳跃太大,总想挑细小、偏门的角度去拔高,对于考试,基础知识占比最多,因此说提高正确率才最重要!

(2)习惯、认知的问题

另外,还有部分同学是真的学会了,但是做题速度很快,看到熟题就忍不住直接选了心里那个印象深刻的某A、某B、某C,根本没有耐心,看到最后一个选项。考完了发现,题目只是相似,而已。

粗心?还是另有原因?我分析这样的同学通常太过于“不拘小节”,毛躁不稳,成熟、优秀的社会工作人员不应该有这样的问题。

(3)从容做题的习惯

考试做得太快,自然忙中出错,造成粗心。很多同学很快地把题目做完了,最后剩下时间来检查。其实这是一个不合理的策略,因为你做一个题目,已经形成了一个思路,就已经先入为主了,检查时也习惯于从这个思路去检查,自然不容易检查出错误了。这其实是一个心理规律。除了漏题可以检查出来之外,其他的即使用很多时间也可能检查不出来几个错误来。所以不如开始慢慢、从容地做,趁着还没有先入为主,感觉还敏锐的时候想好怎么做,这样保证一次完成。检查就主要看看有无明显的错误就可以了。而且做得从容,不该犯的错误自然就少了。这种做题习惯是可以在做模拟试卷时训练的。

(4)审题有问题

不去仔细审题,着急下笔去做。应对考试,很多同学并没养成审题的习惯,再加上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还需要加深,所以,更要花些时间去想想这个题目是什么意思了。这也是一个习惯培养的问题,在做模拟题时可以培养。

(5)没有形成克服粗心的习惯

小君在授课过程中也会经常提醒同学们要仔细、要认真,可是模拟测试题一座,就发现,不论提醒过几次,还是会有人犯粗心的错误。

后来我发现这个是需要养成习惯的,所以需要专门找了一些类似的题目,而且让同学们有意识地在重点问题下画线,审清选是还是选非,多次训练,形成习惯,就稳定可靠了。如果只是提醒,不训练形成习惯,就难免会粗心。

所以,认真有时需要习惯来固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