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教育工作者為了別人家的孩子操碎了自己的心。對於自己孩子,還沒那麼上心。你怎麼看?

曾老師教英語


我不理解也不贊成,即使這個教育工作者,無私到把別人孩子當成自己的孩子,也不應該不上心自己的孩子,如果真出現為了別人家的孩子,操碎了心,不上心自己的孩子,我感覺這多少有做秀的成分,他可能特別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可,學校領導和家長認為他做出了犧牲,而去讚美他,他可能很享受這種被認可被讚美的滿足感。再一種更不贊成的情況,難道是為了評上優秀老師之類,給自己增加績點?就象以前總有人報導說,某人為了工作,自己親人生病去世都沒有耽誤工作回家看一眼,我當時還不大的時候,我就覺得這個人就是為了表現自己,為升職,我覺得自己的至親生病甚至去世了,你都不耽誤一天工作,這不是無私這是自私,這是違揹人性的。那個工作不至於離了你,就沒法進行,但老爹老媽,是我們的天,我們不能不盡孝,在父母眼裡,我們是他們的全世界。

所以教育工作者也好政府工作者也好,我們都是普通人,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不一樣,追求不一樣,成長過程中某些方面的缺失或過度都會對一個人的行為有很大影響,希望每個人都儘早有能力去平衡好我們各個角色的責任,不讓自己有太多遺憾。


功成方悅


您所說的這種現象,是事實,也是無奈,人人都說老師好,人人都對老師眼紅耳熱,可是哪行都有哪行難唸的經啊!

都說老師有空閒,其實老師真是不得閒,沒有耐心細心,小學部老師是萬萬做不得的,曾親眼見到,課堂上一個小學生尿了褲子,老師悄悄把孩子叫到辦公室,給該孩子換上自己孩子的褲子,安慰完後,又趕緊回教室上課。

一天腳不點地,回到家再也無多餘精力,給孩子多講一個故事。

同小學老師不同的是,中學部老師要面對孩子們沉重的學業,和日益凌厲的個性。踩著晨曦,迎來孩子們朗朗書聲,踏著滿地碎月,匆匆回家,開啟一天的晚飯。

一位老同事曾講過自己的親身經歷,中考晚自習,她是一邊哭,一邊上完了整整一週的自習,那一週她的孩子一直在發燒,兩口子都是老師,白天給孩子吃完藥,晚自習再也不能勻出過多的時間。

很多時候,老師們不是不想管,是實在沒有過多的精力和時間去管了,其實,背後正是老師們對教育,對學生的拳拳之心。

不過,我中華各行各業都在盡力,正所謂其心“至高至明日月。”





老牛嚼教育


有些教育工作者為了別人家的孩子操碎了心。對於自己的孩子,還沒那麼上心。你怎麼看?

有些教育工作者為了別人家的孩子操碎了心,對於自己的孩子,還沒那麼上心。這在我工作的那個年代是非常普遍而正常的事。老師們整日一心撲在工作上,家庭和孩子基本上沒有精力和時間去顧及到他們。每天都在忙於學生思想教育工作,備課,上課,學生作業的批改,及各種計劃的制定,各種總結,教學研究,業務培訓等等工作。根本就無暇顧及到自己的孩子。

記得在七十年代時,我擔任五年級的班主任同時任教語文和數學兩門課,(那時一至三年級老師是包班的,所有課程都是一個人教。)每天都是忙於教學,搞班級管理工作,學習成績跟不上的孩子每天放學後把他們留下來補補課(那時根本沒有補補課費一說)。天黑了抱著一大堆作業到家。晚上在一盞罩子燈下父子三人圍坐在一桌前,我在備課或批改作業,孩子們各自在做作業,看書。等我做完了工作,孩子們已經很累了。那有時間去輔導他們的學習呢?現在回想起來感到很內疚,虧欠了他們。

但是對待班上的孩子的確是非常上心,只要發現他們有一點小錯誤缺點,總會及時耐心的教育幫助他們改掉,特別是我班有位同學品行欠佳,學習成績落後,經常利用放學後的時間,對他進行教育,幫助他補課。並經常進行家訪。那時是大集體,家長們都集中在一起勞動,家訪還要深入到田間地頭去找他的家長。每次都會圍來好多家長來了解他們孩子在學校裡的情況,訪一次還能解決好幾個孩子的問題。

班級裡有一個孩子由母親一人管帶,他較頑皮母親根本就管不了他,在校各方面的表現也差。對他確實操碎了我的心。幾乎每天都要找他談話,幫他補課。並動員班上的兩三個各方面表現優良的孩子和他交朋友,去影響他,去幫助他。通過一學年的教育引導,六年級時他已有了明顯的進步,改掉了一些壞習慣,學習成績也提高了很多。

為了別人的孩子老師們都是竭盡全力地教育好他們,這是老師們責任,也是老師們應該做好的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