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這次蔓延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們可以看到哪些中西方文化的差異?

達力西


通過這次蔓延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們可以看到了哪些中西文化的差異?

這次蔓延全求的新冠肺炎的疫情,實是一面鏡子。除了國情、制度不同外,更映照出東、西方不同文化之下的眾生相。

首先東方文化是指中國傳統儒釋道大文化,而輻射到日韓等周邊國家。

中國深受儒釋道三家文化影響,特別是儒家文化: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從人的行為來看

中國文化重視整體,有大局觀。個人服從整體,小家服從大家,小利益服從大利益。中國人講究團結,注重集體。一方有難,八方支援。

西方文化,是指有著共同背景文化的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家。

西方文化傳統是追求自由、民主,提倡個人英雄主人,注重個人隱私,注重個人價值的實現。

西方文化中是強調個人的存在,喜歡冒險,強調人人生而平等。重視個人利益。每個人都有若干不可剝的奪權力。

從價值觀來看

西方重法治,重利而輕義。西方為了發展自己的貿易,不斷髮動戰爭。不惜犧牲生命,來掠奪他國財富。為了利益可以背信棄義。可以不顧人道主義和和道德法律。

就比如這次疫情全球蔓延。他們為了各自的利益,而相互截留抗疫物資。

西方所謂的文明,往往說一套,做一套。

而中國儒家文化,強調仁義禮智信。

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一言九鼎。重利輕義。可以為了義而赴死。

從社會關係角度上看

西方長期受自由、平等、民主文化的薰陶,人人生而平等意識較強。不許別人侵犯自己的權利。

中國傳統文化君、臣、長、幼、尊、卑有序,等級分明,有時就是觸犯個人利益,也會忍辱負重,委曲求全

從倫理關係來看

西方注重個體,注重隱私。強調自由。一般成年之後,父母與兒女都是各過各的,很少聚集在一起。

中國傳統文化,注重倫理道德關係,即便兒女長大之後,仍然會和父母一起生活。

關懷、愛護老人,贍養老人,為老人送終。中國家庭有一種歸屬感,家族有一種凝聚力和向心力。

面對這次疫情的全球蔓延,傾巢之下安有完卵。

而面對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我們要放下各自的思想包袱,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要以包容、開放的心態來對待。只有整個世界和諧共存。才能一起聯合起來抗擊。共同剿滅來疫情。


江南義陳志在文武


自新冠肺炎爆發以來,我國在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全國人民同心同德、眾志成城,取得了抗疫鬥爭的重大勝利,疫情從根本上得到了遏制,目前主要任務是防止境外輸入,風景這邊獨好。而西方正呈現蔓延之勢,瘟神象一匹脫韁的野馬,任性狂奔肆虐。從中可以比較看出東西方文化的差異。

第一,社會制度的優劣立判高下。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能集中力量辦大事,維護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疫情爆發後,黨中央一聲號令,全國醫務人員馳援湖北,挨家挨戶排查,對感染者應收盡收,應治盡治,各行各業支援湖北人民戰疫,保證湖北人民的一切需要,這是我國戰勝疫情的根本保證。全國各地都採取了封城封村的有效措施。放眼西方,政府對疫情反映遲慢,漫不經心,還荒唐地提出"集體免疫”的政策,放棄對老年人的救治,放棄對窮人和普通百姓的核酸檢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扯皮,各自為政,必需的醫療物質得不到保證,私營企業跟政府討價還價,拖延生產醫療物質。國家領導人仍忙於選舉和金錢利益,欺騙群眾。

第二,廣大人們的自律性。中國人民顧大局,識大體,自律自覺性強。兩個多月來,人們響應黨中央的號召,配合地方政府,聽從醫療專家防疫的意見,自覺宅家,佩戴口罩,保證了抗疫的社會秩序,從根本止阻止了疫情傳播交叉感染的有效途徑。我們再看西方一些國家,在所謂"人權”的口號下,疫情管控松馳,措施不力,百姓拒戴口罩,在疫情肆虐的地區,仍不忘“自由”,搞各種聚會,戶外大街小巷自由活動,政府的禁足令阻擋不了人們的自由個性,至使疫情得以廣泛傳播。


紙都溪人84246086


這個問題很有時效性和代表性,對解讀東西方文化差異和意識形態都有直觀的、立體的、看得見摸得著的實例。

一、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上的認識差別。

我們中華民族有尊老愛幼,善良互助,先人後己,舍小家為大家,無私奉獻的傳統美德。所以在大疫當前,才有那麼多醫護人員捨生忘死地搶救病患,有的甚至獻出了生命。

而西方更強調的是個人利益至上,在危急關頭,最先要保護的是個人利益。比如買槍防身就是個明顯例子。如果個人利益受到侵犯,他就可以開槍反擊,也不違法。而我們個人是不允許擁有槍枝的。即使受到侵犯,只要沒涉及到生命危險,可以報警,訴諸於法律渠道解決,個人也沒有權力置他人於死地。因為防衛過當也是違法行為。

二、個人利益和他人利益的關係。

最明顯的例證是戴口罩。正常情況下,戴口罩無疑是不舒服的,對正常呼吸肯定有阻礙。但在疫情之下,我們要求人人都要戴口罩,這不僅是對個人的預防,更是對他人的預防。

但在西方人眼裡,戴口罩對自己造成了不方便,自己就可以不戴,別人無權干涉。把戴口罩完全視為個人的事情,與他人無關。至於別人戴不戴口罩,也和自己無關,同樣不去幹涉。正因為這種觀念,才造成官方也不提倡戴口罩。

三、對傳染性疾病認識上的差距。

西方國情疫情如此嚴重,為什麼他們還不戴口罩呢。很大程度上是他們認為口罩對病毒影響不大。換句話說,就是戴不戴口罩,該感染照常感染,不感染還是不感染。在這種觀念影響下,戴口罩自然就成了可有可無的事情。

而我們認為病毒主要是通過飛沫傳染,戴上口罩即可以避免相互感染,事實證明這是行之有效的措施。只是西方還沒有意識到罷了。一旦他們認識到這一點,自然也就把口罩戴上了,何必因為一個小小的口罩而不顧性命安危呢。

四、採取防疫的措施不同。

同樣的疫情,各有各的理解和防範措施。孰是孰非,是非優劣,要由最後的結果來論證。但是通過前期我國取得的防疫成果判斷,我們採取的早發現,早隔離,早診治的原則是正確的,是行之有效的。否則我們恐怕不會短期內就取得眼前的成果。

結語:

說到底,還是東西方文化差異,也就是對病毒理解的程度不同,個人利益和群體利益所佔比重不同,因而採取的防範措施不同。

如此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