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有一些储蓄,把自己压榨到最狠的时候是怎样的?

小贪僵尸


我才是有存钱意识并并付出行动是在毕业进入工作后。

大学的时候,花的是父母的钱,并没有体会到金钱的来之不易。工作后,我感觉非常累,不仅仅是身体上的劳累,更多的是心灵上的折磨,每一分钱都是用我的心血换来的。因为家庭经济也不是很好,只好逼自己先做着这个工作,存一笔钱,至少在离开的时候不用担心自己的生存问题。

之后,在吃食方面,我每天都在食堂吃饭,虽然饭菜很不好吃,但为了能剩一笔钱,也忍着。外卖也不再点,更不会到外面去吃饭,在外面吃至少也10块钱。在衣着方面,我消灭了想买衣服的欲望,一有这个想法我就提醒自己,为了尽早离开,你得忍一忍。在出行方面,我的消费很低,因为我是住厂区,免去了上下班车费,周末的时候也不太外出,即使外出也是坐公交的多。

如今已经坚持大半年了,还去助学贷款,如今手上还剩近两万。这近两万,如果我回老家省着用,也能坚持一年。经过这次劳累的工作后,我知道学历、能力、平台的重要性,已经辞职,准备回去考研。

我的那种因为贫穷极致省钱状态应该是阶段性的,不能是永久性。人生只要有希望,就不必害怕一段时间的困苦潦倒,相信柳暗之后花明。


小琼楼玉宇


一、是我见过的最拼命攒钱的90后。

  每个月工资一到账,她就先把固定要存的钱留出来,只花剩余的钱。 一日三餐都是自己做饭,早上蒸点红薯,煮个鸡蛋,榨杯豆浆,中午自己带荤素搭配的便当,晚上煮一把挂面。



  周末也会改善伙食,买几根筒骨和玉米煲汤,一个人可以吃好几顿。

  袜子从来都是买一样的款式和颜色,因为一只破了还可以跟另一只匹配成一双继续穿。

  从来不买贵妇化妆品,皮肤却好得惊人,因为她总是早睡早起。

  她知道超市的熟食晚上7点之后半价,也知道面包房会把前一天剩的面包捆起来打折卖。

  网上买了一套理发工具,每个月自己修剪刘海和发尾,钱从来不让Tony老师赚。

  洗衣服都是在晚上10点后才洗,因为她所在的城市有谷峰电,可以省些水费。

  业余时间喜欢不花钱的娱乐活动,要么沿着公园跑步,要么去图书馆看书充电,为了省钱拒绝了 许多无效社交。

  她的一些同事,曾在背地里说她抠门到极致,不知怎么传到了她耳朵里。

  她却特别云淡风轻地对我说,不在乎别人怎么评价她。

  因为她这几年工资、副业收入、被动收入攒的钱,够付得起老家2套房子的首付了。

  而那些背地里嘲笑她的精致女生们,还过着外表光鲜、存款为0的生活。

  她的人生信条是:短暂的快乐,只会让快乐之后的生活更加空虚。

  而努力存钱,才能拥有随时应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底气,带来持续长久的幸福感。

  二、某某上有个神一样的组织,叫“抠门男性联合会”。

  据说全中国最抠门的男性都集中在这里,攒钱的手段令人叹为观止。

  比如说,有个小哥,穿了好几年的蓝色拖鞋坏了,舍不得扔。

  于是他想出了个妙招,用订书钉把坏掉的部分订了起来,穿起来又跟新的一样了。


  有位抠门大哥,做菜时舍不得放一整个鸡蛋,觉得太奢侈了。

  于是,他就把鸡蛋打成蛋液,然后倒进冰格里,吃的时候掰一颗下来,剪一点点在水杯里。



再加点紫菜,勺子搅散,加热两分钟,加点盐,一杯紫菜蛋花汤就做好了。舍不得花钱买淀粉,就把土豆切丝,冲洗过滤出的水分,可以滤出许多淀粉。



有位在广州天河区CBD工作的大神,收入估计不低,却更是省钱到了极致。他花1块钱买了1袋面条,花13块钱买了4瓶郫县豆瓣酱,够吃好久。不光可以吃酱,还可以把酱里的红油分离出来,偶尔煎个鸡蛋改善生活。为了省水电费,他还专门用公司的微波炉煮面,为了省洗洁精,他还特地买了超强拒水的碗。

与之相对的,还有“抠门女性联合会”,小姐姐们省起钱来也是丝毫不马虎。有位叫Kiko的小姐姐,仅花了20.8元,就买了一周所需的食材。


  她晒出的饭菜有荤有素,蔬菜,米饭,粗粮,鸡蛋,瘦肉全都有。每天自己下厨,既保证了搭配营养,又省下了许多不必要的开销。

有位精致的白领,防晒霜已经用到挤不出来了,却仍舍不得扔。用剪刀把瓶子剪开,里面剩下的乳液还能再用1~2次。



  这届年轻人存钱真的够野,他们丝毫不在意别人说自己抠门:

  “抠,就是该花的一分不少,不该花的一文不多花。抠就是能节省的尽量节省,能不浪费的绝不浪费。抠不是小气,是把财物功效最大化,是对各种资源的最佳利用。”原来,抠门并不等于委屈自己,存钱上瘾也可以将生活过得有声有色。

  三、窦文涛曾经在《圆桌派》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他认识一个小伙子,因为妈妈做生意太莽撞亏了钱,只好拿自己的工资帮着还债。

  但是即便在这样的情况下,小伙子还是花起钱来一点都不手软。比如说,1万多块钱的风衣,他买起来毫不含糊。

窦文涛惊呼:我的天,我都觉得贵啊。

  


  要知道,窦文涛可是早在13年前就已经品牌价值3.2亿元的主持人了。以他的收入水平,他都觉得 自己无法下狠手买那么一件1万多块钱的风衣。

  而欠着债、收入远远不及窦文涛的小伙子,却为了所谓的高配生活,透支了自己。

  知乎上有个帖子,答主也说出了自己类似的经历。

  她在万达一家蛋糕店买蛋糕,排队付账时,后面跟着一对青年男女。

  他们全身潮牌,手里拿的都是XS MAX。

  女的对男的说:“蛋糕你付钱吧,我的花呗和信用卡这个月额度都满了。”

  男的说:“我的卡也刷不了了。”

  之后,这两人一直在讨论哪个软件可以放款快之类的话题。

  他们的对话让答主觉得很疑惑:咖啡一杯二三十,小蛋糕一个也要好几十。

  至于欠着债、卡都刷爆了还要买买买吗?

  我们往往会看到,身边那些隐形富人们,往往都是很克制节约的。

  反而是那些工资不高、存款为负数的人,总是在挥霍,赚多少花多少没有计划。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富人最大的优势,就是生活容错率高,不管做错了什么都能及时弥补。

  不像普通人的生活容错率太低,稍有差错下个月的房租车贷就不知道从哪里出。”

  深以为然。那些忽悠你消费的人,从来都不会对你的人生负责。

  没有储蓄,不敢生病,不敢辞职,承担风险的,只有你自己。

  


闽三少


大家好,我是大敏二勇在北京,回答下这个问题: 为了有一些储蓄,把自己压榨到最狠的时候是怎样的?

我是北漂即将满7年的人,每个阶段财政状况不同,所遇到的问题不同,压榨自己的情景也不一样。

一、初来北京,一月不识菜滋味

当初凭借着满腔激情来闯荡北京,果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背着双肩包和一个皮箱就来北京了,那是我第一次来北京。当时工资税前仅有2800,除去房租、生活费真的不剩下什么了,我当时最好的闺蜜,考研成功,为了给她准备一份像样礼物,我一日三餐控制在10块钱以内,好像一个月没怎么吃过菜,中午只吃楼下最便宜的6块钱手抓饼或者4块钱的双皮奶,这是所有卖饭窗口最便宜的饭了。

这是我第一次有了缺钱的概念,不过当时虽然缺钱,但是完全不知道心酸苦楚,每天乐呵呵的加班,很有劲头。

二、为了买房,勒紧了裤腰带

等我和老公订婚之后,想在北京周边置办一个自己的家,首付32万,一年分4期付款16万,当时我们仅有24万,所以我们筹借了8万,买了房子,每个季度还掉4万,加上每个月3500的房贷、2560的房租和少的可怜的生活费,前期基本涵盖了我们的所有收入,后期我们发了年终奖略有好转,但是又面临装修,反正手里好像没有过余钱,一直欠着-还着的循环。

那一年,我们基本没有吃喝玩乐的花销,和朋友聚餐也多选择在家,记得最奢侈的一次就是老公买了一只3斤多的老母鸡,结果没炖熟,哈哈。

每个月最固定的节目就是核算我们还差多少钱,怎么凑够还贷的钱,那一年等老公年终奖发下来,正好补上了窟窿,只剩下一个过年的钱,给父母每人2000,完美的基本一分不剩,返京回来正好发工资,恰巧拯救我们于水火。

现在想来有些辛苦,但当时年轻有拼劲,只知道埋头工作挣钱;虽然俩人也为钱争执过,但一屋两人三餐四季的简单幸福,依然让我们携手走进婚姻。

三、置换房,每个人严格1500的花销

去年,我们卖掉环京房,置换到北京,真缺钱啊,不像一开始的傻乎乎的不知疾苦,也不是傻白甜式的幸福,是真的开始精打细算,计较每一分钱的支出。

我和老公每个人约定,除了还贷,剩下每个人1500元的支出,不管计划买什么,都尽可能控制在这个预算内,这和往日没预算的生活感觉差异很大,感觉每一次花点钱买东西都心肝颤抖,因为这事,我和老公大吵一架,感觉过的完全不是想象的幸福生活,不止一次抱怨:没有工作动力,过的太心酸了。虽然抱怨,但是还是努力不超支太多。

不过每次我和老公商量以后房子怎么装修摆放物品,都会有一种淡淡的的幸福,两个人一块努力奋斗,总归会有生活幸福的模样。

四、总结

我们是千万北漂中的一员,我们的经历也不足为奇,只是通过分享,希望在忙碌中铭记那些努力的日子,也感恩彼此在那些岁月里不离不弃,当然,更希望和朋友们共勉,我们北漂一族还有梦想,不管以后定居哪里,总归生命中有一段不服输不畏难的历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