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风险的投资理财年收益率多少合适?是银行定期还是定投理财好?

看星星的孩子1314


朋友们好,咱老百姓存款储蓄投资理财,当然是希望风险小收益高。无风险的投资理财,到底一年的收益率多少合适呢,要是知道的话,咱也心里有个数啊。明确回复:目前,总体在2.25%~5%之间。其中,4.27%,是一个重要的中间参考数据。

首先,来分析,目前无风险,投资理财收益率多少合适:

1,国债收益率:目前三年期在4%,5年期在4.27%。而电子国债按年付息,100元起购,因此综合收益更高。再加上国家信用口碑好。因此,对于无风险收益率水平,有很重要的参考基准价值。
2,存款利率:存款是固定利率,刚性兑付,有存款保险保障。因此这是另一个无风险收益率的重要参考。目前5年期,中小商业银行存款利率在5%左右,一年期在2.25%左右。


小结:通过分析,我们有理由认为,相对,无风险,投资理财年化收益率,总体的波动范围在 2.25%~5%。其中 4.27%,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考基准线,平均线。

其次,简要了解,是银行定期还是定投理财好:

1,银行定期:获取的是固定利率,有明确的本息保障,享受存款保险。存款人基本不承担风险,可以说获取的是无风险,平均收益。利息收入固定,但是相对有限,适合谨慎型投资人,是最基础的资产配置之一。

2,定投理财:属于主动性投资,非保本,获取的是浮动的收益。风险,由投资人承担,浮动,预期收益,归投资人所有。面临一定风险,但也有可能获得,相对高于银行存款利息的,预期收益。是当代重要的资产管理,理财方法之一。


小结:二者属性不同,各有优势。从市场实践来看,大多数投资人是将二者结合起来的,及存款加理财。

最后,来总结分析:

目前,无风险年化收益率,总体上在年化2.25%~5%之间。其中4.27%,是一个重要的平均参考线。

至于银行定期好,还是定投理财好,由于二者属属性不同,不宜进行直接比较,可以说各有所长。但从实践来看,许多投资人是将二者结合起来。既有保本的存款吃利息,又有一部分闲钱,定投理财,赚点浮动高收益,既分散了风险,又丰富了产品资产配置,可谓两全其美。朋友们还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来具体分析,选择。


理财迦


大家好,我是小希师妹。

无风险的投资理财年收益率多少合适?是银行定期还是定投理财好?

首先需要说明的一点就是,目前没有无风险的理财,即便是银行定期,都是有理财风险的,只是风险相对来说比较小而已。

所以,没有没风险的理财产品。

而且理财的收益是和风险相关的,如果收益低意味着风险也低,收益高也意味着风险高。

首先,先来看看一般风险低的理财收益是怎样的。

先看银行定期,目前各大银行的定期利率都不高,大概是2.25%-3.3%的样子,达到4%左右的,就只剩下一些民营银行了。

给大家举个例子,比如三年期银行定存的基准利率是2.75%。拿10万元举例,存银行三年,整存整取的利息=100000*2.75%*3=8250元。分摊到每个月只有 229块钱。

所以收益并不高。

但胜在风险低,有存款条款的保护,50万内保本保息。

但定投理财,没有存款保险的保护,而且随着市场的波动,获得收益也是浮动的,风险,由投资者认自己承担,会面临一定的风险,但相对的收益会高于银行存款利息的。

不管是银行定期还是定投理财,都有各自的好处和不好的地方,至于该选哪一个,而是要看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方式的。

不一定是这个好就适合自己,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合适的哦!


希财网


#理财大赛第三季#首先,投资理财年化收益率多少合适?这不是由我们决定的,那是货币政策、市场波动等多方面因素共同造成的。此外,无风险产品收益率基本上都是固定了,比如说今年发行的储蓄国债3年期票面利率3.8%,5年期票面利率3.97%;而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2.75%,部分商业银行最高可以上浮40%。

从当前国内的“无风险”产品收益率来看,基本上都在4%以内,能够超过这一水平的除了极个别小型银行存款产品利率外,几乎不可能再有了。也许有人说那货币基金不也是属于低风险产品吗?没错它是低风险,但绝不是意味着零风险,因为在市场极端条件下也可能亏损。

因此,客观地说真正可以做到“保本保息”的无风险产品除了储蓄国债就是一般性存款。

其次,从银行定期存款和定期理财产品来说,那显然是银行定期存款产品的风险更低,正如我上文所说的那样,它是可以做到“保本保息”的,不过有个前提就是本息合计50万元以内,可以享受存款保险条例保护,即100%赔付。

而定期理财产品不论是商业银行发行的,还是像支付宝、京东金融等多个第三方金融平台上的此类产品都是有一定的风险的,理财产品的风险等级不同,适合的投资者人群也就不同。

总之,无风险的投资理财产品收益率都是比较低的,这个大家应该是可以理解的,毕竟高收益高风险,只有承担一定的风险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获取较高的理财收益。反之,如果一味地考虑产品安全性,那就不能追求高收益。从今年的情况来看,产品流动性和安全性都不能不顾及,“现金为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