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学习创作书法?

丘建友


如果题主说的是“书法创作”而不仅仅是写出一幅好字,个人建议首先确定自己将要表达的主题和思想。

通常,人们在作文或者创作一幅画的时候比较容易理解作品的主题和思想,而书法创作,则容易把书写内容当做作品的主题。这其实是一种错觉,因为同样的内容,用不同的书法形式来表现,会给人不同的感受。

与作文或者作画不同的是,书法创作更需要在方寸之间表达丰富的内涵。“书者,心画也。凝于指,发于心。”

在成都武侯祠,有一幅岳飞书写的《出师表》,认真读这幅作品,可以感受到书者的感慨和森森剑气。所谓“右军书兰亭,一序千秋名;武穆出师表,犹有剑气绕。”

所以,书法创作也是用技巧表达思想。通过对经典法帖的认真解读,理解书法作为艺术的表现手法和形式,在创作中,赋予自己作品鲜明的主题。形象一点来说,一群人到了海边,大家都惊叹于大海的壮阔与浩瀚。音乐家用一段乐章来表达,画家用构图和色彩来表达,书法家则用笔墨线条来表达,而有的人,用“大海,你真TM大!”来表达。

这么说,是想和题主交流,如果书法学习到了创作阶段,修心也许比练手更重要。



西廨七叔


什么是书法创作,(其实是创造)如果创作时,写出来的字与临帖时一样的书风,这不叫创作,只是写字。

平时临碑帖的目的就是:养成字的结构好。用笔圆润,落笔则峰,行笔中峰,收笔回峰的习惯。防止鹤腰,钉头,毛刺,脏乱,散,灰,弱,薄和无神采的不良。

创作时就自然用上临帖用笔的优点。(但不可刻意)自然而出的一种习惯。

创作时,随心境而动,你心灵有多少修养,装了多少文人情怀,见识世间万物,你的心迹化于笔端,融于创作的字上,有多少意和韵,随汉字的变化而境出,这叫创作。

创作的成功与否,唯一的两个标准:一,字已经不是原来临帖时的字,是精神层面上的字,随心灵的造物(言外之意)。

二,这点非常重要,就是必须古雅而雋,有文化气息的书卷气,创作的字,气息必须与内容相合。如果不合,就不是成功的创作。完





浓淡任由冰雪中


用主帖的笔法结构去改造它,把主帖的笔法、技巧、结构的形态往里加,如果主帖的结构特征是外拓型的,其它帖是不是这样的结构,临时把注意内松外紧,把它写成外拓型的。写出来的效果和主帖精神意蕴感觉差不多。这是吸收创作的一种方法。

用这种方法可以意临多种碑帖,其目的是把其它风格改造成主帖相似风格,既统一又和谐中有变化。

多比照着意临,对各种帖相似和不相似的地方有比较、有鉴别。写多了,在创作融汇贯通时,才能做到不怎么思考,信手拈来,自由纯熟。

个人浅见,仅供参考。不当之处,敬请包涵。上图书法作品为王铎意临《褚本兰亭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