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为什么在教师职业上坚持了下来?

褚遂良


老孙是一名在职初中语文教师,从教近十年,却依然甘之如饴,尽管经历了艰苦与挫折,但依然奋斗在教育第一线。有人问我:为什么在教师岗位上能够坚持到现在?我认为是教育初心、职业获得感和社会认可度在激励着我前进!下面,与大家一起分享我的教育心得!


凡是做老师的都知道“职业倦怠”这个词,仿佛这个词是专为老师们发明的,如果有人也这么认为,那我真要为老师们抱不平了。其实,不单单是老师会产生职业倦怠,我们所有人都会产生职业倦怠。咱们民间就有“干哪行恨哪行”的说法。那什么叫职业倦怠呢?职业倦怠是指长期从事某一工作后,产生的内心疲劳与厌倦的心理状态。不可否认,老师们也会产生职业倦怠现象。


一、老师们为什么会产生职业倦怠


1、待遇较低

我们无法避讳,老师们从事这项职业大多都是为了养家糊口,这是正常的,也是合乎情理的。但是少部分较为困难地区的老师,仍然面对着待遇低下的问题。有的老师的待遇仅仅能满足家庭基本开支,尽管国家正在下大力气解决老师们的待遇问题,但是事情的解决总得有个过程,所以个别老师们会因为待遇低下而对教师职业产生倦怠。


2、工作重负

老师的工作量是非常大的,这一点,不做老师真的不知道。抛开日常的备课、上课和批改作业,我们还要担负着其他大量工作。例如:后进生的转化、全员育人导师制的落实、问题学生的思想工作、定期家访、国庆元旦等节日的活动组织等等。这其中,班主任工作的工作量是最大的,他们要每天待在班级里,维持班级秩序,要负责打造良好的班风和班级文化,鼓励同学们积极向上,真的像保姆一样。久而久之,老师们产生疲劳感是非常正常的。



3、负面问题

这里所说的负面问题,主要指的是师生矛盾和家校矛盾。先说师生矛盾,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老师和学生之间也会存在矛盾。例如,五莲二中杨老师和班级中两个问题学生之间的矛盾曾经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杨老师是个非常负责的老师,尽管处理问题稍显过激,但并不能否认杨老师的付出。这个事情发生以后,杨老师就深受打击,对教学工作的热情明显受到了影响。


我们再看家校矛盾,主要指的是家长和老师之间的矛盾。老师在管教孩子的时候,难免会批评其中不听话孩子,这会招致少数家长的不满,进而投诉老师和学校,这会打击到老师的工作积极性,让老师对自己从事的工作产生倦怠。


二、我为什么一直坚持到现在?


1、教育初心

一片冰心在玉壶。高考填报志愿时,我就果断地填报了师范专业,立志于三尺讲台,播散爱心与知识。周围很多人感到不解,但我却充满兴奋。国家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靠什么?当然是靠教育了。能够通过自己的教育教学,为国家的强大贡献力量,实在是人间一大幸事。另外,在我的学生时代,我曾有幸遇到几位非常负责且有爱心的老师,他们有的年逾花甲却海棠依旧,有的充满着教书育人的激情,有的充满着教育智慧,他们是我的人生偶像。所以,从事教育工作,是我的初心。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为了提高我的教学技能与教学水平,我努力学习学科专业知识,打磨自己的教学技能。无论是晦涩难懂的古代汉语、文学理论,还是味同嚼蜡的文艺美学、古典文学,我都学得津津有味,收获颇丰。在大学期间,我积极参加支教活动,到乡村中小学去,走上讲台,打磨自己的教学技巧,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与水平。这段时间是很苦的,但是却充满着获得感,我不仅收获了知识,还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这都为我后来的教育生涯打下了基础。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大学毕业后,我参加了教师招聘考试。遗憾的是,我第一次并没有考上,内心失望之余,也深深地感觉到自己知识储备的不足。于是我很快地调整了自己的状态,再次投入到教师考试的备考当中去。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年以后,我顺利地通过了笔试和面试,踏上了梦寐以求的三尺讲台。在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我感到既兴奋又沉重,兴奋的是终于踏上了教学岗位,沉重的是,自己身上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真的是任重而道远!


无论如何,从事教育工作,是我的初心,这是我一直坚持到现在的最根本动力!


2、职业获得感

从事这份职业,不仅仅有付出与汗水,更有收获与汇报。当然,这里的收获,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收获,而非物质上的满足。在这里与大家一起分享。


其一,学生和家长对我的认可。学校工作与在社会工作最大的不同,就是接触的人群不一样。最让我感到幸福的,就是学生对我的认可。有的孩子,在家的时候,不听父母的话,让父母非常苦恼,但不知为什么,他们就是听老师的话。小周同学就是这样的例子,他在升入初中以前,与父母的关系非常紧张,父母根本管不了他,学习成绩也非常的差。但升入初中后,他被分到我的班级,为了获得他的认同,我经常做他的思想工作,并关心他的生活起居。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我们的关系就像好朋友一般,我布置的任务,他总是第一个完成,课堂上的表现也逐渐好转了起来。对此,他的父母非常感激,家长会上他们还做了交流发言,这就是学生和家长对我工作的认可,这就是职业获得感!


其二,学生有进步和提高。很多老师说过类似的话,就是,我们做老师,不图升官发财,就为了能让孩子们将来有出息,这是老师们真实的内心写照。说到底,教师是一个良心活,大家都是凭着内心的良知在工作,很多老师宁愿自己受苦受累,也不想放松对学生的要求,为的就是孩子们的未来。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个我的故事。小陈是我13届的学生,我整整带了他三年,初中毕业后,他顺利地考上了我市的一所重点高中,并于三年后的高考中考入了北京大学。喜讯传来,我异常开心,自己曾经工作中的不顺心顿时被一扫而光,代之的是满满的成就感,这是多少金钱都无法买来的。


其三,付出即获得。在我看来,能够在讲台上挥洒汗水,就是幸福。无论是熬夜批作业备课,还是讲课讲到口干舌燥,这都是幸福,这种幸福是发自内心的,既能培养孩子们成才,又收获了孩子们的爱戴,即便再累,也值了。曾经,我组织我们班的同学外出活动,徒步20公里,我既要组织他们活动,还要照顾他们的安全。活动结束后,我累的疲惫不堪,但内心却无比幸福!


3、社会认可度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是心理学中的重要理论,他介绍了人类的种种需求,并将其排列了层级,其中的尊重需求就是较高层次的需求。何为尊重需求?就是社会上对你的认可度。改革开放以来,教师工作的地位正逐步上升,基本满足了我们的尊重需求。


一方面,国家重视。改革开放后,国家对于教师职业的重视程度逐步提高。从《教师法》的颁布,到教师节的设立,从屡屡为先进教师模范颁奖,到多次为教师涨工资,都体现了国家对于教师们的关心和重视。曾经的教师工资低下的窘境不复存在,教师的身份地位也得到了提高,作为普通教师的一员,我也深受鼓舞,自己的干劲当然也更足了。


另一方面,社会关注。如果大家关注新闻就会发现,教育问题已经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这反映出了全社会对于教育问题的关注。很多家长在工作之余,最关注的莫过于孩子的学习成绩,每到夏天,大家讨论的焦点也往往是中考和高考的成绩。这让我感觉自己的工作的价值和意义。


后记。老孙已经在讲台上活跃了十多年,接下来依然会在讲台上播撒知识与汗水。我也曾觉得累,但从没有想要放弃,因为我有国家和社会做后盾,有孩子和家长们做动力,我的教师生涯会一直持续下去。直到花开遍地,桃李芬芳!


初中语文找老孙


可以用一个主题概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当乡村教师26年,自己总结一首诗:

风风雨雨乡教生涯

无怨无悔春夏秋冬

平平淡淡喜怒哀乐

痴心不改无私教魂

到区上街道教育管理中心,管了12年基础教育、学前教育,感慨良多,主抓教学教研,完全依法依规,可就是达不到想要的效果。究其原因,还是时代变了,后起之秀对教师职业操守,重在经济效益,无私教魂培育不出来了。

不过,我还是要讲,老师最大的职责,是让学生明白,知识就是力量,更是希望。老师最希望学生明白,不是学了很多知识就能考高分,而是学了知识,能达到更高的境界,有更好的思维,能对未来的人生充满希望。

知识的最大作用不是改变人生,而是改变你对人生的看法。学过的书本堆积成山,这座山的高度更是你知识的深度,而老师便是领着你,在山上奋力攀登的引路人。

老师教你相同的知识,是用在与众不同的地方。每堂课给学生传授的知识是一样的,就像播下的每一颗种子都一样,听课的每一个学生,收获的果实却因人而异。所以,在相同的知识水平下,老师会引导学生去更加认识自己,解决自己的短板并加以补牢。更重要的是,老师并不希望教出一班一模一样的优秀学生,只希望每一个孩子,为老师传授的东西,活出自己的人生意义。


丛林一棵树


您好,我是随遇而安生活的你,一名教育工作者,很高兴能来回答您的这个问题。

为什么能在教师职业坚持下来,说句大实话,上学就是学的这个专业,又没什么突出的技能,也不想频换工作,所以就坚持一直从事这个职业。

最初选择这个专业的时候,是父母觉得教师比较安稳,工资不然不高,但是没有什么风险,最起码一生安安稳稳,就听从了父母的建议,学了师范专业。

韩愈曾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的职责就是传道授业解惑。虽然自己不一定是优秀的人,但是可以培养出优秀的人,那种自豪、骄傲之感外人可能不懂。随着时间推移,会越来越喜欢这份工作,喜欢这个职业,也就不愿意离开了。

首先,每天和孩子打交道,天真烂漫的孩子们感染着你,让你觉得身心愉悦,可以让你保留一份童真。虽然学生惹你生气的时候,也很生气,但是大多数时候带给你的是快乐,让你毫无戒备,省去了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生活简简单单,开开心心,可能这些不是能用金钱来衡量的吧

其次,让你时时刻刻都有自豪感当你知道哪个学生考出了好成绩,或者有了进步,又或是孩子变得懂事了,你内心会特别开心,甚至比学生和家长都开心,心中会有一种特别的自豪感,也许就是所谓的成就感吧。

再次,让你永不失业。作为一名老师,可以让你永远不会失业,不管是从事一线在职教学工作,还是从事校外培训工作,你都不会失业,也没有频换工作的烦恼,有一种安全感,不会太劳心劳力。

除此之外,接触最多的就是学生和家长,圈子比较干净、简单,比较好打交道,没有那么多戒心,没有别的职场那些事,你懂得。以心换心,孩子们总会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来回应你。

总结

教师就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因为喜欢才会选择,因为喜欢才会坚持,所以会坚持一直走下去,一直享受着孩子们带来的快乐,一直爱着这个职业。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您解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