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怎麼辦?有很多事情要做,總怕有遺漏,怕完不成,有壓力?

大小姐666


其實現代人很多都焦慮,你也不用太過於焦慮你的焦慮。很多事情要做,這種感覺我也會有,比如我想讀的書沒有讀,想查找的案例沒有查找,松鼠症訂閱的音頻課也沒有聽,還有生活中的,想要清理一下櫃子沒有清理,電腦裡面和手機裡面存放的模糊的相片一直也沒有刪除,等等等等,要想要做的太多了,如果你只是在想,就會一直活在焦慮中,如果開始去做一點什麼,越做心裡就會越坦然了。其實我覺得很多時候我們沒有活在當下,才是造成焦慮的最重要原因,你總在擔心,你要做的事情沒有做,遺漏了,就會產生怎樣的後果,就會有什麼不好的結果,不就是在憂慮未來嗎?但其實我們擔心的最壞的事情往往沒有發生,但如果一直在擔心,那又怎麼去享受現在就可以下手去做的事情呢?


米粉的小生活


焦慮不可怕,可怕的是焦慮成為一種生活狀態,而長期焦慮很容易引發焦慮症和抑鬱症,所以身體出現焦慮並且持續,就要引起重視。

焦慮的產生往往是由於身處緊張的環境不能適應,在面對困難和遭遇挫折等原因時,身體產生的自我防護機制。而這種對人類有益的本能防護機制,在一些特定人群當中卻變成了強迫性思維,心理學上將這種不停的回想過失並深感懊惱的行為稱之為‘反芻式思維’。

它是一種負性事件後,個體對事件消極情緒及可能產生的原因和後果進行負面自動化思維。根本上講,這是大腦中樞的局部控制力出現了問題。

簡單來說,要改變這種負性思維首先要會識別它,覺察到你已進入負性思維狀態,你才有改變的可能,比如:

‘我對自己很失望’

‘沒有人理解我’

‘我太軟弱了’

‘我讓別人失望了’

‘我的生活一片混亂’

‘我什麼事情也幹不成’

其次,隨時記取這些負面自動化思維,並立即改變糾正成積極的想法。

‘我的同齡人都很喜歡我’

‘其實我很幽默’

‘我為我的成就感到自豪’

‘我心情很好’

‘我比大多數人都要幸運’

‘太棒了’

第三,有意識的強化這方面的練習,時刻覺察自己的情緒和狀態,並刻意改變它糾正它,你一定會一步一步走向成功的。


印象飛舞第


沒有什麼怎麼辦,這是正常人都會有時,是人生都要經歷的,坎坷就是人生,泰然處之,苦中有樂。一個農民怕天災人禍他就無法耕種,也不會有豐收快樂。其實,人生大多是享受的過程,結果只是個意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