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後多加會班,等領導走了再走,這樣對你有好處!”新員工是否要這樣做呢?

平安聊職場


[七七分享]:職場要學會爭取好處,好處是稀有物品,不可能平均分配!不爭 取永遠都得不得,爭取才有可能得到!“下班後多加會班,等領導走了再走,這樣對你有好處!核心是為了好處刻意加班給領導看,目的不純,動機不良,真是這樣嗎?其實不然!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人們相信自己看到的遠遠大於所聽到的,領導也屬於人們!職場中想得到就要付出,甚至加倍付出,新員工和老員工都是如此!職場中誰都不會無緣無故的單純付出,凡是說做這事不是為了什麼好處,都是虛偽!而且好處並不是什麼時候都有,好處也不是每個人都能得到,為什麼不要去爭取,為什麼不能想法去爭取?

那麼為什麼要爭取好處,如何有計劃有步驟的爭取好處呢?



職場首先要生存,在談發展!

現實的問題,職場有溫情但是更冷酷,職場有競爭更有淘汰。特別是新員工,首要解決的就是如何在職場立足,如何生存!如果連生存都做不到,談什麼發展!

在生存面前,一切都是小問題,不管是刻意摸魚的加班,還是無奈的鬱悶的加班,或是真的為了完成工作的加班,在某種意義上,領導看到的就是加班,殊途同歸,目的不過都是為了讓領導看到,有個好印象,對於接下來的工作和去留有一定的幫助!這已經不是要不要做得問題,而是必須要做的問題,新員工對於一個單位,本身就是篩選的過程,能力和態度,很大時候態度大於能力!不需要去看老員工,不需要去看公司氛圍,只需要你看自己,如果想留下來,就服從,如果不想,隨意就可!

試問,能力相差無幾情況下,一個按時上下班的新員工,一個主動會加班的新員工,留下那個?

職場規則,有明面的,也是潛規則!

任何一種規則都是有兩面性,比如法律,有法不容情,也有法不外乎人情

職場亦如此,有著不一樣的職場規則,有明面的,也是潛規則,公司規定了晉升標準,審核標準的是人,公司制定了銷售策略,執行的是人,公司下發了薪酬制度,制度調整與否公司定!所有的一切,不是非黑即白,不是隻有對錯!明面的規則每個人都知道,潛規則更要知道!

很多時候,我們都是潛規則的受益者也是受害者!初入職場,備受打擊,媳婦熬成婆,去打擊別人;初涉社會,吃過虧上過當,然後眼睜睜看著別人吃虧上當而無視甚至;加班加到精神崩潰的同時監督著看誰沒加班?

職場的潛規則,比如主動加班,比如區別對待同事和領導,比如抱團和小團隊,比如利益糾紛的私下處理,比如晉升的人脈力量等等,都是潛規則!這些交織在一起,不是非對即錯,不是非黑即白所理解和應對的!

如果一家公司加班成風,你必須加班;如果一家公司雞湯滿滿,你必須激情四射;如果一個公司安安穩穩,你必須穩重得體;如果一個公司強調過程,你必須重視過程,如果一個公司只看結果,你必須關注結果!

遵從規則,即便是潛規則,在法律法則之內,去爭取該爭取的,大家都這麼做不一定是對的,但是如果你不做那就是錯的!

當能力不夠的時候,要學會適應,當羽翼豐滿的時候,要學會變更,不同時間要不同對待,如果選錯了時間和時機,也要足夠的內心去修正和向前!

做事是做事,做人是做人

做事和做人,並不是悖論,是互為依託的!如果將兩者剝離,路都是走不遠的!

做事是結果,做人是展示爭取!

作為領導,接觸最多的不過是冰冷冷的數據,關於項目進度,關於業績變化,關於利潤

關於支出,這些能體現的只能是做事的結果,至於這個結果是怎麼來的,是怎麼做到的,為此有做了什麼付出,為此有多麼努力,不要奢望領導都理解或者瞭解!做人就是讓領導知道這些,讓領導對於自己有更多的瞭解和參與感!

比如加班,讓領導直觀看到時間的付出,比如項目推進,進度和困難以及解決要多向上溝通,而不是等結果出來告知領導,讓領導能看到過程的艱難和自己的努力,比如一場活動,圓滿舉行,更要讓領導知道預算上自己為公司怎麼節省,運作上如何協調各方,執行上更是全情投入!

這些都是要去爭取,很少有領導主動去下屬主動爭取好吃,好吃就是這樣,做事只是基礎,事情做好不代表有好處,還要做人,事做好在做人,事半功倍!



職場中,新員工更要學會和學習去爭取好處,在這個過程中,會有糾結和質疑,會有不爽和痛苦,這些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的獲得和成長,成長和成熟都是伴隨著承受和承擔!


職場老七


先講一個真實的故事

我的一個朋友,調到一家城投公司做副總經理。再見面時,他給講了他新到公司吃午飯的一個細節。

總經理的辦公室在走廊的最裡面,總經理要去食堂吃飯,必定經過他的辦公室門口,也就是每天中午吃飯的時候,他總能看到總經理的舉動。因此,每天的中午吃飯,總經理不去,他不動;只有總經理去了,他才去。他說這是規矩。

這故事,和你的提問有很大的相似之處。

我的觀點

如果真的像題主所說的那樣,我認為:

第一,這家公司等級比較森嚴,官僚主義比較嚴重,缺少自由的氛圍。

第二,具有很濃重的虛偽氛圍。加班與否,是要根據工作量來定,現在是根據領導走沒走來確定,做出“加班的”樣子。目的是給領導看。

第三,裝樣子加班,是為了給領導看,目的也許就是讓領導看到後,給你增添一點好感,但是,一個人的工作量,貢獻大小,早晚會被大家知曉,被領導振搗真實的情況。假裝加班,時間久了,反而會讓領導懷疑你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甚至會讓領導懷疑你是故意在領導面前弄虛作假,進而懷疑你的人品。

是的,在很多企業,都存在類似的現象。這種“領導不動我不動,領導一動我跟進”的做法,無形中也養成了領導高高在上的感覺,對企業民主氛圍不利,也造成了員工習慣於走形式、做假的風氣,不利於企業發展,員工也會身心疲憊。

總結

“下班後多加會班,等領導走了再走,這樣對你有好處”的說法,不一定正確,也許得到相反的結果。在任何企業,職場,在遵守公司規章制度的前提下,還是應該建設陽光、輕鬆地企業氛圍,不要等那麼多的等級和限制。職場也是人生的一個部分,自由一些更好。


職場老儒說職場麻辣


“下班後多加會班,等領導走了再走,這樣對你有好處!”這種說法,我不認同,而且新員工不必這樣做。

1.加班的動機不純,只是為了騙取領導好感

這種加班的目的,不是為了工作,而是為了討好領導,騙取領導信任,謀取虛名而已。不值得提倡,也被人笑話。

新員工加會班,是可以理解的。剛入職場,有個熟悉的過程,利用下班時間,多學習一些東西很有必要。比如公司章程制度,工作流程,相關業務知識等。

聽信別人的誤導,會走偏了路。想騙取領導好評,也是枉費心機,適得其反。

2.領導看重的是業績,而不是你多加班的表現。

一個人的勤奮固然重要,但領導看重的你的業績,再勤奮沒有業績,也是零。

加班是勤奮的一種表現形式,加班不代表你的工作業績。

領導不是容易糊弄的,有些事情領導看得清楚,只是不想點破而已。

試想,領導是從基層一步一步走過來的。你的表現,想法,做法,領導都是經歷過得,有些事情,領導看在眼裡,心知肚明。即使刷小聰明,騙了一時,也騙不了一世。

因此,不要混淆了“加班”,“勤奮”,“業績”之間的關係和重要性的次序。

3.端正思想,踏實做人

一個人品質是最重要的,能夠影響人的一生。

初入職場,一定要思想端正,塑造品質,老老實實的做人,踏踏實實的做事。

路遙知馬力,事久見人心。工作中,不可有私心雜念,不可有投機取巧的想法。

要以謙卑的心態,多向別人學習,紮實工作,做出成績,才是正道。時間久了,自然就得到領導認可。

4.加班是為了工作和學習

加班的目的是取得工作更好的成績,或者學習。不是做給別人看的,更不是為了博取領導的眼球。

年輕是奠定事業基礎的最好時間,則是學習的最好時段。把工作基礎打牢,把知識體系建全,就要勤奮,捨得吃苦,不負時光。

每一位有成就的人,無不是勤奮工作,熱愛學習的人。

只爭朝夕,不負韶華,方能成就一番事業。

總結

職場中,來不得半點糊弄和虛假。唯有勤奮學習,紮實工作,才會贏得別人的信賴,贏得自己的輝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